肖本如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分蘖与麦苗的碳氮同化及ATP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 1991年
- 本文对不同分蘖的麦株做了几项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分蘖多的植株较分蘖少的植株具有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对N0_3^--N吸收多,转化快;其心叶和根系的ATP含量也明显高于少蘖株,生长着的分蘖对整株(包括其他分蘖) 的生长发育及其成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多分蘖植株的成穗率及穗部结实性状均优于少分蘖植株.
- 谷丽萍周阮宝肖本如孙昌璜
- 关键词:小麦分蘖ATP
- 作物结实性生理研究
- 周嘉槐薛敦俊郑相穆朱盛东周阮宝蔡永萍柏新村李韶山聂凡谷元山肖本如谷丽萍
- 该课题分别对水稻、小麦、番茄、黄瓜、枣树等作物的结实生理,通过生长发育观察,有机营养、激素调控、性别诱导、提高结实率等研究,获得了有价值的结论。通过调整源库关系,发现杂交水稻的空壳稻粒受有机营养状况所制约,但这种调节能力...
- 关键词:
- 关键词:科学施肥
- 油菜超稀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肖本如杨良金陈文质吴隆寿夏明明潘家庐盛援钢周阮宝
- 在0.3万左右的超低密度下,以发育良好的杂交油菜个体组成250公斤的高产群体,增产25%,省工33%、省种和苗床各50%。同时,间套绿肥或冬菜,形成油+肥(菜)稻稻三茬四作新耕制,产稻谷1000公斤,青菜1400或绿肥8...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菜超稀植绿肥数学模型栽培
- 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基础生理研究被引量:19
- 1992年
- 本文对双季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途径与传统栽培法的生理基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高一优”法栽培,水稻根系特别发达,对氮、磷、钾的吸收能力及根系过氧化物酶活力均明显优于对照;功能叶的碳氮同化协调,呼吸消耗少,谷粒灌浆启动快,速率大;尤以以下三方面的结果更具有意义。(1) 水稻每克鲜根的氧化力低于对照17.5%—36.1%。(2) 叶片的叶绿素b含量及叶绿素溶液在430nm附近的O.D值分别比对照高49%—68%,67%—106%,剑叶透光率较对照低22.2%。(3) 功能叶及根系的硝酸还原酶活力比对照低,表现出与高产耐肥品种一样的生理特性。此外,本文还对根系活力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作物根系及田间杂草对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
- 周阮宝肖本如盛援纲朱胜东陈文质
-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 秦油2号油菜超稀植超高产栽培试验被引量:4
- 1994年
- 连续4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试验,秦油2号油菜在667m ̄2(即1亩)总用肥量为12kg氮,N∶P∶K为1∶0.6∶0.4.B0.5kg,基肥∶苗肥∶腊肥∶春肥为5∶3∶1∶1,超稀植即667m ̄2栽2500壮苗情况下,平均单产为251.5±5.2kg,比常规密度(CK,7500苗,206.1±8.6kg)增产45.4kg,增22%,居超高产水平。套种四月青667m ̄2产出高达649.3元,是对照的3倍。冻害、霜霉病、菌核病和裂杆现象比对照分别下降13%,44%,26.3%和3%。单株角果数达1370~1598个,为对照的2倍左右,角果粒数增加3.3~3.4粒,千粒重增加0.11~0.15g;株高降低14~21.5cm,分枝节位下降25~34.8cm,结角层增加11~13.3cm,茎基粗增加0.8cm,一次分枝增加4.5~6.2个,二次分枝增加36.4~47个;主茎叶龄增加8.2~8.5叶,总叶数达42.4~43.1叶,绿叶数达17~18.1叶,二次分枝上的角果数占总角数的46%~49.4%。采用以超稀植为主的立体栽培方法,取得了超高产和超高效的结果。
- 肖本如杨良金陈文质
- 关键词:秦油2号稀植栽培高产油菜
- 双季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途径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 1991年
- 在中等肥力水平、每季亩施氮肥10公斤的条件下,采用一次性全层施基肥、利用杂草贮肥培肥,以及栽插密度为20×21.7厘米,每穴栽2-3株等栽培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早稻增产14.1%,晚稻增产49.8%,两季三年(1988-1990) 平均亩产达987.17±81.82公斤,亩双季稻总效益提高209.75元,米粒蛋白质含量也有所提高,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 肖本如朱胜东盛援钢陈文质
- 关键词:双季稻稀植栽培水稻
- 小麦高产优质栽培途径的研究被引量:5
- 1989年
- 利用小麦的分蘖特性,以较少的基本苗达到适当的群体穗数,以充分发挥个体发育潜势为主导的个体生产力和群体生产力在高水平上的高度统一,以光合生产为主导的源、库、流在高水平上的协调运转,是小麦“高肥宽行稀播”高产优质低耗栽培途径的主要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采用这一栽培途径,可使亩产量比传统栽培提高12%以上,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单位面积的蛋白质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 孙昌璜杨贤彬顾也萍肖本如柏新付邵锦震谷丽萍吴晓东
- 关键词:传统栽培光合生产稀播土壤肥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