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消融
  • 3篇射频
  • 3篇射频消融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胆囊
  • 2篇胆囊结石
  • 2篇胆总管
  • 2篇胆总管结石
  • 2篇胰十二指肠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胰十二指肠切...
  • 2篇乳头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十二指肠切除...
  • 2篇十二指肠乳头
  • 2篇手术
  • 2篇肿瘤治疗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9篇赵坤
  • 9篇赵永福
  • 4篇陈旭
  • 4篇张弓
  • 4篇吴阳
  • 4篇唐哲
  • 2篇张国坤
  • 2篇黄帅
  • 1篇李功权

传媒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腹部外科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栓塞对肝癌肝功能及甲胎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单纯用射频消融方法与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对近期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影响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纯用射频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各30例,治疗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观察治疗后第2天的肝功能及1周后AFP变化。结果:单纯射频消融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均可导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AFP下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还可导致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能显著升高ALT、ALP,降低AFP,与单纯射频消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融范围相等情况下,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近期肝功能及甲胎蛋白的影响比射频消融更为显著。
陈旭唐哲吴阳张弓沈曦温赵坤赵永福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肝功能甲胎蛋白
射频消融在肝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在肝脏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105例肝脏肿瘤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其中肝血管瘤患者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7例,转移性肝癌12例,通过术前及术后影像学检查对比评价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结果:肝血管瘤患者术后完全消融率为97.2%(35/36);原发性肝癌完全消融率为96.5%(55/57);转移性肝癌完全消融率为91.7%(11/12)。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访,原发性肝癌复发率为22.8%(13/57);转移性肝癌复发率为33.3%(4/12)。结论:射频消融对于肝脏肿瘤是一种行之有效并具有明显优势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赵坤唐哲吴阳张弓陈旭沈曦温赵永福
关键词:肝脏肿瘤超声引导射频消融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01—2020-0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74例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手术确诊为单纯胆囊结石的患者为10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为142例。根据临床资料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危险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相关预测模型,绘制预测模型及各个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明确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优诊断指标。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扩张与否、胆囊结石部位、胆囊结石多发与否、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为:P=1/1+[e^(6.646-5.825x_(1)-3.477x_(2)-1.306x_(3)-1.581x_(4)-2.267x_(5))](x _(1)-x_(5)分别代表:胆总管扩张与否、胆囊结石部位、胆囊结石多发与否、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模型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敏感度为0.915,特异度为0.972,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优于其他任意单一指标。结论胆总管扩张与否、胆囊结石部位、胆囊结石多发与否、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以为临床医生的诊治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胜源赵永福赵坤张国坤吕应浩吴昊程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局部切除术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是良性肿瘤2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17例,24例良性病变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7例乳头癌患者中15例随访1~11 a,其5年生存率为73.3%(11/15)。结论:对于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沈曦温唐哲赵永福吴阳张弓陈旭赵坤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局部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中、高分化腺癌的对比研究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局部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中、高分化腺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收集2002年3月至2012年9月局部切除术(A组)的十二指肠乳头中、高分化腺癌的患者2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B组)的患者2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A组患者住院时间(21.4±5.7)d,手术时间(128.3±22.2)min,腹腔引流液淀粉酶(1693.1±1608.9)U/L,术中出血量(119.5±45.1)ml明显低于B组(28.1±8.1)d,(240.6±31.3)min,(4879.1±4730.2)U/L,(295.6±151.1)ml,P均〈0.053。A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B组发生吻合口瘘10例(P〈0.05),两种手术方式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十二指肠乳头中、高分化腺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相似,但局部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沈曦温唐哲赵永福吴阳张弓陈旭赵坤
关键词: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转换控制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转换控制多电极射频消融(RFA)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转换控制多电极RFA治疗的21例肝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31~85岁,中位年龄56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在超声引导下根据术前模拟将多电极射频针穿刺至肿瘤边界,确认肿瘤边界均在射频针消融范围内后进行肿瘤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增强CT/MRI评价消融效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肿瘤进展情况。结果本组21例患者共计26个病灶,术后1个月复查共有4个肿瘤边缘残留,完全消融率达85%。其中直径<3 cm病灶完全消融率100%(5/5),直径≥3 cm病灶为81%(17/21)。术后轻度皮肤灼伤2例,一过性肌红蛋白尿及术后急性肾损伤1例,梗阻性黄疸1例,均对症治愈。随访时间14(4~22)个月,随访期间肿瘤复发4例。结论转换控制多电极RFA系统通过提前布针构建针阵可将肿瘤完全含括在消融范围内,有效避免再次穿刺布针时的信号干扰及可能的穿刺针道转移,消融效果好,对于直径较大且不宜手术切除肝肿瘤时更具优势。
赵坤赵永福李功权王郑封黄帅
关键词:肝肿瘤消融技术
144例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外科治疗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诊断为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144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因素。结果144例患者中,发生于胰头64,胰颈16例,胰体28例,胰尾35例,多发性1例;行单纯手术治疗患者90例,行手术治疗+化疗患者11例,行单纯化疗患者16例,未行治疗患者27例;Syn、CgA阳性率分别为98.61%,69.44%。144例患者中,肿瘤复发18例,肿瘤转移27例,死亡33例。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期与年龄(P=0.020)、是否转移(P<0.001)、是否复发(P<0.001)、是否手术(P=0.018)、肿瘤最大直径(P=0.003)、组织学分级(P<0.001)有关。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发现,年龄(P=0.003)、是否转移(P<0.001)、手术与否(P=0.021)为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行手术治疗的G3级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手术患者生存期与术后化疗与否(P=0.014)有关。结论手术治疗仍是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法,术后化疗可提高手术患者的生存率。
吕应浩赵坤张国坤王郑封段鑫鑫吴胜源吴昊程赵永福
关键词: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预后
经皮射频消融术与肝切除术对原发性单发小细胞肝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及肝切除术(HR)对直径≤5cm的原发性单发小细胞肝癌(HC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01—2015-01间收治的51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PRFA组和HR组。每组又根据不同肝癌直径分为PRFA-A组(≤3cm)、PRFA-B组(3.1~5.0cm)和HR-A组、HR-B组。比较:(1)PRFA组与HR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2)PRFA-A组和HR-A组患者术后1、2、3a生存率及复发率。(3)PRFA-B组和HR-B组患者术后1、2、3a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1)PRFA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优于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RFA-A组和HR-A组患者的1、2、3a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PRFA-B组和HR-B组患者1、2、3a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A治疗HCC,操作方便、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花费低,而且疗效与HR相近,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陈志南赵永福黄帅赵坤
关键词:经皮射频消融术肝切除术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6-2019-06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的12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将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的患者作为双镜联合组,将行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开腹组,各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胆瘘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内的残石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早、肛门恢复排气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安全可靠、可行的。
段鑫鑫赵永福赵坤吕应浩吴胜源吴昊程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