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亚
-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金膜表面等离体子共振被引量:9
- 2006年
- 表面等离体子波(SPW)可与入射光横磁波极化能量耦合并被共振激发,这种现象被称为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SPR)。主要利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NOM)技术和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技术相结合,来研究金膜表面等离体子共振。设计并建立了结构独特的新型Kretschmann型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耦合装置,同时又设计了具有厚度梯度的表面等离体子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测量了改变入射角条件下的表面等离体子共振曲线,测得该装置的等离体子共振角灵敏度为1°。并且对金膜表面进行表面等离体子共振条件下的扫描近场光学显微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在共振时金膜表面的扫描成像比不共振时清晰,而且增加了很多细节。应用表面等离体子共振现象技术将可以明显提高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的信噪比、分辨力等性能。
- 郑建亚于晓明张天浩方哲宇杨海东尹美荣贾峰康慧珍路彦珍杨大鹏杨嘉满江伟
- 关键词:近场光学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
- NSOM和TSM中探针-样品间剪切力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利用粘有光纤探针的石英调谐音叉,可实现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NSOM)和调谐音叉剪切力显微镜(TSM)光纤探针尖端与样品(T-S)间距离的控制。研究了石英调谐音叉控制T-S间剪切力作用的机制,建立了音叉T-S系统的振动方程,理论分析了音叉电流I和T-S间距d的关系,建立了T-S间剪切力作用机制模型。实验测量了不同环境和不同样品下的I-d曲线,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揭示了nm尺度下,由于毛细凝聚作用在T-S间耦合的H2O和C-H化合物分子所形成的粘滞阻尼是导致T-S间剪切力作用的主要原因。
- 张天浩方哲宇吴雪高立模郑建亚贾峰杨海东尹美荣颜彩繁
- 关键词:剪切力
- 时间分辨光子计数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对由SPCM-AQR-14和MCS组成的时间分辨光子计数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了SPCM和MCS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性.利用该系统对磷光物质和洋葱的延迟发光进行了测量,对它们的光子计数率曲线进行拟合,发现其光强衰减符合双曲线规律.
- 王俊徐波叶志成陆文强郑建亚夏顺保高立模
- 关键词:MCS光子计数磷光延迟发光
- 双波长高精度红外测温仪
- 2011年
- 利用双波长红外测温方法,通过黑体红外辐射曲线中双波长等比吸收的原理消除了由于辐射环境中水蒸气等外界吸收原因造成的单波长红外测温仪中的测量误差,实现更稳定的高精度红外测温.该方法绕开了传统红外测温方法中"辐射率修正困难"的问题.同时利用此红外测温仪器改进了金属钨电子逸出功测量实验.
- 陆文强陈靖王铮徐音郑建亚孙骞高立模谭成章
- 关键词:红外测温双波长
- 铌酸锶钡光折变表面电磁波实验被引量:10
- 2005年
- 在实验中观察到扩散和漂移机理下在光折变晶体铌酸锶钡(SBN)与空气的界面形成的光折变表面电磁波.这种表面电磁波形成的条件是入射光束与界面成55°角入射,信号光与背景光比值越大越有利于形成表面电磁波,外加电场越大表面电磁波就越强.
- 张天浩路彦珍康慧珍杨大鹏郑建亚方哲宇楼慈波杨嘉杨会战尹美荣
- 关键词:SBN光折变晶体外加电场背景光
- 双光束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被引量:27
- 2005年
- 激光多普勒测速以其高精度、使用方便而在速度测试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激光多普勒测速和双光束测速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对流体速度进行了测量,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 李正正蔡虹洪小刚邹翔杨硕马月郑建亚夏顺保高立模
- 关键词:流速测量多普勒效应拍频傅里叶变换
- 利用CCD技术和离子溅射镀膜方法改进电子衍射实验
- 电子衍射实验是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为背景开发的传统的近代物理实验题目,其原来系统是利用暗室环境底片曝光的方式得到薄膜衍射圆环。本论文中,我们利用离子溅射镀膜机镀膜方式制备不同厚度的薄膜,同时利用CCD现代测量与成像技术得到薄...
- 陆文强苗金露杨莉莉姚臻高立模夏顺保郑建亚
- 关键词:电子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