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 2013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CHD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CHD的主要高危因素: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
- 舒志平高云光
- 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 肝素对大鼠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观察缺氧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及肝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量凋亡细胞。结果 :缺氧可致心肌细胞凋亡 ,肝素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由缺氧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 高云光马昶云
- 关键词:凋亡心肌细胞流式细胞仪肝素
- 全文增补中
- 磷酸肌醇系统与缺血性心律失常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探索磷酸肌醇 (IP3)系统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光盘检索有关资料,进行综合评述。结果: IP3增加胞内 Ca2+浓度,形成钙超载。结论: IP3在心律失常中起重要作用。
- 高云光郭清华
- 关键词:心律失常磷酸肌醇病理学钙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复治疗58例
- 2001年
- 目的:比较刺激迷走神经、药物及电刺激三种方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方法:用以上三种方法分别对PSVT58例(70例次)进行治疗比较。结果:以上三种方法的有效率分别为52.5%、70.6%、78.2%,差异性显著。结论:刺激迷走神经、药物及电刺激三种方法治疗PSVT各有优缺点,可互补使用。
- 高云光尹雪艳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律电刺激
-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 2013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性的病理过程为脂质代谢紊乱、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炎性细胞浸润、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基础.而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残疾病,因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现将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 王蕾高云光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药炎症
- T波峰末间期预警心脏性猝死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1年
- 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心脏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自然死亡,猝死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方式难以预料,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T波峰末间期(Tp-Te间期)是新近发现的有助于心脏性猝死预测的指标。其产生的电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发现Tp-Te间期可以作为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量化指标,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增大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基质,因此Tp-Te间期有助于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王才安高云光
- 关键词:TP-TE间期心脏性猝死预警
- 血压昼夜变化与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2008年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调整性别、年龄、降压治疗、24 h脉率及平均动脉压前后,242例患者中非杓型(n=103)、反杓型(n=42)和超杓型(n=12)与杓型患者(n=85)相比,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和24 h脉压均显著升高,而年龄、血糖、尿酸、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动脉硬化相关。
- 李利华周莉李萌何义明高云光
-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动脉硬化
- 健康青年Q-T离散度与P波离散度测定的正常值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了解健康青年Q -Td(Q -T间期离散度 )、J -Td(J -T间期离散度 )及Pd(P波离散度 )的正常值及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检出率 ,为完善心电图数据库提供信息。方法 对 5 48例 19~ 3 7岁健康青年进行常规 12导联ECG检查 ,测量计算得到Q -Td、Q -Tcd、J -Td及Pd ,并统计TⅢ >TⅠ 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结果 健康青年Q -Td为 2 8.14± 15 .81,Q -Tcd为 3 0 .0 1± 14 .5 4,J -Td为 2 3 .91± 13 .83 ,男性长于女性 ,性别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d为 2 9.96± 13 .99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Q -Td与J -Td有良好的相关性 (P <0 .0 1)。结论 健康青年Q -Td及Q -Tcd的正常值应 <5 0ms。J -Td的正常值为 2 3 .91± 13 .83 ,且均为男性长于女性 ;Pd正常值应 <40ms。TⅢ >TⅠ综合征的检出率为 2 0 .8%,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为 8.76%。
- 尹雪艳何敏华高云光李凤贤
- 关键词:健康青年Q-T离散度P波离散度正常值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率变异性 ( HRV) ,β受体敏感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动态心电图进行 HRV分析 ,进行异丙肾上腺素敏感试验 ,测定 CD2 5值 ,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结果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治疗组 )治疗后 ,正常 RR间期指标差、频域指标、心率变异指数均比实验前数值增加 ( P<0 .0 1,P<0 .0 5 )。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 ( L EF)增加 ,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和舒张末期容量降低 ,( P<0 .0 5 )。结论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提高其心率变异性 ,增加β受体敏感性 ,改善心功能。
- 高云光邓德宏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Β-受体阻滞剂心律变异性心功能
- 重视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住院患者中应用情况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04-2008年本院内一科进行过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2例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n=20)、隐匿性高血压(n=55)、单纯日间高血压(n=3)、单纯夜间高血压(n=20)的检出率分别是8.3%,22.7%,1.2%,8.3%,单用诊室血压诊断高血压漏诊率较高。结论:应加强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李利华周莉李萌何义明高云光
- 关键词:隐匿性高血压血压测定白大衣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