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登革热
  • 1篇登革热媒介
  • 1篇伊蚊
  • 1篇乙类
  • 1篇乙类传染病
  • 1篇乙脑
  • 1篇乙脑疫苗
  • 1篇疫苗
  • 1篇疫苗诱发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松柏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群体性癔病
  • 1篇种麻
  • 1篇种群
  • 1篇癔病
  • 1篇卫生事件

机构

  • 4篇荆州市疾病预...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荆州市第二人...
  • 1篇十堰市疾病预...
  • 1篇宜昌市疾病预...
  • 1篇武汉市疾病预...
  • 1篇咸宁市疾病预...
  • 1篇孝感市疾病预...

作者

  • 4篇丁建明
  • 1篇刘力
  • 1篇陈赵涛
  • 1篇姚梦雷
  • 1篇赵国兵
  • 1篇张晓方
  • 1篇常希斌
  • 1篇章光斌
  • 1篇苏斌
  • 1篇黄继贵
  • 1篇吴杨
  • 1篇周红俊
  • 1篇杨小兵
  • 1篇吕斌
  • 1篇官旭华
  • 1篇孟雪晖
  • 1篇丁浩

传媒

  • 1篇疾病监测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荆州市2004至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荆州市2004至2008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荆州市2004至2008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年来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共81215例,死亡200例,年均发病率为263.8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65/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淋病,其发病率分别为:122.11/10万、102.64/10万、21.45/10万、5.94/10万、4.54/10万。结论:荆州市甲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基本平稳,肺结核、乙肝、性传播疾病成为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孟雪晖丁建明张晓方
关键词:疫情
2006-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荆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及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8年荆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荆州市共报告3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例数为1213例,死亡10例;传染病占事件总数的81.08%。每年呈现2个波峰,第1个波峰为4-5月共发生16起,占事件总数的43.24%,第2个波峰发生在10-11月,占事件总数的21.6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6起,占事件总数的70.27%,发病888例,无死亡。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
黄继贵姚梦雷丁建明章光斌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湖北省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种群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了解白纹伊蚊种群在湖北省各地不同生境、不同积水容器中的孳生分布特点,为控制登革热媒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09年6~10月对湖北省部分地区城市居民小区和农村自然村两种生境进行登革热主要媒介横断面调查,通过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和布雷图指数计算幼虫密度;成蚊调查使用人帐诱捕法。结果各地月平均BI、CI和HI6月最高,分别为44.7%、20.5%和26.5%,10月份最低,呈逐月下降趋势;农村自然村平均BI(28.2%)和HI(21.2%)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小区;积水容器城市居民小区以暂时性容器为主,农村自然村则以永久性容器主。永久性容器平均CI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暂时性容器平均CI城市明显高于农村;湖北省登革热主要媒介监测仅发现白纹伊蚊。结论湖北省白纹伊蚊种群分布特征因不同积水容器、不同城乡环境而异,分布广泛,且密度较高,存在由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导致本地感染流行的风险。
刘力吴杨官旭华丁建明吕斌丁浩周红俊赵国兵杨小兵顾琼
关键词:白纹伊蚊种群
一起学生接种疫苗诱发群体性癔病的调查被引量:3
2004年
丁建明常希斌苏斌陈赵涛
关键词:群体性癔病麻疹减毒活疫苗乙脑疫苗种麻松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