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盼锋

作品数:46 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关节
  • 9篇骨折
  • 6篇蛋白
  • 6篇细胞
  • 6篇教学
  • 6篇骨关节
  • 5篇糖蛋白
  • 5篇骨关节炎
  • 5篇股骨
  • 5篇关节炎
  • 4篇医学生
  • 4篇软骨
  • 4篇祖母
  • 4篇髋关节
  • 4篇老年
  • 4篇骨伤
  • 4篇关节软骨
  • 3篇人类软骨糖蛋...
  • 3篇伤科
  • 3篇术后

机构

  • 36篇广西中医药大...
  • 27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郑州市骨科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作者

  • 41篇董盼锋
  • 36篇陈跃平
  • 30篇章晓云
  • 9篇袁振中
  • 8篇饶毅
  • 8篇陈涛
  • 8篇龙飞攀
  • 7篇康杰
  • 6篇崔伟
  • 5篇冯洋
  • 4篇李书振
  • 4篇梁庆华
  • 4篇容向宾
  • 4篇朱江龙
  • 4篇胡庆磊
  • 3篇赵斌
  • 3篇夏天
  • 2篇曹桢斌
  • 2篇周红海
  • 2篇高辉

传媒

  • 12篇中国组织工程...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第九届西部骨...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生长因子调控骨折愈合机制及在骨再生修复中的作用被引量:24
2019年
背景:研究发现生物复合支架载体诱导骨生长因子在骨折局部的充分表达能够有效缩减骨折愈合的时间。目的: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骨生长因子调控骨折愈合机制及应用进展。方法:中文以"骨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检索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英文以"BGF、FGF、PDGF、TGF-β、BMP、VEGF、IGF"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纳入骨生长因子调控骨折愈合机制及其应用研究文章,排除重复及陈旧文献,共纳入文献58篇。结果与结论:各类骨生长因子来源广泛,特点不一,都有各自的作用机制,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等多种方式形成局部及系统的协同作用,与靶细胞受体相结合,活化细胞内信号通路,增强细胞功能从而影响细胞迁移、增殖、合成、分化甚至细胞凋亡,有效促进骨愈合、治疗骨缺损。但是骨生长因子具有半衰期短、蛋白易失活等缺陷,通过优化载体设计、递送方式和研发新型生物医学材料能够有效改善骨生长因子的这些缺点,更好地用于骨再生修复。
冯洋陈跃平章晓云董盼锋卓映宏蓝佼胡庆磊汤显能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骨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
乙醇对股骨头髓内脂肪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4
2013年
背景:乙醇已成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致病因素,其所致的骨髓内脂质代谢异常可能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起病的重要原因,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从分子水平观察在乙醇作用下脂肪细胞结构功能的变化,以期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原代脂肪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取大白兔股骨头髓内脂肪组织,分离获取脂肪细胞,以油红O染色行细胞表型鉴定。取传代稳定的髓内脂肪细胞,将盖玻片切割成10mm×10mm,种植前置入24孔培养板孔内,分为乙醇组和对照组,每组24孔,每孔为1个样本。对照组不加乙醇,乙醇组加入0.15mol/L乙醇,分别于4,6,8,10d更换培养液,换液时不再加入乙醇,均培养至10d。培养终止后,取出盖玻片行油红O染色,光镜下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并计数。结果与结论:随着时间延长,乙醇组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2组小脂滴均逐渐增多、增大,但乙醇组更明显。培养4,6,8,10d的髓内脂肪细胞数量乙醇组分别为(200.90±24.60),(1102.30±76.73),(1160.30±28.37),(1199.70±44.74)个/cm^2;对照组分别为(99.80±10.82),(0.40±94.71),(1000.20±41.85),(1059.80±26.79)个/cm^2,脂肪细胞数量随乙醇作用的时间延长而增多。提示乙醇能够促进髓内脂肪细胞增殖肥大,这可能是长期酗酒后股骨头骨髓内脂肪组织增多,骨内压增加,血流灌注减少,导致缺血,从而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
陈跃平高辉陈亮董盼锋尹庆水
关键词:乙醇大白兔脂质代谢紊乱脂滴骨内压
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证实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但绝大部分研究属于回顾性病例分析,样本量较小,尚缺乏充足的循证学证据。文章对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应用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ay、Web of Scienc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发表的关于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2篇文献,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根据MINORS评分量表,其中有5篇为高质量文献、7篇为中质量文献;②Meta分析显示:与Ilizarov组相比,Masquelet组在术后平均愈合时间(MD=-9.80,95%CI:-14.17至-5.43)、并发症发生率(RR=0.44,95%CI:0.35-0.55)和医疗费用(MD=-0.70,95%CI:-1.13至-0.28)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临床疗效优良率、患肢功能优良率和手术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与Ⅰ期植骨组相比,Masquelet组在骨愈合率(RR=1.37,95%CI:1.15-1.62,P=0.000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控制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Masquelet技术较Ilizarov技术具有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和费用低等优点,另外在骨愈合率方面也优于Ⅰ期植骨,因此Masquelet技术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的感染性骨不连治疗方法,但此结论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许灿宏孟林董盼锋占华松宋世雷
关键词:骨缺损骨髓炎骨不连META分析
基于可调式皮肤牵张器不同牵力对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术中不同牵力的可调式皮肤牵张器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6—2019-12采用皮肤牵张术治疗的65例软组织缺损,31例持续皮肤牵张力为4 kg(观察组),34例持续皮肤牵张力为2 kg(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7 d与术后14 d创面闭合数、创面闭合时间、术后3 d与术后7 d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瘢痕指数。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7个月,平均4.2个月。对照组3例出现因创面肉芽高出局部皮肤,阻挡创面闭合,观察组1例出现创面边缘小范围坏死,经二次清创后创面全部闭合。术后7 d观察组22例创面闭合,对照组3例创面闭合,观察组创面闭合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4 d观察组30例创面闭合,对照组31例创面闭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闭合时间较对照组少,术后3 d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7 d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2组瘢痕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缘所能承受的安全牵张力范围内,较大的牵张力更有利于创面的闭合。
