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品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剂量DPP4转导后MERS-CoV感染小鼠模型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本研究探讨不同剂量DPP4转导小鼠后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感染建模及其生物特性的影响。首先将表达MERS-CoV受体DPP4的重组腺病毒以高剂量(2.5×108 PFU/只)、低剂量(0.5×108 PFU/只)分别转导转导BALB/c小鼠,继而滴鼻接种MERS-CoV,建立MERS-CoV感染小鼠模型。对成功构建的小鼠感染模型分别进行体征、病毒复制、免疫病理及抗体应答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剂量DPP4转导后MERS-CoV感染小鼠,均可引起典型肺炎表征,在小鼠肺部能检测到病毒复制及免疫病理,但高剂量DPP4转导组小鼠肺炎体征与肺病理损伤更明显,病毒复制水平亦高于低剂量DPP4转导组。小鼠感染建模后2w后可检测到结构蛋白特异抗体与中和抗体,高剂量DPP4转导组抗体应答亦明显高于低剂量转导组。本研究以两种剂量DPP4转导小鼠,均成功建立了MERS-CoV感染的小鼠模型,受体DPP4转导水平可影响MERS-CoV感染小鼠体征、病毒复制及抗体应答。
- 姚艳丰蓝佳明李枫棣牛培华于品卢帅鲍琳琳谭文杰秦川
- 关键词:小鼠抗体应答
- H7N9禽流感病毒与其他流感病毒对雪貂致病性与传播力的比较
- 2014年
- 目的针对2013年3月中国爆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在雪貂体内进行致病性及传播力的研究,并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进行比较。方法对新发H7N9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雪貂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呼吸道排毒情况,组织病理学变化等进行评价和比较,并对H7N9毒株在雪貂群体中的传播力进行研究。结果雪貂模型的临床症状、死亡率、病毒传播以及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H7N9病毒的致病性低于H5N1,与2009年起源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相当。新发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在雪貂的呼吸道、心脏、肝脏以及嗅球进行复制。值得注意的是H7N9禽流感可以通过飞沫在雪貂间进行低水平的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病毒基因组内有多个位点的氨基酸发生了替换。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较H5N1禽流感病毒低,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相当,H7N9禽流感病毒可在雪貂间进行传播。
- 邓巍许黎黎鲍琳琳朱华陈霆吕琦李枫棣袁静向志光高凯徐艳峰黄澜李彦红姚艳丰于品
- 关键词:传播力动物模型
- 季节性流感疫苗对小鼠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保护效力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评价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对流感病毒H7N9的免疫保护效力.方法 用我国2012~2013年度季节性流感裂解疫苗,以腹腔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并设PBS免疫模型组,末次免疫14 d后以5 LD50 A/Anhui/1(H7N9)进行攻试验.感染后观察记录小鼠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并分别于第2天和第4天每组处死3只小鼠,取肺组织和鼻甲骨测病毒滴度和载量.结果 感染后疫苗与模型组小鼠体重下降明显,疫苗组存活率为10%,模型组全部死亡.感染后第4天疫苗组鼻甲骨滴度显著低于模型组.血凝抑制试验及中和实验表明免疫小鼠血清无中和H7N9病毒抗体.结论 季节性流感疫苗在小鼠中对于H7N9流感病毒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 吕琦鲍琳琳许黎黎邓巍李枫棣袁静于品姚艳丰秦川
- 关键词:季节性流感疫苗免疫保护效力
- 脊髓灰质炎疫苗脑内法猴体神经毒力试验的神经病理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脊髓灰质炎疫苗猴体神经毒力试验毒力返强对神经免疫反应的影响及病理机制。方法Ⅰ型、Ⅱ型和Ⅲ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原液(≥7000 lgCCID50/L)以及10-1稀释各型脊髓灰质炎疫苗采用脑内法进行神经毒力试验,观察脊髓灰质炎的病理变化,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CD155以及CD4^(+)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和CD68^(+)小胶质细胞的分布。结果 发生脊髓灰质炎的猴体出现脊髓炎症细胞浸润,少量神经元变性,脊髓神经元变性坏死、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血管周围炎症细胞袖套状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主要为CD4^(+)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和CD68^(+)小胶质细胞大量浸润在血管袖套和增生的胶质结节中;在发生和未发生脊髓灰质炎的猴体中,CD155分布未见明显差别,均表达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而血管内皮细胞未见表达。结论 脊髓灰质炎疫苗毒力返强导致典型病毒性脑脊髓炎。
- 于品徐艳峰韩云林赵文杰秦川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疫苗恒河猴
- 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的致病性、传播力研究及进化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对2011年底导致香港红嘴鸥死亡、并与深圳死亡患者分离株高度同源的新发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的致病性及传播力进行预警,同时对其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方法对新发H5N1病毒进行感染性评价,证实其是否确实具有在人类细胞中增殖的能力,并对新发毒株在细胞及小鼠中的感染性进行评价,并对其在小鼠群体中的传播力进行研究。同时,还基于HA蛋白序列对新发病毒进行遗传分析,确定其进化地位。结果新发H5N1病毒在体外对人源肺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感染性,对小鼠的致病性相比目前毒力最强H5N1毒株及WHO推荐的禽流感疫苗制备株较弱,可在小鼠群体间进行有效传播,但诱发机体体液免疫保护程度较弱。结论新病毒进化地位属于Clade 2.3.2.1,为近年来的国内主流流行株,其进化的过程中暂未发生导致致病性增强的正向选择事件。
- 袁静许黎黎鲍琳琳吕琦李枫棣于品秦川
- 关键词:H5N1病毒传播力进化分析
- The geometric aspect of shock formations
- We will present the geometric description of shock formations for 3D quasilinear wave equations.In particular,...
