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小平

作品数:31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佛教
  • 6篇欧阳竟无
  • 5篇太虚
  • 4篇坛经
  • 4篇唯识
  • 3篇太虚大师
  • 3篇宗教
  • 3篇净土
  • 3篇《坛经》
  • 2篇道德
  • 2篇缘起
  • 2篇善恶
  • 2篇体用不二
  • 2篇禅悟
  • 2篇禅宗
  • 2篇唯识学
  • 2篇佛教道德
  • 2篇不二
  • 2篇出世
  • 1篇得失

机构

  • 24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9篇丁小平
  • 2篇傅映兰
  • 1篇朱以漳
  • 1篇王厚稳
  • 1篇张怀承

传媒

  • 5篇宜春学院学报
  • 4篇船山学刊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宗教学研究
  • 2篇广州大学学报...
  • 2篇伦理学研究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西藏研究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1995
  • 1篇198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观心显性:佛教道德的本体开显
2019年
大小乘佛教对于"心"的论述极为丰富和复杂,遵循着即破即立的逻辑,即从缘起上安立"心"的功能性本体,又从体性上破斥"心"的实体性本体,是为世俗谛与胜义谛的双重维度之整体。大乘佛教的唯识学不仅有着系统的安立"心"的功能性体与破斥实体性本体的理论,而且有着系统的"转依"理论。而这一切,落实到佛教道德的本体问题,则构成道德本体的层次性、复杂性,解决的实质是道德主体的问题。
丁小平张怀承
欧阳竟无“体用简别”思想下的涅槃义辨正
2021年
欧阳竟无以"体用简别"思想为依,认为无住涅槃是用,无余涅槃是体。在"即用显体"思想下,重在以无住涅槃彰显大乘佛教的特质。在"即体摄用"思想下,则重在以无余涅槃含摄无住涅槃。在"即体求体"思想下,无住涅槃的地位被不断贬落,无余涅槃则成为唯一宗趣。如果以经典为据,可知欧阳竟无所理解的涅槃义,不仅违背了唯识学教理,也不是受般若中观学或涅槃学影响而有,而是他出于一己之见的理论创说。
丁小平
佛教与宗教、哲学关系之辨——太虚大师与欧阳竟无观点之比较
2018年
对于佛教与宗教、哲学之间的关系,近代佛教学者欧阳竟无主张"佛教非宗教非哲学",重在维护佛教的思想纯粹性;太虚大师则主张"佛教非宗教非哲学、亦宗教亦哲学",进一步想要实现佛教的现实融入性和思想超越性。欧阳竟无的论证侧重在体现佛教的特质,而对宗教和哲学并无具体、深入的阐述,太虚大师则以"同情"和"默应"的品格,通过具体、深入的对比,发现共性而进行沟通和引导。从二人的不同主张和论证中,可以窥见近代佛教学者面对时代挑战的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建设新文化的努力探索过程。
丁小平
关键词:纯粹性
《坛经》中的净土思想
2012年
大乘佛教中,依正不二、心土不二的理论,表明了自证心性和求生净土的不同方法,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禅宗《坛经》主张自性自度,自证自性西方,侧重在证得法身佛。净土宗的经典主张他力往生,侧重在依靠报身佛、化身佛而自证法身佛。因为所针对的根机不同,所以方法有别,彼此合则双美,分则皆损。
丁小平
关键词:不二
禅悟之境
2012年
太虚大师依据自身证悟的成就,融贯佛教义理,施设种种名言,对参禅悟证的层次、果境的位次,予以清楚的描述,对指导佛教徒修行,振兴佛教,以及针砭狂禅、狂密之末流,均有深远的意义。
丁小平
关键词:禅悟位次
《坛经》的出世思想被引量:1
2012年
《坛经》中的出世思想与印度大乘佛经的出世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强调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如不二,其立足点在于缘起性空理论。这种出世思想也往往被人们所误解,出世被混淆为出家、往生极乐等。为了达到出世的目的,《坛经》强调"直了"此心,这是其出世实践的关键。
傅映兰丁小平
关键词:出世不二出家净土
用穆斯堡尔谱学研究α--Fe<,2>O<,3>的MORIN相变和福建古海沟附近的矿藏分布
丁小平
法相唯识能否分宗?
2021年
欧阳竟无提出的法相唯识"分宗说"是其最为重要的学术创见之一,也可谓近代佛教史上一大公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种种不同的评价。太虚大师从义理旨趣和造论体例、义理立场和教法地位、义理沿革和针对对象等方面,系统地批评了"分宗说",而坚持传统的法相唯识"一宗说"。相较于传统理论,"分宗说"具有创新性,但是在思想内容、思维逻辑等方面有着明显的问题和缺陷,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基于平面、形式的逻辑,而无法领会立体、辩证的"体用不二"法则,从而导致"分宗说"在"体用二分"与"体用合一"之间摇摆。
丁小平
关键词:欧阳竟无
太虚法师对藏传密教的融铸被引量:1
2009年
近代佛学思想家太虚运用契理契机的原则,站在整体佛教的高度,认为藏传密教只能是大乘佛教八宗之一,而不能独立于显教之上别为一教;藏传密教讲究修学的次第和大乘精神的实践,但是其自标高明的做法导致了迷信,"男女双运"的做法导致秽行流传,对社会风俗的净化没有成效。因此,应吸取藏传密教的长处,冶藏密为"中密",为振兴中国佛教和建设世界佛教的宏图服务。
丁小平
关键词:得失世界佛教
儒佛“内圣外王”思想辨析被引量:1
2017年
长期以来,"内圣外王"被视为儒家所具有的精神传统,实际上也是佛教所具有的内容。不过,对具体的内容、侧重、原因、标准、特征、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儒家与佛教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对这些理论的梳理和辨析,将从个人修养的完成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两个角度,更清晰地展现儒家与佛教的理论特色。
丁小平
关键词:内圣外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