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邝刚

作品数:32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博士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肿瘤
  • 9篇细胞
  • 7篇胃癌
  • 6篇食管
  • 5篇淋巴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胃肿瘤
  • 4篇鳞状
  • 4篇基因
  • 4篇腹膜
  • 4篇癌前
  • 4篇癌前病变
  • 4篇病变
  • 3篇胆胰
  • 3篇胆胰和胃冲剂
  • 3篇食管鳞状
  • 3篇食管鳞状细胞...
  • 3篇食管肿瘤
  • 3篇脾虚

机构

  • 2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8篇河北省肿瘤研...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河北医学院
  • 2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河北省医学科...
  • 1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开滦医院

作者

  • 32篇邝刚
  • 15篇李勇
  • 13篇赵群
  • 9篇杨进强
  • 7篇范立侨
  • 6篇王力利
  • 4篇陈少轩
  • 4篇董稚明
  • 4篇宋振川
  • 3篇郭炜
  • 3篇王瑞
  • 3篇左连富
  • 3篇丛庆文
  • 3篇张健慧
  • 3篇王士杰
  • 2篇张立玮
  • 2篇孙玉敏
  • 2篇张景华
  • 2篇王克镛
  • 2篇赵增仁

传媒

  • 4篇河北医药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癌症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0例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研究横纹肌肉瘤的形态学 ,阐明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 40例横纹肌肉瘤的组织类型、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 分为 3种亚型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2 0例 ,含有星形、梭形和小圆形细胞形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6例 ,以小圆形细胞及中圆形细胞为主 ;多形性横纹肌肉瘤 4例 ,多为大圆形及中圆形细胞。全部肿瘤中 ,带状细胞 ,蝌蚪形细胞及多核细胞占 2 7% ,仅 1例见到横纹。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 :Vimentin 92 % ,desmin 5 3.3% ,平滑肌肌动蛋白 87.5 %及Myoglobin 92 .2 %。结论 在横纹肌肉瘤中少数为带状及蝌蚪状细胞 ,绝大多数为圆形细胞 ,后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魏守礼朱振龙贾茹吕贵华陈文磊李其云邝刚
关键词:圆形细胞横纹肌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及其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5
2005年
背景与目的: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TS)是DNA合成的关键酶。TS基因5′非编码区(untranslatedregion,UTR)串联重复序列和G/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可能导致酶表达或活性的改变,从而改变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及预后。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TS5′-UTR多态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ESC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探讨此多态性对T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232例ESCC患者和34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提取白细胞DNA,分别用PCR和PCR-RFLP方法检测TS5′UTR28bp串联重复序列和G/CSNP的基因型。51例患者的术后切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T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UTR的3G/3G,3G/3C,3C/3C,2R/3G,2R/3C,2R/2R和其它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7.5%,17.3%,29.3%,12.9%,17.8%,3.7%,1.5%和在病例组中分别为16.0%,16.0%,29.3%,13.8%,17.6%,4.3%,3.0%;3G,3C,2R和其它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32.8%,47.0%,19.5%,0.7%和在病例组中分别为31.2%,46.8%,20.5%,1.5%。与3G/3G基因型相比,2R/3G基因型显著增加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年龄和性别校正OR=11.53,95%CI=2.67~49.74)。TS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无关,而与TS5'UTR基因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TS5′UTR重复序列及SNP多态性与ESCC淋巴结转移有关,而TS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
董稚明崔雅静邝刚王瑞于凤玲张健慧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胸苷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淋巴结转移
食管鳞癌中DACT2基因表达及甲基化状态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DACT2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探讨DACT2基因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的方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 C)处理前后的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T.Tn、Eca109)以及食管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DACT2 m RNA表达情况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经5-aza-d C处理后4种食管癌细胞系中DACT2基因的表达均增高。4种未经5-aza-d C处理的食管癌细胞系中DACT2基因呈高甲基化状态。应用5-aza-d C处理后,DACT2基因在4种细胞系中均呈非甲基化状态。DACT2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66±0.53 vs 0.95±0.64,t=-2.43,P=0.018),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2.030,P=0.048)。食管鳞癌组织中DACT2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0.0%vs 21.1%,χ2=9.439,P=0.002),并与TNM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发生DACT2基因甲基化的食管鳞癌组织中DACT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食管鳞癌组织(0.46±0.32 vs 0.78±0.61,t=-2.341,P=0.023)。[结论 ]DACT2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异常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刘磊周珍邝刚沈素朋梁佳郭炜郭艳丽董稚明
关键词:食管鳞癌DNA甲基化
