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胡珍

胡珍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宜宾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疗效
  • 5篇前庭
  • 5篇前庭功能
  • 3篇眩晕
  • 3篇晕车
  • 3篇疗效观察
  • 2篇心理辅导治疗
  • 2篇晕动病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前庭功能试验
  • 2篇位置性
  • 2篇位置性眩晕
  • 2篇良性阵发性位...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鼓室
  • 2篇耳鸣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指标

机构

  • 16篇宜宾市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达州市中心医...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胡珍
  • 13篇王建洪
  • 4篇肖世强
  • 4篇彭静茹
  • 4篇龙盈
  • 3篇胡春利
  • 3篇李雪梅
  • 3篇程奇
  • 2篇蒋蓉
  • 2篇章凯
  • 2篇高思敏
  • 1篇邓志华
  • 1篇李向东
  • 1篇梁传余
  • 1篇周浩

传媒

  • 3篇北京医学
  • 3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华耳科学杂...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掩蔽及心理辅导治疗耳鸣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掩蔽及心理辅导综合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耳鸣患者177例,随机分为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掩蔽组(利多卡因组)59例、心理辅导联合掩蔽组(心理辅导组)59例、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联合心理辅导及掩蔽组(三联组)59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通过耳鸣严重程度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及SCL-90评分,评估三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稳定性。结果 1治疗后1月三组间疗效比较,Hc=7.94,P=0.019,治疗后3月三组间疗效比较Hc=7.01,P=0.03,差异均显著,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三联组与其他两组间差异显著。2三组患者治疗后SCL-90评分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方面差异显著(P<0.05),心理辅导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因子方面差异显著(P<0.05),三联组治疗前后SCL-90评分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方面差异显著(P<0.05),利多卡因组在治疗前后各因子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三联组治疗耳鸣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三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稳定性,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能对耳鸣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王建洪胡珍高思敏龙盈罗小邹李雪梅
关键词:耳鸣利多卡因心理辅导
仪器辅助复位结合心理辅导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耳石复位结合心理辅导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手法复位治疗组、仪器辅助复位治疗组、仪器辅助复位结合心理辅导治疗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在其治疗前后均接受DHI评估。三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1个月,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三组间疗效存在有明显的差异(χ~2=10.287,P=0.006);治疗后1个月,三组间疗效亦存在有明显的差异(χ~2=10.183,P=0.006),其中手法复位治疗组和仪器辅助复位治疗组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仪器辅助复位结合心理辅导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三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1个月时的DHI评分均有改善,仪器辅助复位结合心理辅导治疗组亦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仪器辅助复位结合心理辅导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
王建洪胡珍高思敏罗小邹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与骨代谢指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复发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BPPV的88例绝经后女性患者。在治疗前行骨密度、血钙浓度、维生素D[25-(OH)-D3]的检测;治疗后随访至少1年,观察有无复发。同时选择自然绝经期的45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复发组、无复发组及对照组的相关指标。结果BPPV复发组48例,年龄45~78岁,平均(59.38±10.22)岁;无复发组40例,年龄48~73例,平均(60.39±7.91)岁;对照组45例,年龄46~76岁,平均(62.29±8.82)岁。BPPV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骨密度(T值)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组骨密度(T值)低于无复发组(P<0.05)。BPPV复发组和无复发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血钙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骨转换指标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及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含量比较,无复发组和复发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复发BPPV与骨密度、血清维生素D下降、骨转换指标升高有一定关系,与血钙浓度关系不明显。
胡珍王建洪罗小邹牟加利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骨密度血钙维生素D绝经女性
宜宾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模式及效果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宜宾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模式及干预效果。方法对2016—2019年宜宾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机构数量、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进行现状调查。宜宾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宜宾市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协作,在制度上要求新生儿活产人数大于200人/年的医疗机构均需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并按照统一标准执行,接受考核,无筛查条件的机构要告知家长到听力筛查机构及时筛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负责技术人员的培训,妇幼保健系统通过日常监管的方式开展听力筛查工作。结果 2016年宜宾市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医疗机构为4家,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仅为38.86%。至2019年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机构增至38家,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89.77%。结论宜宾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治模式基本完善,筛查率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但追踪随访有待加强,质量控制需常态化。
王建洪胡珍罗小邹李雪梅陈建兰牟加利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
