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贾培蒙

贾培蒙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粒度
  • 1篇低氧
  • 1篇低氧区
  • 1篇地层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东海陆架
  • 1篇动力环境
  • 1篇端元
  • 1篇岩芯
  • 1篇洋中脊
  • 1篇有孔虫
  • 1篇盛冰期
  • 1篇泥质区
  • 1篇热液硫化物
  • 1篇陆架
  • 1篇末次盛冰期
  • 1篇南黄海
  • 1篇南黄海表层沉...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贾培蒙
  • 2篇蔡庆芳
  • 2篇曹志敏
  • 1篇刘东生
  • 1篇蒋玉波
  • 1篇王飞飞
  • 1篇印萍
  • 1篇庄振业
  • 1篇杨作升
  • 1篇叶银灿
  • 1篇刘冬雁
  • 1篇张晓东
  • 1篇王中波
  • 1篇季阳
  • 1篇江巧文
  • 1篇于小刚

传媒

  • 3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太平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地球化学特征
2012年
对东太平洋海隆9°~10°N(9°50.01′N,104°17.44′W,水深2 200m)热液硫化物的主要组成元素测试资料研究表明,硫化物具有高Ca、Cu、Co、Se含量,低Pb、Mn、As、Cd、Ba和Au含量的特点,为富Cu型热液硫化物。热液硫化物中Cu与Co、Se、Ag、Cd等元素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而与Ca、Ba、Mn、Pb等元素呈负相关关系(R2>0.8)。热液硫化物烟囱体中不同圈层化学成分的变化较大,稀土元素(REE)的含量从内层到外层逐渐变高,可以反映出硫化物生长过程中的不均一性和矿化条件的不同。热液硫化物中REE含量较低,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和LREE富集的特征,与海水的REE配分曲线基本一致,表明热液硫化物中的REE主要来源于海水。
于小刚曹志敏江巧文蒋玉波贾培蒙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热液硫化物
东海陆架中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沉积地层及环境演变被引量:2
2012年
对东海中南部陆架R22、R23、R24和R25孔岩心样品进行生物地层学、沉积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分析,将钻孔末次盛冰期以来的沉积自上而下划分为浅海相、陆架沙脊相、河口三角洲相3个层位,揭示了钻孔附近区域海进序列的沉积历史,即17~16ka BP之前的末次盛冰期,本区海水已疏干,沉积了R25孔Ⅳ陆相地层,当时海岸线已退至现今100m等深线以外;末次盛冰期之后海平面上升,在13~10ka BP的冰消期,海平面波动式稳定,沉积了本区4孔的Ⅱ层沙脊层;10ka BP以来,海面上升,直至今日沉积了砂层上覆的Ⅰ粉砂黏土层。在水深较大的R25孔中,还揭示了末次盛冰期前的海退地层序列和沉积环境。
贾培蒙庄振业叶银灿曹志敏蔡庆芳
关键词:东海陆架末次盛冰期沉积地层沉积环境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端元反演及其对沉积动力环境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4
2015年
应用端元分析模型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了反演,分离出四个端元.根据各端元频率分布曲线及平面分布特征,结合南黄海沉积动力格局,分析了各端元与研究区物源和水动力环境的对应关系.端元1和端元2反映了海洋动力过程对陆源沉积物的输运和分选,端元3和端元4反映了海洋动力对残留砂的改造.南黄海海洋锋面主要对陆源较粗颗粒沉积物的输运有影响,陆源较粗颗粒沉积物基本不能跨越山东外海海洋锋面.陆源细颗粒沉积物受海洋锋面影响较小,并在潮汐动力条件较弱的南黄海中部大量沉降,构成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主体.南黄海中部细颗粒沉积物可能有西北和西南两个不同物源方向,其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沿岸流输运跨越锋面后的黄河沉积物的细颗粒部分,西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跨越苏北海洋锋面具有长江和黄河混合物源的苏北沿岸沉积物的细颗粒部分.和直接利用沉积物粒度数据研究沉积动力环境的传统方法相比,利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方法分离出的沉积物不同端元分析区域沉积动力环境效果更好.
张晓东季阳杨作升王中波刘东生贾培蒙
关键词:南黄海沉积物粒度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岩芯粒度精细化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
东亚季风与中国的古气候演化存在密切的联系,并深刻影响着季风区人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方向。中全新世以来,南黄海接受了大量的陆源沉积物,在黄海沿岸流、黄海暖流以及潮汐等水动力因素的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南黄...
贾培蒙
关键词:泥质区古环境海洋地质
文献传递
长江口低氧区底栖有孔虫组合被引量:4
2013年
对全球低氧区的分布、形成机制以及低氧区海水表层特征、海底地球化学特征、生物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描述。着重对全球低氧区的底栖有孔虫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与长江口底栖有孔虫特征相结合,讨论适合指示长江口低氧区的底栖有孔虫组合,初步分析认为Epistominella naraensis(奈良小上口虫)、Bulimina marginata(具缘小泡虫)、Bolivina spp.(箭头虫诸种)、Florilus spp.(花朵虫诸种)、Ammonia spp.(卷转虫诸种)以及Bulliminella spp.(微泡虫诸种)为长江口低氧区的敏感种,具有低氧环境的指示意义,并可以作为古低氧事件研究的标志。但实际应用时应根据研究需要取合适的属种组合使用。
蔡庆芳王飞飞印萍刘冬雁贾培蒙
关键词:长江口低氧区有孔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