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玉明

作品数:208 被引量:1,012H指数:19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0篇介入
  • 68篇静脉
  • 59篇综合征
  • 52篇介入治疗
  • 38篇血管
  • 37篇腔静脉
  • 34篇血栓
  • 30篇下腔静脉
  • 27篇静脉血
  • 26篇布加综合征
  • 25篇血栓形成
  • 25篇静脉血栓
  • 25篇肝癌
  • 23篇置入
  • 20篇肝静脉
  • 19篇栓塞
  • 19篇BUDD-C...
  • 18篇气管
  • 17篇溶栓
  • 16篇静脉血栓形成

机构

  • 186篇徐州医学院附...
  • 17篇徐州医学院
  • 5篇宝应县中医医...
  • 3篇连云港市第二...
  • 3篇江苏省宝应县...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解放军第97...
  • 2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02篇顾玉明
  • 152篇徐浩
  • 151篇祖茂衡
  • 129篇魏宁
  • 125篇许伟
  • 120篇张庆桥
  • 71篇李国均
  • 53篇刘洪涛
  • 52篇崔艳峰
  • 29篇王文亮
  • 17篇王诚
  • 12篇肖晋昌
  • 10篇郑骏年
  • 9篇刘俊杰
  • 9篇徐为
  • 8篇高超
  • 8篇徐凯
  • 7篇张宝福
  • 7篇王洵
  • 7篇万豪光

传媒

  • 28篇介入放射学杂...
  • 18篇徐州医学院学...
  • 14篇中华放射学杂...
  • 12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全国第七次外...
  • 7篇第十届中国介...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当代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中国介入影像...
  • 3篇第二届全国布...
  • 3篇中国东部第三...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2008华东...

