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舒云童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3篇艺术

主题

  • 2篇电影
  • 2篇文本
  • 2篇小说
  • 2篇麦卡锡
  • 2篇科马克·麦卡...
  • 2篇改编
  • 1篇德勒兹
  • 1篇等值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叙事
  • 1篇叙事风格
  • 1篇续写
  • 1篇译本
  • 1篇异域
  • 1篇影视
  • 1篇影视文本
  • 1篇幽香
  • 1篇原住民
  • 1篇责任伦理

机构

  • 4篇天津财经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舒云童
  • 2篇田鹰

传媒

  • 3篇电影评介
  • 2篇滨州学院学报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纯爱小说《最后一支歌》续写成长主题
2011年
2010年,一部小成本制作的青春偶像电影在年度春季北美电影榜上勇夺榜首,成功打破了《阿凡达》的票房纪录,它就是由斯帕克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最后一支歌》(The Last Song,2010)。尼古拉斯·斯帕克斯(Nicholas Sparks,1965-),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当代著名畅销小说家,
舒云童
关键词:小说改编成长主题续写小成本制作电影小说家
劳伦斯短篇小说《母与女》中“女巫”的原型
2011年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母与女》讲述的是一对被称为"女巫"的母女反目成仇的故事。母亲"老女巫"的原型是邀请劳伦斯到陶斯的女巫梅布尔,劳伦斯在给他岳母的信里对梅布尔的描述,与在《母与女》对控制欲极强的"老女巫"母亲的描写几乎相同。女儿"小女巫"的原型是曼斯菲尔德,她们的人生结局基本一致。了解故事里的人物原型对于更好地理解《母与女》大有助益。
田鹰舒云童
关键词:女巫
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科技伦理意识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太空科幻影片叙事风格相对纪实,在现实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虚幻科技构建而成的电影,从而让电影更富于时代性与真实性。就美国的科幻电影来说,绝大多数都包含着极高的科技伦理意识,因此,在科技伦理教育中可以结合美国科幻影片,充分发挥电影科技伦理教育的作用。
舒云童
关键词:科幻电影伦理意识伦理教育叙事风格责任伦理影视文本
《骏马》:地域体验与异域想象的空间符码赋能
2023年
电影《骏马》(比利·鲍伯·松顿,2000)改编自美国剧作家科马克·麦卡锡(CormacMc Carthy)的小说《天下骏马》,于2000年被搬上大银幕。影片讲述了年轻的主人公约翰在本土美国梦碎后,跨越美国、墨西哥边界,试图在墨西哥追寻想象中的美好生活的故事。19世纪,大批白人在广阔的美墨边界开拓他们眼中无人占有的处女地,而实际上这里生活着印第安及墨西哥原住民,他们早已与此地建立了密不可分的精神纽带。影片通过描绘约翰等人在美墨边界反复越境、冒险和联姻的经历,引发受众思考地方文化与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
舒云童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原住民
《老无所依》:德勒兹“生成-他者”视野中的银幕诗性
2022年
《老无所依》改编自美国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的同名小说。影片于2007年上映,从表面看来,《老无所依》是一部通俗类型片,但其思想内涵却远远超越了通俗影片。影片标题“老无所依”源自诗人叶芝的诗歌《驶向拜占庭》,与该诗的基调相仿,片中老警官贝尔无处安放的悲凉与无奈情感贯穿全片;而文本作者麦卡锡在小说中所呈现的主旨已超越了老者个体的抑郁、惋惜情绪,其表达的是对整个国家和边境安宁的忧虑。
舒云童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驶向拜占庭》《老无所依》文本作者德勒兹类型片
从《菊花的幽香》到《寡妇霍罗伊德》——劳伦斯《菊花的幽香》的戏剧改编被引量:1
2018年
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戏剧《寡妇霍罗伊德》改编于他的短篇小说《菊花的幽香》。剧中的霍罗伊德太太无法与矿工出身丈夫很好地沟通,导致夫妻关系日益恶化,最后,丈夫在一次煤矿事故中丧生。通过对比分析和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主题、人物情节以及矛盾设置等方面探讨了从小说文本到舞台戏剧的异同点,展现了人们在不平衡的婚姻关系中的痛苦挣扎,表达了劳伦斯对和谐的男女关系的追寻愿望。
田鹰舒云童
关键词:《菊花的幽香》
《孔乙己》三个译本的假象等值被引量:4
2011年
杨宪益和埃德加·斯诺的《孔乙己》英文译本都是翻译中的经典之作。然而,译者由于忽略了对目的语读者相异文化因素的预判,或是缺乏对与原文相关联的特定语言表达形式的足够重视,在他们的译作中还存在"假象等值"问题,而类似的"假象等值"现象也普遍存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本文对《孔乙己》三个译本中的"假象等值"现象进行深入对比研究,并分析它们的产生根源。
舒云童
关键词:假象等值文学翻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