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对不同程度运动病受试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治疗不同程度运动病(motion sickness, MS)敏感性受试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存在MS症状的受试者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通过斜转试验(offvertical axis rotation, OVAR)模拟诱发MS症状,并通过MS症状体征Graybiel评分将受试者分为MⅡA组、MⅢ组、MS组。受试者每隔2 d进行1次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共计5次。最后一次训练后第2天再次接受同样的模拟诱发试验进行Graybie评分。比较受试者训练前、训练后Graybiel评分,评价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的效果。结果本研究纳入82例存在MS症状的受试者,男30例,女52例,平均年龄(39.16±11.63)岁。MⅡA组、MⅢ组、MS组分别纳入27、35、20例。3组训练后Graybiel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MⅡA组[(7.04±0.81)比(2.04±1.70), P <0.01],MⅢ组[(10.6±1.63)比(3.94±2.51), P <0.01],MS组[(26.55±8.04)比(11.45±7.78), P <0.01]。MⅡA、MⅢ组和MS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85.71%和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对受试者的治疗有效,可使MS症状严重程度明显减轻,其中对中度受试者具有更明显的短期效果。
王建洪胡珍罗小邹彭静茹
关键词:运动病
前庭功能训练治疗晕车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类固醇激素水平影响的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前庭功能训练对晕车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类固醇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将80例晕车病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前庭功能训练组)和对照组(口服盐酸苯环壬酯片治疗组),每组各40例,分别在首次模拟晕车试验前、后及首次模拟晕车试验后第2周、6周及14周再次行模拟晕车试验,通过有效率、Graybiel晕车病评分和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皮质醇、ACTH水平评估前庭功能训练对晕车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3个时间点Gray biel晕车病评分、皮质醇和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有效率、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水平为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功能训练对晕车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可减轻晕车病敏感者患病程度,提高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且疗效优于传统口服盐酸苯环壬酯片治疗;血清类固醇激素变化可提高机体对晕车刺激的耐受程度。
王建洪胡珍龙盈罗小邹彭静茹
关键词:激素水平
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背景前庭功能检查项目种类众多,各检查项目靶点及阳性率各有不同,临床上眩晕患者如何恰当合理选择检查项目有不同观点。目的探讨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在外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眩晕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就诊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眩晕门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起病7d内完成纯音测听(PTA)、温度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摇头试验(HST),比较不同眩晕疾病的前庭功能及听力学检查的异常率。结果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病例资料完整的眩晕患者共120例,其中突发性聋伴眩晕(SDV)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组、前庭性偏头痛(VM)组各40例。SDV组患者PTA均为感音神经性聋,温度试验异常25例(62.50%),vHIT异常16例(40.00%),HST异常28例(70.00%)。BPPV组患者PTA异常9例(22.50%),其中7耳为感音神经性聋,2耳为传导性聋;温度试验异常18例(45.00%),vHIT异常21例(52.50%),HST异常20例(50.00%)。VM组患者PTA异常21例(52.50%),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26耳为高频听力轻中度下降,7耳为低频轻中度下降,温度试验异常16例(40.00%),vHIT异常17例(42.50%),HST异常27例(67.50%)。三组患者PTA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01);三组患者温度试验、vHIT、HST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有助于周围性眩晕的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
胡珍刘梅龚丽梅王建洪
关键词:眩晕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
耳鸣习服治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观察耳鸣习服治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对36例耳鸣患者行耳鸣习服治疗,并加用盐酸氟桂利嗪。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d后及6个月填写耳鸣残疾评估量表,根据THI得分情况,分析疗效,治疗前比治疗后THI得分≥20分认为治疗有效。结果耳鸣掩蔽结合心理咨询前后有效率为41.7%,半年后有效率为47.8%。治疗前后及半年后THI得分、E项(感情评价)、F项(功能性评价)、C项(严重性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结论耳鸣习服治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可以改善耳鸣患者的耳鸣症状,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安全有效。
胡珍王建洪蒋蓉邓志华
关键词:耳鸣氟桂利嗪
探讨两种体位下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患者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时的舒适体位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患者1 0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0例,对照组500例。两组在麻醉药种类、物剂量、次数、麻醉方式相同,检查人员及仪器设备相同,护理方法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采取去枕仰卧体位下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观察组采取端坐体位下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观察两组检查过程中的咽反射敏感度、舒适度及其检查效果。结果 观察组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其咽反射明显较对照组轻,舒适度更高,其检查效果更好(P〈0.05)。结论 患者更适合在端坐体位下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
蒋蓉韦存志李雪梅胡珍
关键词:鼻咽喉镜体位护理
前庭功能刺激训练治疗晕车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影响前庭功能刺激训练治疗晕车病患者疗效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并进行高强度前庭功能训练治疗的晕车病患者,采用Graybiel晕车病症状评分,评价高强度前庭功能训练治疗晕车病患者的疗效。将年龄、性别、失眠症、焦虑、肥胖、高脂血症、后循环缺血、慢性胃炎及中耳炎等因素作为可能影响高强度前庭功能训练治疗晕车病患者疗效的因素纳入研究,先行单因素分析,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无效组患者年龄、失眠症患者占比、严重焦虑者占比、慢性胃炎者占比均较有效组患者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焦虑和慢性胃炎与高强度前庭功能训练治疗晕车病疗效存在相关性。结论无焦虑和无慢性胃炎的晕车病患者经高强度前庭功能训练治疗后疗效更好。
王建洪胡珍龙盈罗剑罗小邹黄榆岚彭静茹
关键词:晕动病前庭功能试验因果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