年份

  • 6篇2016
  • 26篇2015
  • 12篇2014
  • 11篇2013
  • 22篇2012
  • 16篇2011
  • 12篇2010
  • 18篇2009
  • 9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7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不同麻醉方案在实验犬经口气管支架置入术中的疗效
2015年
目的探讨实验犬经口气管支架置入术中3种不同麻醉方案的应用。方法 9只实验犬随机分为3组,A组(n=3):单纯采用地西泮稀释液(10-15 mg/kg)腹腔注射麻醉;B组(n=3):地西泮稀释液麻醉实验犬后,经口置入4F单弯导管于犬气管壁表面,由上至下旋转状态中缓慢推注2%盐酸利多卡因2-3 ml局部麻醉;C组(n=3):地西泮稀释液麻醉后面罩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30 mg+2%盐酸利多卡因5 ml+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10 ml混合液15 min。各组麻醉完成后行气管支架置入,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各组实验犬血氧饱和度,并记录实验曝光时间,通过DSA-3D评估支架释放位置。结果共置入气管支架9枚,A组3例支架置入过程困难,反复操作9次,其中1例支架下移并导致实验犬术后24 h内死亡;B组3例支架置入较为困难,共操作5次,其中1例支架释放位置偏上;C组3例支架置入均一次性成功,且支架在位良好。A组术中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50±16.12)%vs(98.83±1.17)%,P〈0.05],实验犬严重躁动;B组术中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67±3.32)%vs(98.83±1.17)%,P〉0.05],实验犬躁动减少;C组术中血氧饱和度较术前基本正常[(94.67±2.66)%vs(99.17±0.75)%,P〉0.05],实验犬无明显躁动。A、B、C组曝光时间分别为(27.00±5.02)、(12.50±1.87)、(7.50±1.04)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曝光时间最长,C组曝光时间最短。结论实验犬经口放置气管支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地西泮稀释液腹腔注射麻醉结合雾化吸入麻醉混合剂在气管支架置入过程中反应最小,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曝光时间。
魏宁刘金徐浩祖茂衡顾玉明
关键词:气管支架实验犬雾化吸入麻醉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消融序贯治疗早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46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消融(PMCT)序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集早期肝癌患者66例,先行TACE,5-7 d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分析术前、TACE和联合PMCT治疗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变化。Kaplan-Meier计算无瘤累积生存率,Chi-square分析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者引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66例早期肝癌TACE后较术前ALT、TBIL、DBIL显著升高(P〈0.01);联合PMCT后较术前AST、ALT、DBIL升高(P〈0.01);联合PMCT后与TACE相比,AST升高(P〈0.01),TBIL、DBIL降低(P〈0.01)。联合PMCT与术前、TACE相比AFP均降低(P〈0.01)。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3年累积生存率98.5%。复发19例,1、2、3年的无瘤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3%、50.8%、4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FP≥100μg/L、病毒载量≥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联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是早期肝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法,TACE后序贯PMCT不会影响肝功能恢复进程,AFP≥100μg/L、病毒载量≥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宗迎迎徐浩许伟祖茂衡顾玉明肖晋昌万豪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血清DKK1、GP73和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血清Dickkopf同源物1(DKK1)、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81例PHC、50例慢性肝炎(CH)、50例肝硬化(LC)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HC)者血清DKK1、GP73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AFP浓度,建立PHC诊断的统计模型即综合预测模型,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PHC组DKK1水平[5.29(4.27-7.45)ng/mL]明显高于CH组[4.11(3.82-4.52)ng/mL]、LC组[3.66(3.61-4.15)ng/mL]和HC组[3.42(3.28-3.68)ng/mL](P〈0.01)。PHC组GP73水平[(215.44±68.66)ng/mL]明显高于CH组[(121.02±49.10)ng/mL]、LC组[(168.39±37.91)ng/mL]和HC组[(57.36±19.94)ng/mL](P〈0.05)。DKK1、GP73、AFP诊断PHC的敏感性分别为71.6%、77.8%和58.0%,特异性分别为90.0%、86.7%和78.7%。综合预测模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7.7%和90.0%。AFP、DKK1、GP73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86、0.87,综合预测模型AUC为0.93,与AFP、DKK1、GP7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KK1、GP73可以作为诊断PHC的血清标志物,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结合ROC曲线分析简单、有效,可用于PHC多指标联合诊断的分析评价。
宗迎迎徐浩许伟顾玉明祖茂衡万豪光吴康
关键词:高尔基体糖蛋白73原发性肝癌
第三肝门成形术在Budd-Chiari 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顾玉明
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第三肝门血管成形术内支架