- 于品
- 北京市花鸟市场常见留鸟流感病毒携带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阐明H7N9爆发季节北京市禽流感的流行现状,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花鸟市场开展流感监测,使用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病毒分离显示从鸽子中分到1株高致病性新城疫病毒,从麻雀中分到1株禽副黏病毒2型,并未分离到H7N9流感病毒。结论初步掌握了北京花鸟市场留鸟的病毒流行情况,H7N9流感病毒在此尚未流行,为流感防控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 姚艳丰许黎黎鲍琳琳李枫棣吕琦谷松至袁静于品秦川
- 关键词:留鸟流感流行病学
- BALB/c小鼠和雪貂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的肺组织动态病理学变化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了解用H7N9禽流感病毒分别感染BALB/c小鼠和雪貂后,其肺部动态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及机制研究提供帮助.方法 BALB/c小鼠经鼻腔接种106EID50(50 μL)H7N9禽流感病毒后第1、2、3、5、7、14、28天分别安乐死2~3只小鼠;雪貂经鼻腔吸入接种106EID50(500 μL)H7N9禽流感病毒后第3、7、14、28天分别安乐死1只雪貂,分别观察动物的临床特征改变,肺组织的大体组织形态学变化,HE染色观察动态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病毒分布及肺组织各种炎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感染病毒后的小鼠出现竖毛、嗜睡、死亡等表现,雪貂表现为打喷嚏、鼻腔分泌物、稀便、嗜睡等;大体观察小鼠与雪貂肺组织均可见到暗红色病灶;光镜观察小鼠与雪貂的肺组织均呈现坏死性支气管炎和渗出性间质性肺炎、肺泡炎.感染第2天开始出现炎性病变,7~9 d炎症病变最严重,14 d后逐渐修复吸收,28 d基本完全吸收; 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多,以T细胞增多为主,尤其是CD8+ T细胞两种动物均大量表达.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BALB/c小鼠和雪貂肺组织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感染后7~9 d肺部炎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最严重,CD8+T细胞明显增多,14 d后病灶逐渐吸收.该研究可为临床诊断、治疗、预防该病及进行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帮助.
- 邓巍李彦红朱华徐艳峰陈霆李枫棣鲍琳琳许黎黎黄澜吕琦袁静向志光高凯姚艳丰于品
- 关键词:BALBC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 新型H7N9病毒在同居小鼠中的传播途径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进一步了解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传播能力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进行传播。方法 H7N9病毒感染小鼠后与同居小鼠合笼,研究同居小鼠的临床变化指征、病毒复制情况、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以及病理变化。以同居小鼠分泌物接种其他小鼠,观察同居小鼠通过何种途径传播病毒。结果 H7N9病毒可以在肺组织、肠组织和脑组织中复制,并可以在同居小鼠中传播。H7N9病毒感染小鼠其咽、眼分泌物以及粪便均具有感染性,其中尤以咽拭子的传播风险最高。结论 H7N9病毒可以不通过适应就感染小鼠,并引起小鼠间传播。被感染小鼠分泌物具有感染性。
- 鲍琳琳朱华邓巍许黎黎陈霆吕琦李枫棣袁静徐艳峰黄澜李彦红刘江宁姚艳丰于品秦川
- 关键词:小鼠黏膜
- 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与早期宇宙结构形成被引量:9
- 2015年
- 空间引力波探测是研究宇宙早期恒星演化和星系形成、黑洞和星系的共同成长等天文学和宇宙学重大问题的一条重要可能途径。经过两期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预研究课题的开展,通过权衡技术的可行性与科学的前瞻性,选择以高红移开始的中至大质量双黑洞并合系统、星团等稠密动力学环境中涉及中等质量黑洞的双黑洞引力波波源为主要科学目标,给出了我国毫赫兹至赫兹频段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计划的初步设计。以该任务设计建议为依据,简要介绍空间引力波探测及其作为一种新的天文观测手段的科学内涵,以及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设计的科学目标和探测潜力。
- 龚雪飞徐生年袁业飞白姗边星曹周键陈葛锐陈葛锐董鹏董鹏高天舒高伟黄双林李玉龙邵明学罗子人邵明学邵明学徐鹏唐文林于品徐鹏
- 关键词: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