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聚锋

作品数:70 被引量:1,240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土壤
  • 31篇生物质炭
  • 20篇水稻
  • 16篇水稻土
  • 12篇有机碳
  • 9篇施肥
  • 9篇土壤有机
  • 9篇秸秆
  • 8篇温室气体
  • 7篇稻田
  • 6篇有机碳矿化
  • 6篇施用
  • 6篇碳矿化
  • 5篇有机质
  • 5篇土壤有机质
  • 5篇气体排放
  • 5篇温室气体排放
  • 5篇固碳
  • 5篇旱地
  • 5篇不同施肥

机构

  • 69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池州学院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太原工业学院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新南威尔士大...
  • 1篇湖南省土壤肥...
  • 1篇浙江科技大学

作者

  • 70篇郑聚锋
  • 64篇潘根兴
  • 54篇李恋卿
  • 51篇张旭辉
  • 34篇刘晓雨
  • 28篇程琨
  • 25篇郑金伟
  • 24篇卞荣军
  • 6篇王家芳
  • 6篇俞欣妍
  • 6篇刘志伟
  • 5篇隋凤凤
  • 5篇左静
  • 3篇李正东
  • 3篇周萍
  • 2篇池忠志
  • 2篇刘志伟
  • 2篇董娟
  • 2篇付琳琳
  • 2篇余喜初

