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铃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4篇大细胞
  • 4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间变性
  • 3篇淋巴瘤
  • 3篇间变性大细胞
  • 2篇预后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2篇NPM-AL...
  • 1篇大细胞淋巴瘤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基因
  • 1篇多药耐药基因...
  • 1篇阳性
  • 1篇增生
  • 1篇融合基因
  • 1篇融合基因表达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金铃
  • 7篇张永红
  • 5篇张蕊
  • 5篇杨菁
  • 4篇段彦龙
  • 4篇黄爽
  • 4篇周春菊
  • 2篇王彬
  • 2篇张梦
  • 2篇赵晓曦
  • 1篇刘颖中
  • 1篇吴敏媛
  • 1篇张大伟
  • 1篇郑胡镛
  • 1篇张梦
  • 1篇杨双
  • 1篇金眉
  • 1篇马晓莉
  • 1篇李志刚
  • 1篇赵纬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儿童Castleman病五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儿童Castleman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Castleman病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5例患儿均为学龄期儿童,病史较长,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其中腹腔淋巴结增大3例次,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次,颈部淋巴结增大3例次.(2)临床分型:局限型(LCD)3例,多中心型(MCD)2例;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HV)3例,浆细胞型(PC)2例;3例LCD患儿病理类型均为HV,手术切除后预后好;2例MCD患儿病理类型均为PC,均伴有发热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3)实验室检查提示:存在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等炎性指标增高,4例患儿存在病毒感染,2例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4)LCD患儿经手术切除全部达到缓解,MCD无明确治疗方案,以抗病毒、免疫调节、化疗、CD20单克隆抗体等综合治疗为主,临床症状缓解慢.结论 Castleman病在儿童较为罕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改变,临床易误诊;最终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预后取决于患儿的临床及病理分型,LCD明显好于MCD.
黄爽周春菊金眉金铃张蕊张永红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儿童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及外周血NPM—ALK融合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NPM-ALK融合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21例ALCL患者骨髓(21份标本)及外周血(15份标本)细胞NPM-ALK融合基因的表达,并对其与患者的预后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男12例,女9例,中位年龄9(2~14)岁。2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骨髓细胞NPM-ALK阳性患者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35.6±18.6)%,阴性患者为(91.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患者骨髓细胞NPM—ALK阳性与其有3个以上器官受累(P=0.032)有相关性。86.7%的患者外周血与骨髓NPM.ALK检测结果一致。结论通过RT-PCR法检测ALC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NPM-ALK融合基因表达,可以证实患者血循环中有无微小肿瘤细胞播散,阳性结果是重要的预后不良因素,对指导分层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杨菁赵晓曦金铃段彦龙黄爽张梦张蕊周春菊张永红
关键词:预后
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被引量:1
2003年
刘颖中张永红金铃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儿童红细胞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2例临床研究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被认为是一类特质性疾病,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最先由Stein等人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描述,后随着CD30抗原及ALK基...
杨菁张永红金铃王彬张大伟马晓莉张蕊
文献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儿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多药耐药(MDR)相关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肺耐药相关蛋白(LRP)、拓扑异构酶Ⅱ(TOPⅡα)、TOPⅡβ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39例AL患儿上述6种MDR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难治组前5种基因表达水平与敏感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复发14例患儿初治时LRP、TOPⅡα表达水平与复发后存在非常显著差异。3)6种基因表达水平与年龄及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4)经多元相关分析发现所有病例mdr1与MRP,mdr1与GST,πmdr1与LRP,GSTπ与LRP,GSTπ与MRP,LRP与MRP间呈正相关(P<0.01),TOPⅡα与mdr1,MRP,GSTπ呈负相关(P<0.05)。结论mdr1、MRP、GSTπ、LRP、TOPⅡα是独立于年龄及白细胞之外的反应儿童AL复发难治的预后因素,LRP、TOPⅡα与继发耐药有关,不同耐药基因间存在相关性。
杨双吴敏媛李志刚赵纬王彬金铃
关键词:儿童白血病
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9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2月间收治的19例ALCL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ALCL患者中,18例(94.74%)出现B组症状,14例(73.7%)早期出现结外侵犯。误诊率84.2%。化疗有效19例(100%),6个疗程后完全缓解率95%,1年及2年的无病生存率均为88.2%。早期复发1例(5.3%)。结论ALCL患者B组症状多见,易早期出现结外侵犯,误诊率高。但对化疗敏感,治疗效果较好。
杨菁张永红金铃张蕊段彦龙
关键词:儿童
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并骨侵犯的临床研究
2014年
目的 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并骨侵犯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3例ALCL并骨侵犯患儿(骨侵犯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收治的无骨侵犯的26例ALCL患儿作为对照(无骨侵犯组),对2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骨侵犯患儿占同时期收治的ALCL患儿的33.3%(13/39例).其中2例为原发性骨淋巴瘤,占骨侵犯患者的15.4%(2/13例),占同期全部ALCL患者的5.1%(2/39例).误诊率为53.8%(7/13例).多数患儿为多发骨侵犯,最易受累的区域是骨盆和脊柱.2组患儿年龄、性别、分期、病理亚型、肿瘤负荷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所有患儿只接受联合化疗,未行放疗.3年无事件生存率骨侵犯组为(84.6±10.0)%,无骨侵犯组为(76.9±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6,P=0.307).3年总体生存率骨侵犯组为(92.3±7.4)%,无骨侵犯组为(84.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5,P=0.477).患者停药前复查X线平片、CT和/或磁共振(MRI)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骨破坏完全修复者仅4例,未完全修复的9例患者中有3例同时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ZT)/CT检查,均未见高代谢灶.结论 骨侵犯不是ALCL患儿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但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差,较易误诊,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停药前多数患者骨破坏的影像学改变未完全恢复,故不能作为有残留病灶的依据.
杨菁郑胡镛段彦龙金铃黄爽张梦周春菊张永红
关键词:淋巴瘤大细胞间变性儿童预后
应用RT-PCR检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NPM-ALK阳性肿瘤细胞与预后的关系
杨菁赵晓曦金铃段彦龙黄爽张梦张蕊周春菊张永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