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采芳
- 作品数:135 被引量:2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用酶标Ig交叉反应性单抗作间接ELISA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体
- 1990年
- 自Tkachenko等和Gavrilovskaya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HFRS病毒抗体以来,ELISA在HFRS的诊断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上的应用得到不断的发展。1986年,柴瑞珍等建立了ELISA抗IgM固相法检测人血清中的IgM抗体,但若用于不同种属血清的检测则需选用不同的固相包被抗体。本文在制备了Ig交叉反应性单抗(McAb)的基础上,制备了可用于人、猪、兔血清IgG检测的酶标McAb,建立了检测人、猪、兔血清中HFRS病毒抗体的ELISA间接法。
- 许辉汪美先薛采芳安献录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体
- 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2重组蛋白与真核表达质粒免疫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以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 2 (PfHRP2 )为基础的不同形式的侯选疫苗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特性 ,为包含HRP2的恶性疟红内期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重组蛋白TP HRP2及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 ) HRP2免疫BALB c小鼠 ,对抗体应答的动力学及特异性进行分析 ,取脾细胞进行体外增殖实验 ,用免疫血清进行P f.体外生长抑制实验。结果 重组蛋白TP HRP2加福氏佐剂诱导BALB c小鼠产生了高水平的抗体 ,其抗体产生快、持续时间久 ,并具较高的特异性 ,细胞应答被同期激活 ,免疫血清可明显抑制红细胞内发育期疟原虫。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 ) HRP2诱导BALB c小鼠产生了较高水平和具有一定特异性的抗体 ,其抗体的产生需要多次免疫和较长时间 ,初始化的脾细胞对抗原再刺激的回忆应答显著 ,但免疫血清对疟原虫的体外生长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HRP2重组蛋白与真核表达质粒在小鼠具有较为不同的免疫特性 。
- 李珣缪军薛采芳甄荣芬刘忠湘王宪锋穆士杰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免疫应答真核表达质粒
- 疟原虫基因转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0年
- 王宪锋缪军薛采芳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
- QIAGEN质粒DNA纯化柱的再生利用
- 2000年
- 刘忠湘缪军王宪锋李王旬雷俊川薛采芳
- 关键词:DNA提取质粒
- 疟疾复合PCR检测系统的建立被引量:12
- 1999年
- 目的:建立简易、快速的复合PCR系统,用于检测间日疟、恶性疟及混合感染。方法:以疟原虫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为靶片段,设计疟原虫属特异性上游引物S1和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种特异性下游引物S2和S3,建立双温度点复合PCR扩增系统并用于临床血样的检测。结果:从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705bp和575bp特定扩增带,而食蟹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及健康人血样均未见扩增带。检测原虫水平达2-10虫/μl全血。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证实扩增产物为目的片段。检测104份镜检确诊疟疾患者血样,其中81份与镜检结果相符,并查出镜检未发现的17份混合感染和2份虫种鉴别失误的恶性疟。结论:本系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可在一次扩增中同时检出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原虫。
- 孙明林薛采芳
- 关键词:PCR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基因诊断疟疾
- TAT-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融合蛋白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构建蛋白质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TAT和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targeted ribonuclease,TR)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将已构建的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基因、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BV core protein,HBVc)基因、人嗜酸性粒细胞来源的神经毒素(human eosinophil derived neurotoxin,hEDN)基因,克隆人含PTD TAT的pTAT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内,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及其两个对照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在IPTG诱导下获得特异性表达。结论:Tat-乙肝病毒 靶向核糖核酸酶融合蛋白的构建,为体内应用靶向核酸酶治 疗乙型肝炎奠定了基础。
- 丁劲刘军薛采芳李英辉宫卫东
- 关键词:融合蛋白原核载体
-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17区基因的测序及其核酸疫苗的构建
- 1998年
-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17区基因的测序及其核酸疫苗的构建①①本研究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署(TDR)资助ID.NO.950385作者简介:王晓晨,男,31岁,助教,硕士;薛采芳,女,58岁,...