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急性大咯血的治疗价值被引量:33
2003年
凌春华王光杰黄建安刘一之顾玉明冯薇马家用陶岳多
关键词:急性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疗效
500例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4
2003年
目的 探讨Budd Chiari综合征 (BCS)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1990~ 2 0 0 2年接受介入治疗的BCS患者共 5 0 0例 ,其中腔静脉阻塞型 337例、肝静脉阻塞型 77例、混合型 86例。所有病例均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术 (PTA) ,其中 12 0例还做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发生介入治疗并发症共 5 8例 (11 6 % ) ,死亡 1例 (0 2 % )。术中并发症有误穿心包和心包填塞 9例 (1 8% ) ,其中心包填塞 3例 (死亡 1例 ) ;金属内支架脱落入右心房 2例 (0 4 % ) ;胸腔出血 1例 (0 2 % ) ;腹腔出血 2例 (0 4 % )。术后并发症为急性再狭窄 2 7例 ,其中单纯PTA后 2 2例(5 8% ,2 2 / 380 ) ,PTA +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 5例 (4 2 % ,5 / 12 0 )。穿刺部位形成假性动脉瘤 3例(0 6 % ) ;穿刺点出血和局部血肿形成 10例 (2 0 % ) ;穿刺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4例 (0 8% )。结论 介入治疗BCS是 1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顾玉明祖茂衡徐浩李国钧张庆桥魏宁
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介入治疗并发症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经皮经肝和经颈静脉行肝静脉成形术被引量:16
1997年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和经颈静脉血管成形术治疗肝静脉闭塞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例肝静脉开口处膜性闭塞患者采用5F导管和导丝经皮经肝顺行性打通肝静脉,经颈静脉逆行扩张肝静脉。结果:肝静脉再通后,肿大肝脏即刻缩小,腹水吸收,肝静脉压力由术前(4.11±0.72)kPa(1kPa=10.20cmH2O)降至(1.86±0.34)kPa。结论:肝静脉开口处隔膜向下腔静脉内膨出是经颈静脉行肝静脉开通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建立经皮经肝和经颈静脉导丝轨迹是本方法的特征,采用本方法的优点是安全、可靠和最大程度地减少肝脏的组织损伤。
祖茂衡徐浩顾玉明李国均张庆桥魏宁崔建华
关键词:肝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成形术
不同类型Budd-Chiari综合征的介入治疗(附200例分析)被引量:136
1998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方法,评价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术(PTA)和内支架(stent)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价值。材料与方法8年中诊治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200例。介入治疗方法包括: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和血管内支架放置术,经颈静脉行肝静脉成形术,经皮经肝和经颈静脉行肝静脉成形术,副肝静脉成形术,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双球囊扩张术,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双支架放置术。结果介入治疗BCS的成功率为94.4%。术中死亡率0.5%。严重的并发症为误穿心包导致心包填塞和血管内支架脱入右心房。结论PTA和stent放置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可以替代外科对BCS的治疗。
祖茂衡徐浩顾玉明李国均张庆桥魏宁王诚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介入疗法血管成形术PTA
下腔静脉阻塞端形态和破膜方法选择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阻塞端形态和破膜方法选择的关系。 方法:徐医附院介入放射科自2003-2005年间收治了155例下腔静脉阻塞病例,根据下腔静脉造影表现,对阻塞近心端和远心端形态进行分类和统计,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魏宁祖茂衡徐浩顾玉明李国均张庆桥许伟刘洪涛
关键词:下腔静脉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统计分析
文献传递
联合干扰转化生长因子-βRⅡ和卷曲蛋白-7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联合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RⅡ受体(TGF-βRⅡ)和卷曲蛋白-7(FZD-7)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实验分5组:空白组(Blank)、阴性对照组(shNC)、TGF-βRⅡ干扰组(shTGF-βRⅡ)、FZD-7干扰组(shFZD-7)及TGF-βRⅡ和FZD-7共同干扰组(shTGF-βRⅡ+shFZD-7)。用shTGF-βRⅡ和(或)shFZD-7转染HepG2和Huh-7细胞,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elinD1)的表达。结果转染后96h,共同干扰组HepG2、Huh-7细胞吸光度(A)值(0.87±0.09、0.63±0.03)较TGF-βRⅡ(1.12±0.02、0.82±0.08)或FZD-7(1.06±0.04、0.77±0.04)单基因干扰组明显下降(P〈0.05);Transwell实验表明,与TGF-βRⅡ或FZD-7单基因干扰组比较,共同干扰组HepG2、Huh-7细胞迁移、侵袭的细胞数明显降低(P〈0.01);Huh-7细胞共同干扰组G1期细胞百分比为(85.74±0.91)%,较TGF-βRⅡ的(69.70±2.45)%或FZD-7的(74.86±1.02)%单基因干扰组明显增加(P〈0.01);灰度分析显示HepG2、Huh-7细胞共同干扰组较TGF-βRⅡ或FZD-7单基因干扰组,β-catenin、C-mye、CyclinD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干扰TGF-βRⅡ和FZD-7基因可以通过下调β-catenin、C-myc、CyelinD1的表达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产生协同抑制作用。
薛宇洋陈聪高凯许伟徐浩祖茂衡顾玉明
关键词:肝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增殖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