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宁

作品数:21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3篇细胞
  • 2篇血管
  • 2篇眼科
  • 2篇眼科住院
  • 2篇医师
  • 2篇医师规范化培...
  • 2篇引流
  • 2篇直肌
  • 2篇植入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通路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住院

机构

  • 20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阜阳市人民医...

作者

  • 21篇鲍宁
  • 17篇陶黎明
  • 8篇蒋正轩
  • 8篇刘东伟
  • 6篇许育新
  • 4篇刘贺婷
  • 4篇王静
  • 3篇丁碧青
  • 2篇张青
  • 2篇邢媛
  • 2篇万茜茜
  • 2篇梁坤
  • 2篇范伟杰
  • 1篇朱美玲
  • 1篇赵德宣
  • 1篇刘勇
  • 1篇何照辉
  • 1篇李凯
  • 1篇秦渊

传媒

  • 9篇临床眼科杂志
  • 4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眼球中自然杀伤细胞的致炎作用及其机制
2017年
背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是葡萄膜炎常见的动物模型,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种强烈的致炎细胞,但其在EAU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仍有待研究。目的探讨EAU模型大鼠不同发病阶段视网膜组织中NK细胞的定位和分布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SPF级Lewis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造模后第6、9、12、16、21天组,每组各6只。造模后第6、9、12、16、21天组大鼠采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联合5mg/ml结核杆菌和完全福氏佐剂(CFA)乳化液双后足垫皮下注射,然后腹腔内注射400ng百日咳毒素免疫大鼠建立EAU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双后足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与等容量CFA乳化液,然后腹腔内注射400ng百日咳毒素。造模后每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眼前段炎症反应过程,根据Caspi方法进行眼部炎症症状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6、9、12、16、21天摘取各组大鼠眼球,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炎症反应和组织结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鼠视网膜中NK细胞的分布及浸润情况。另取25只Lewis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造模后第0、3、6、9和12天组,每组5只大鼠,电动匀浆机破裂组织并匀浆为眼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眼内液中NK细胞趋化因子CXCL10 mRNA和CXCL12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眼前节未发现炎症反应。造模后第6天组大鼠虹膜血管扩张,随着造模后时间延长虹膜血管扩张明显,前房逐渐出现渗出或积脓,造模后第12天炎症反应达峰。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排列整齐,各EAU模型组大鼠造模后随时间延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结构排列紊乱,外核层细胞分离,层间组织松散,视细胞水肿且有炎性细胞浸润,以造模后第12天组最为严重。免�
李墨涵鲍宁刘东伟陶黎明蒋正轩
关键词:趋化因子
逆植球头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鼻泪管逆植球头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40例(50只眼)应用逆植球头硅胶管术治疗,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50只眼中有效38只眼,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5只眼冲洗欠通畅无分泌物,总有效率86%。结论逆植球头硅胶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不切皮肤、不损伤组织结构等优点,临床疗效确切。
许育新鲍宁王静陶黎明朱美玲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疗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兔眼前段缺血模型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通过直肌断腱术制备兔眼前段缺血(ASI)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在兔眼前段缺血模型中的表达,探索ASI的发病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左眼对照;右眼造模:切断右眼上、下、内、外四条直肌;于术后第1、3、7、14天,分别随机处死4只兔,并迅速摘取眼球;做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1)裂隙灯观察:各组左眼未发生明显变化。右眼:自术后第1天,眼前段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缺血表现。(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左眼出现个别眼睫状体、视网膜弱阳性。右眼虹膜、睫状体色素上皮、晶状体前囊、视网膜多层VGEF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睫状体色素上皮VGEF表达情况:术后第1天即有表达,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表达衰减。结论 VEGF在兔ASI模型中的表达上调,并随时间而衰减,提示其可能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范伟杰鲍宁陶黎明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色素上皮细胞
兔眼前段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直肌断腱术后兔眼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通过直肌断键术制备兔眼前段缺血模型。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各组左眼对照,A组切断右眼上、下、内、外四条直肌;B组切断上、下、内三条直肌;C组切断内、外两条直肌。术后第1、14天,每组分别处死4只兔,迅速摘取眼球,作光镜加电子显微镜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裂隙灯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显示各组左眼未发生明显变化。A、B两组右眼前段自术后第一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组织病理学变化,其中A组程度更为严重:角膜缘坏死,炎细胞浸润,虹膜睫状体色素上皮脱落、基质出血水肿等。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虹膜、睫状体相应改变。结论:①切断兔眼三或四条直肌可造成兔眼前节组织缺氧改变。②通过直肌断腱术可以制备ASI模型。
范伟杰鲍宁陶黎明
问题导向教学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比传统授课为主教学方法(LBL),了解问题导向教学方法(PBL)在眼科规范化培训学员教学过程的使用效果。方法:规范化培训学员44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BL、传统讲授方法(LBL)进行相同内容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考试成绩,对学员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PBL、LBL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差异不明显,操作评分差异明显。PBL组学员对知识掌握信心、课程组织满意度高于传统LBL组;对于教师授课过程两组学员满意度无差异。结论:PBL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适合在眼科临床教学中应用。
鲍宁
关键词:问题导向学习教学眼科