传媒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土壤
  • 5篇土壤通报
  • 5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不同施肥下水稻土甲烷氧化能力及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变化被引量:40
2008年
稻田内源甲烷的氧化是稻田甲烷减排的重要途径。而甲烷氧化菌是土壤中甲烷氧化的主要施动者,在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演变是否影响到土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及其活性,进而影响到田土壤CH4向大气的实际排放强度还不清楚。为此,选择太湖地区一个长期肥料试验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期不同肥料施用对土壤甲烷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与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长期不同的施肥措施下稻田土壤对甲烷的氧化能力产生了明显差异,伴随着土壤中甲烷氧化菌(MOBI和MOBII)的基因群落多样性的显著变化。长期单一施用氮肥为主的化肥显著降低了土壤对甲烷的氧化能力,同时显著降低了稻田土壤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不同施肥下甲烷氧化菌多样性的变化与土壤的甲烷氧化能力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因此,研究显示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引起水稻土甲烷氧化能力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可以明显降低稻田土壤甲烷的大气释放潜能。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甲烷氧化菌活性的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郑聚锋张平究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
关键词:水稻土甲烷氧化菌微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减排
钝化土壤铅镉的改性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及改性生物质炭
本发明涉及一种钝化土壤铅镉的改性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生物质原料粉碎并过筛;B.取FeSO<Sub>4</Sub>·7H<Sub>2</Sub>O和KMnO<Sub>4</Sub>分别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后...
李恋卿李瑞月潘根兴卞荣军张旭辉刘晓雨郑金伟郑聚锋程琨
文献传递
饲料添加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旨在研究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00只22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670 g左右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1%、5%和10%小麦秸秆生物质炭的基础日粮,试验期33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的小麦秸秆生物质炭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增加10.12%(P<0.05);胸肌率提高23.42%(P<0.05);添加5%和10%的小麦秸秆生物质炭肉鸡的腹脂率分别降低31.44%和23.02%(P<0.05);试验组肉鸡的料重比均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的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显著降低肉鸡血清总胆固醇含量(P<0.05);试验组显著降低肉鸡血清三酰甘油含量(P<0.05),但对肉鸡血清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3)虽然添加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增加了单位饲料成本,但添加1%和5%小麦秸秆生物质炭试验组每千克肉鸡增重饲料成本分别比对照组降低8%和6%。因此,饲料添加一定量的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可以减少肉鸡腹脂沉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肉鸡的屠宰性能和生产性能。
付潘潘董娟李恋卿张源淑潘根兴张旭辉郑聚锋郑金伟刘晓雨王家芳俞欣妍
关键词:屠宰性能脂质代谢肉鸡饲料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的炭化产物制成的土壤保水剂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的炭化产物制成的土壤保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农作物秸秆的炭化产物以及PAM,PAM与生物黑炭重量比=1:10-2:10。农作物秸秆是小麦、玉米、稻壳、高粱或大豆秸秆。制备方法是将农作物秸秆炭化获得的生物黑...
陈静潘根兴李恋卿郑金伟郑聚锋张旭辉
文献传递
生物质炭施用对水稻土有机质分子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2023年
农田土壤施用生物质炭(BC)被认为是提高表层土壤固碳潜力的有效措施,但其对深层土壤有机质分子结构和组成特征的影响还认识不足.本文以BC施用4年后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技术,探究BC施用对耕作层(A层,0~15 cm)、犁底层(Ap层,15~28 cm)和潴育层(W,28~50 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有机质分子结构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不施炭的对照(CK)处理相比,BC处理下A层S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3.0%和22.3%,Ap层DOC含量增加了20.8%,而W层SOC和DOC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②从有机质化学结构来看,BC施用增加了各土层芳香族碳组分的相对峰强度,而降低了A层和Ap层多糖等碳水化合物的相对峰强度,有机质结构趋于芳香化.③BC施用明显增加了不同深度水稻土有机质分子的相对丰度并改变了分子组成.与CK处理相比,BC处理降低了各土层中氨基酸、氨基化合物、二元羧酸、羟基酸和糖类的相对丰度,特别是Ap层和W层;而BC处理则增加了各土层中烷烃类、胺类、杂环氮化合物、苯酚酯和多酚类的相对丰度.研究显示,施用BC增加了表层土壤中疏水性分子和芳香性化合物向深层土壤的迁移,增强了深层土壤碳库的稳定性.
宋凯悦刘志伟刘伟马睿凌李世贤卞荣军卞荣军潘根兴
关键词:生物质炭水稻土深层土壤固碳
生物质炭对水稻土团聚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2
2020年
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已有报道,但土壤团聚体粒组中微生物群落对生物质炭施用的响应的研究还相对不足。以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两年后的水稻土为对象,采用团聚体湿筛法,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施用显著促进了大团聚体(2000-250μm)的形成,并提高了团聚体的稳定性。(2)不同粒径团聚体间微生物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未施生物质炭的处理(C0)中,随着团聚体粒径增大,变形菌门、子囊菌门、β-变形杆菌目、格孢腔菌目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而酸杆菌门、担子菌门、粘球菌目、类球囊霉目的相对丰度逐渐升高。(3)生物质炭施用显著改变了团聚体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C0处理相比,生物质炭施用处理的大团聚体中变形菌门、鞭毛菌门和β-变形杆菌目的相对丰度分别显著提高了14.37%、33.28%和33.82%;微团聚体(250-53μm)中酸杆菌门、子囊菌门和粘球菌目的相对丰度分别显著降低了20.15%、19.93%和17.66%;粉、黏粒组分(<53μm)中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90.25%,而子囊菌门和鞭毛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12.15%和12.58%。由此可见,生物质炭不仅改变土壤团聚体组成和分布,同时伴随着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
朱孟涛刘秀霞王佳盟刘志伟郑聚锋郑聚锋王艮梅卞荣军李恋卿潘根兴
关键词:生物质炭水稻土土壤团聚体土壤微生物群落
生物质炭复合肥对小麦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5
2015年
选择了棉花秸秆(CBF)、玉米秸秆(MSF)、小麦秸秆(WSF)、稻壳(RHF)、花生壳(PHF)和生活废弃物(HWF)6种炭基复合肥,以当地常规化肥施用为对照(CF),研究田间条件下不同生物质炭复合肥对小麦产量及麦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小麦基肥中炭基复合肥和常规肥料的施用量分别为300 kg hm-2和356 kg hm-2,后期均追施等量的复合肥及尿素。结果表明:施用6种生物质炭复合肥均显著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增产幅度达20%~35.4%,氮肥偏生产力也显著提高17.9%~34.4%,其中花生壳、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炭基复合肥处理下的小麦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生活废弃物和小麦秸秆炭基复合肥。施用生物质炭复合肥均显著降低了麦田N2O的排放,减排幅度在56.0%~65.4%,但不同炭基复合肥间没有显著的差异。生物质炭复合肥对麦田CH4及CO2的排放无显著影响。麦田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在施用生物质炭复合肥处理下分别降低57.5%~66.9%和68.0%~77.5%。由此可见,生物质炭复合肥在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和作物产量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李正东陶金沙李恋卿潘根兴刘晓雨张旭辉郑聚锋郑金伟王家芳俞欣妍
关键词:小麦温室气体排放
生物质炭基肥施用对蔬菜产量和品质以及氮素农学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70
2016年
[目的]作物秸秆、竹屑等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影响生态环境。本文以商业化生产的稻壳生物质炭基肥、竹炭基肥和猪粪有机肥为试验材料,研究其与化肥配施对蔬菜产量、品质和氮素农学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和辣椒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对照(CK)、单施复合肥(CF)、猪粪有机肥与复合肥配施(CPF)、竹炭基肥与复合肥配施(CBF)、稻壳炭基肥与复合肥配施(CRF)。[结果]生物质炭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番茄和辣椒产量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并改善一部分蔬菜品质。与CF处理相比,CPF、CBF和CRF处理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22.6%、8.5%和23.2%,CRF处理辣椒产量提高了26.3%,而CPF和CBF对辣椒产量没有影响。CPF、CBF和CRF处理番茄氮素农学利用率比CF处理分别提高了419.6%、215.5%和231.2%,辣椒氮素利用率比CF处理分别提高了78.5%、92.6%和138.1%。CPF、CBF和CRF处理下番茄和辣椒果实硝酸盐含量比CF显著降低了18.2%~27.7%和32.0%~40.4%。CBF和CRF处理较CF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而对辣椒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生物质炭基肥可部分替代传统化肥,降低化学肥料的施用量,但不会影响蔬菜产量;同时还能够提高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李大伟周加顺潘根兴张旭辉李恋卿刘晓雨郑聚锋郑金伟程琨
关键词:番茄辣椒
施用生物质炭对黄淮海地区玉米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玉米的生长性状、产量以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生物质炭是小麦秸秆在350℃~450℃下限氧热裂解制成。田间设置了20t/hm^2和40t/hm^2两个生物质炭施用水平。结果表明:①施用生物质炭在玉米拔节期抑制了植株生长,其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在生育后期施用生物质炭20t/hm^2处理的玉米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40t/hm^2处理则没有显著性差异。②施用生物质炭显著影响土壤特性,在施用量为20t/hm^2和40t/hm^2时,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34.79%和44.93%,土壤全氮含量在40t/hm^2水平下显著增加12.2%,同时还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H和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③施用生物质炭玉米产量的提高范围为2.2%~4.8%,但不同施用量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生物质炭改良和培肥土壤、提高作物生产效率、促进土壤可持续利用及作物增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晓张吉旺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郑聚锋郑金伟俞欣妍王家芳
关键词:生物质炭玉米土壤
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效有机叶面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生物质炭与水按照质量比1:(20±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混合液在80~85℃的条件下高温浸提3±1小时,再置于转速为180±30r/min的摇床...
娄颖梅潘根兴李恋卿郑金伟郑聚锋张旭辉刘晓雨程琨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