董盼锋陈涛韩杰崔伟赖渝章晓云卓映宏龙飞攀陈跃平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
CT三维重建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男21例,女59例;年龄20~80岁,中位数55岁;左侧38例,右侧4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Melon分型,Ⅱ型21例、Ⅲ型23例、Ⅳ型19例、Ⅴ型17例。均由同一组医生行前臂远端掌桡侧入路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第2天,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行CT三维重建检查,对骨折复位情况及内固定位置进行评价,并对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80例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评价,X线片上骨折解剖复位67例、未达解剖复位13例,CT三维重建片上骨折解剖复位50例、未达解剖复位30例;2种方法评价结果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1,P=0.002);对MelonⅡ型患者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X线片上骨折解剖复位18例、未达解剖复位3例,CT三维重建片上骨折解剖复位12例、未达解剖复位9例,2种方法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但分别对MelonⅢ型、Ⅳ型、Ⅴ型患者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2种方法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75,P=0.300;P=0.269;P=0.259)。术后内固定位置评价,X线片上内固定位置良好65例、内固定位置不佳15例,CT三维重建片上内固定位置良好52例、内固定位置不佳28例;2种方法评价结果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3,P=0.020);但分别对各骨折分型(MelonⅡ型、Ⅲ型、Ⅳ型、Ⅴ型)患者的术后内固定位置进行评价,2种方法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79,P=0.079;χ~2=0.511,P=0.475;P=0.295;P=0.708)。骨折未达解剖复位者,多为粉碎的小骨块,无法有效固定;内固定位置不佳者,主要为螺钉外露、穿透关节面或进入关节腔。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术后评价,较X线检查更有利于发现
黎金焕陈跃平董盼锋章晓云袁振中饶毅
关键词:桡骨骨折腕损伤放射摄影术
三维CT在桡骨远端骨折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董盼锋陈跃平章晓云崔伟梁庆华邓方才黎金焕袁振中马昊李海龙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来源于广西区教育厅广西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背景腕关节(wrist joint)是由尺桡骨远端、8块腕骨、三角纤维软骨盘和5个掌骨近端分别构成的掌腕、中腕、桡腕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关键词: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3D可视化技术结合PBL与CBL在骨伤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3D可视化技术与问题导向学习(PBL)和案例教学法(CBL)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在骨伤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新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为观察组,上一年度以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同年级学生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总体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综合评分来评估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学生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总体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综合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3D可视化技术与CBL和PBL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提升自信心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张驰陈锋章晓云陈跃平王伟伟柴源董盼锋卓映宏
关键词:问题导向学习案例教学法自我效能感临床思维
ZIP1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陈跃平章晓云崔伟袁振中饶毅董盼锋李书振陈涛容向
(1)课题来源与背景:干细胞移植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研究热点。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酒精能激活TNF-α信号成脂通路并抑制WNT1/β-catenin信号成骨通路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单独...
关键词: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
CT三维及X线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应用及其可靠性。方法:收治既往影像学资料清晰且完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8例,收集其影像学资料,由3名骨科医师分别进行阅片,并根据AO及Evans标准进行分型,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108例,AO分型及Evans分型中,基于CT三维组中的Kappa值均>X线组;基于CT三维及X线分型中,AO分型组的Kappa值均>AO亚型组与Evans分型组。结论:采用CT三维重建能够提高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AO分型的准确性较Evans分型更高。
龙飞攀黄有荣章晓云覃小玲陈跃平冯洋董盼锋
关键词:骨折分型X线分型可靠性KAPPA值AO分型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依据预后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5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预后不良)与对照组(预后良好)。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121例,预后良好率为78.57%;在体质量指数(BMI,27~35kg/m^2)、康复介入时间(7d)、术后并发症所占比例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口服维生素D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时骨密度、血清PTH、BLAP水平分别为(-3.04±0.36)、(30.65±3.98)μg/mL、(42.13±5.27)μg/L,较对照组的(-2.73±0.20)、(25.76±3.32)μg/mL、(34.95±4.32)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体质量指数(BMI)、低骨密度为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康复介入时间为保护因子。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BMI、低骨密度,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预后。
朱江龙陈跃平董盼锋陈涛容向宾章晓云冯洋卓映宏
关键词:骨质疏松髋关节置换术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