急性视神经炎的视觉诱发电位表现及与磁共振成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视神经炎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表现及其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分析。方法对40例(61只眼)诊断为急性视神经炎(包括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患者VEP资料进行分析,并与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中34例行P-VEP检查,成功获得检查结果共54只眼,其中50只眼主要表现为P100波潜伏期延迟(47只眼),振幅下降(14只眼),有4只眼记录不到典型P100波,6例(7只眼)F-VEP主要表现为P2波潜伏期延迟;头颅MRI有5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视神经增粗,6例表现为脑白质异常信号和/或脑白质脱髓鞘改变以及大脑皮层下缺血灶、梗死灶、软化灶、老年性脑改变。VEP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头颅MRI。结论 VEP有助于急性视神经炎的早期诊断,VEP结合MRI能提高急性视神经炎诊断的准确率。
刘东伟陶黎明许育新鲍宁刘贺婷邢媛
关键词:视神经炎视觉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
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观察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选择32例(40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在局麻下,经鼻腔逆植永久性人工鼻泪管,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40只眼中治愈30只眼,泪道冲洗通畅无分泌物,5只眼有效,冲洗欠通畅无分泌物,总有效率87.5%。结论人工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操作简便、不切开皮肤、安全微创、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确切。
许育新陶黎明鲍宁王静刘东伟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人工鼻泪管
circZNF292靶向miR-23b-3p/SIRT1轴调节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circZNF292在调节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眼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ARC组)和排除眼部疾病眼球捐献者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对照组)各3例,进行RNA提取及转录组学测序。应用qRT-PCR检测两组样本中circZNF292、miR-23b-3p和SIRT1 mRNA表达水平。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来验证circZNF292、miR-23b-3p、SIRT1之间的靶向关系。体外培养人永生化LECs细胞系HLE-B3,分为空白对照组、NC siRNA组、circZNF292 siRNA组、NC inhibitor组、miR-23b inhibitor组、NC mimics组、miR-23b mimics组、circZNF292 siRNA+miR-23b inhibitor组。使用Lipo2000试剂转染,48 h后收获细胞。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探针示踪法检测细胞活力、凋亡率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含量。结果ARC组和对照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样本之间鉴定得到469个下调circRNA和1231个上调circRNA,对前10位变化最明显的circRNA进行qRT-PCR验证,最终确定circZNF292在ARC组样本中下调最明显;且circZNF292与miR-23b-3p表达、miR-23b-3p与SIRT1 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r=-0.935,-0.951,均为P<0.05)。NC 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及ROS、MDA、SOD、GSH-Px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应用H_(2)O_(2)刺激后,与NC siRNA组相比,NC siRNA组+H_(2)O_(2) HLE-B3细胞凋亡率及ROS、MDA含量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细胞活力及SOD、GSH-Px含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而circZNF292 siRNA组+H_(2)O_(2)细胞凋亡率及ROS、MDA含量则较NC siRNA组+H_(2)O_(2)均进一步升高(均为P<0.05),细胞活力及SOD、GSH-Px含量均进一步降低(均为P<0.05)。此外,circZNF292 siRNA+miR-23b inhibitor组上述指标较circZNF292 siRNA组则被逆转(均为P<0.05)。结论circZNF292可通过miR-23b-3p/SIRT1轴调节�
邢媛鲍宁
关键词: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黄斑水肿与玻璃体积血的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病人的黄斑水肿(ME)情况以及与玻璃体积血(V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新发的BRVO病人177例(177眼),根据是否合并VH分为单纯组(单纯BRVO)87眼和VH组(BRVO合并VH)90眼,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检查(其中屈光间质严重混浊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再行OCT检查),收集病人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以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H组BCVA优于单纯组[(0.57±0.53)比(0.83±0.50),P=0.001],且CMT明显低于单纯组[(233.38±37.97)μm比(586.06±112.27)μm,P<0.001],VH组眼压略高于单纯组[(15.63±2.33)mmHg比(14.28±1.63)mmHg,P<0.001],但两组病人眼压均在正常范围,BRVO病人CMT与VH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BRVO合并VH病人的ME明显减轻(B=−352.15,P<0.001)。结论BRVO合并VH病人的ME情况明显优于单纯BRVO,VH可能与BRVO病人ME的减轻呈统计学相关。
刘东伟蒋正轩丁碧青鲍宁陶黎明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
IL-10在青光眼引流物材料植入术后瘢痕组织中的动态表达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青光眼引流物植入术后的动态表达,揭示其在术后瘢痕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球结膜下植入不同的引流物材料,其中PMMA组植入表面涂裹聚一氯对二苯(Parylene C)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块;硅胶-MMC组植入硅胶块,同时注射丝裂霉素C(MMC);硅胶组植入硅胶块。收集术后第1、3d,1、2、3、4、8wk兔眼房水,采用ELISA法检测房水中IL-10蛋白表达。收集术后第1、2、3、4、8wk材料块周围结缔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法检测组织中IL-10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硅胶组中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较PMMA组及硅胶-MMC组显著。ELISA检测显示术后早期三组房水中IL-10表达呈先增高再降低的趋势,术后第3d达高峰;术后早期(第1d~3wk)硅胶组的表达高于PMMA组和硅胶-MMC组(均P<0.05),术后晚期(第4~8wk)三组表达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检测显示结缔组织中IL-10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术后第1wk最高,术后第2~3wk逐渐下降,术后第4~8wk再次升高,且硅胶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术后晚期(第4~8wk)结缔组织中IL-10蛋白的表达与成纤维细胞增生水平呈正相关性。结论:青光眼引流物材料植入术后,IL-10表达呈先升高后逐渐降低,4wk后再次升高的动态过程,推测IL-10可能对瘢痕形成起抑制作用。
张康玉蒋正轩陶黎明鲍宁李凯刘勇
关键词:瘢痕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丝裂霉素C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