家兔颊黏膜鳞状上皮癌前病变模型制备及癌前病变逆转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家兔口腔颊黏膜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癌前病变的逆转方法。方法 将二甲基苯并蒽(DMBA)制成DMBA丙酮溶液及DMBA药膜,涂抹或贴附于家兔口腔颊黏膜,3次/周,共12周。癌前病变模型制成后,再贴全反式维甲酸(ATRA )药膜,3次/周,共12周,观察其转归。颊黏膜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扫描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家兔颊黏膜应用DMBA12周后均出现不典型增生,其中Ⅱ~Ⅲ级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78.5 % (11/14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12周后,颊黏膜癌前病变不同程度地逆转。结论 应用DMBA可成功构建家兔口腔颊黏膜鳞状上皮癌前病变模型,贴膜法是1种比较好局部给药方法;ATRA可能对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吴明利王士杰徐志彬丛庆文于凤铃邝刚
关键词:癌前病变家兔逆转研究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二甲基苯并蒽超微结构观
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在成功制备CIK细胞、建立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基础上 ,观察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裸鼠腹膜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用放射免疫方法 (RIA )、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CIK细胞在体内抗肿瘤过程中血清和腹水中CEA以及血清IL 2、TNF α、IFN γ、GM CSF含量的变化。结果 :NS对照组裸鼠腹水继续生长 ,与其相比 ,CD3AK组体质量、腹围、腹水量均明显减少 ,P <0 0 1。CIK组较CD3AK组上述指标有进一步显著减少 ,腹水均全部消失 ,其腹水抑制率达 10 0 % ,P <0 0 1;NS对照组裸鼠血清、腹水中CEA含量均保持较高水平 ,与其相比 ,CD3AK组明显减少 ,CIK组较CD3AK组血清中CEA含量进一步显著减低 ,P <0 0 1;另外 ,与NS对照组相比 ,CIK组裸鼠血清中IL 2、TNF α、INF γ、GM CSF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CIK细胞对脾虚型人胃癌腹膜移植裸小鼠模型有更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并可显著减少胃癌细胞CEA的分泌 ,继续分泌IL 2、TNF α、INF γ、GM CSF等细胞因子而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作用。
赵群李勇杨进强陈少轩范立侨王力利宋振川邝刚
关键词:脾虚过继杀伤细胞
胃癌及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其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区域淋巴结CD44V6、nm23-H1表达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及613枚区域淋巴结组织中的CD44V6、nm23-H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在胃癌原发灶和在淋巴结转移灶,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和89.4%,nm23-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和16.8%。CD44V6、nm23-H1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癌原发灶CD44V6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nm23-H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结论:对胃癌组织进行CD44V6、nm23-H1蛋白的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进程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以及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张景华李勇王晓玲曹月敏邝刚王力利
关键词:胃癌CD44V6蛋白NM23-H1蛋白
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端粒延长替代机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和端粒延长替代(ALT)机制的表达,探讨其与食管癌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11例正常食管黏膜、12例癌旁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和6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蛋白和hTER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组织和癌组织PML蛋白阳性例数分别为1(8.33%)和10(15.62%),hTERT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1.67%(5/12)和84.38%(54/64),两者hTERT蛋白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hTERT蛋白表达和ALT途径都可能存在于食管鳞癌组织中维持端粒长度。
张颖左连富邝刚吴艳萍刘嘉琳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端粒酶逆转录酶
胆胰和胃冲剂对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胆胰和胃冲剂对大鼠重型急性胰腺炎早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阐明其作用机理。 方法 :SD大鼠96只 ,复制重型急性胰腺炎模型 ,并设假手术组、重型急性胰腺炎组及胆胰和胃冲剂治疗组 ,分别于模型制作后 2h、6h、12h、2 4h检测各组动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内皮素 (ET)、动脉血氧分压 (PO2 )的含量及肺脏病理情况。 结果 :重型急性胰腺炎各组的TNF -α、ET含量与假手术组各相同时段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5 ) ,PO2 (除 2h组 )含量与假手术组各时段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5 ) ;治疗 2h组与重型急性胰腺炎 2h组各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治疗 6、12、2 4h组TNF -α、ET含量与重型急性胰腺炎组各相同时段相比明显下降 ,PO2 明显升高 (P <0 0 5 )。 结论 :重型急性胰腺炎时可导致肺损伤 ,胆胰和胃冲剂能调控炎症介质的释放 ,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减轻肺损伤。
曹立瀛刘四清李勇王保强王东邝刚赵群郭振武
关键词:胆胰和胃冲剂重型急性胰腺炎肺损伤
红景天保健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红景天保健作用的研究边庆荣,赵文,蒋东升,王克镛,董志明,邝刚,张怀久,张锦旗河北省卫生防疫站(保定071000)河北省肿瘤研究所张家口长城制药厂红景天(RhodioaroseaL)是多年生草本或亚治本植物,多生于高寒地带,它的根茎中含有红景天出、成...
边庆荣赵文蒋东升王克镛王克镛邝刚董志明张锦旗
关键词:LYSOZYMEREQINGTHUNB
血清总唾液酸水平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1997年
血清总唾液酸(Total sialic acid简称TSA)是一种糖类物质,多数唾液酸与糖蛋白及糖脂结合,存在于真核细胞表面,癌变细胞此类糖蛋白和糖脂脱落增加,故引发血清中唾液酸含量增高。F-8836即为一种检测血清TSA的专用试剂,它是成都军区总院在Katopdis、Horgan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研究成功的一种通过血清学化学比色来检测恶性肿瘤的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试剂费低廉、检测“广谱”性等优点,对诊断恶性肿瘤有较高价值。本文采用此方法评价了血清TSA测定对肺部恶性疾病辅助诊断价值。
李琰孙玉敏段建平邝刚王瑞
关键词:肺肿瘤血清总唾液酸
全文增补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