- 王晓晨缪军喻启桂刘忠湘薛采芳
- 关键词:疟原虫表面蛋白基因测序
-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17区片段基因复合核酸疫苗诱导小鼠抗体免疫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检测以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1的 17区片段基因为基础的复合核酸疫苗(分泌性的VR10 12 /TPA/HG MSP1 17和非分泌性的VR10 12 /HG MSP1 17)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和免疫血清对疟原虫生长的抑制能力。方法 以 2 0 0 μg/10 0 μl或 1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VR10 12 /HG MSP1 17或VR10 12 /TPA/HG MSP1 17肌注免疫BALB/c或C5 7BL/6小鼠。用ELISA间接法测定小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 ,用体外抑制试验检测免疫血清抑制疟原虫生长效果。结果 经 3次 1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VR10 12 /HG MSP1 17免疫后 ,BALB/c小鼠和C5 7BL/6小鼠均产生了明显的HG和YMSP119抗体。但总体抗体水平不高。BALB/c小鼠经 3次 2 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的VR10 12 /HG MSP1 17免疫后 ,产生了较高的HG抗体 ,但MSP1 17的抗体无明显变化 ,经 3次 2 0 0 μg/10 0 μl每次每只VR10 12 /TPA/HG MSP1 17免疫后 ,仅产生较低的HG抗体 ,无MSP1 17抗体的产生。用 2 0 0 μg/10 0 μlVR10 12 /HG MSP1 17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做体外抑制试验 ,结果抑制效果明显。结论 VR10 12 /HG MSP1 17比VR10 12 /TPA/HG MSP 17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 。
- 缪军李珣薛采芳刘忠湘甄荣芬秦恩强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核酸疫苗裂殖子表面蛋白T细胞表位
- 复合PCR系统检测间日疟原虫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应用一种简易、快速的复合 PCR扩增系统检测间日疟原虫 (P.v)及混合感染。方法 :以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P.f)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 (SSUr DNA)特定片段为靶基因 ,设计并合成引物 ,建立复合 PCR扩增系统。采用煮沸法快速制备 DNA模板研究该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用于临床血样的检测。结果 :从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分子量大小为 70 5bp和 575bp的特定扩增带。而食蟹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及正常人血样均无扩增带出现。单独检测 P.v敏感度达到 0 .1 5× 1 0 -5(约 7个原虫 /μl全血 ) ,在 P.f存在的情况下检测 P.v敏感度为 0 .1 5× 1 0 -4 。检测 1 32例疟区门诊病人冻存血标本 ,1 0 4份与镜检法结果相同。并发现 1 4份混合感染和 5份为镜检虫种鉴别失误。结论 :该系统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操作简单 ,并可在一次扩增中同时检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刘忠湘孙明林甄荣芬穆士杰赵亚薛采芳
- 关键词:复合PCR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基因诊断疟病
- 复合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恶性疟原虫及混合感染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应用一种简易、快速的复合PCR扩增系统检测恶性疟原虫及混合感染。方法以间日疟原虫(Pv)和恶性疟原虫(P.f)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SSUrDNA)特定片段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复合PCR扩增系统。采用煮沸法快速制备DNA模板研究本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用于临床血样的检测。结果从P.v和P.f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分子量大小为705bp和575bp的特定扩增带。而食蟹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及正常人血样均无扩增带出现。单独检测P.f敏感度达到047×10-6(约2虫/μl全血),在P.v存在的情况下,检测P.f敏感度为047×10-5。检测104例疟区门诊患者冻存血标本,84例与镜检法结果相同,并发现24例混合感染和2例为镜检虫种鉴别失误。结论本系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并可在一次扩增中同时检出P.v和P.f,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孙明林薛采芳樊荣刘忠湘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疟原虫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