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凡能
- 作品数:55 被引量:1,03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明清时期地方土地数据统计机制研究——以河南诸县为中心的考察
- 2011年
- 明清时期的区域土地数据通常是由不同种类的土地数据折算得到的财税数据,定额赋税、土地生产力差异和级差地租等是制约县级政区调整纳税数据登记方式的决定性因素。辖区登记方式的调整既体现了原额赋税下,地方政府与基层民众之间的互动过程,也体现了同级政区间不同登记制度的差异性。
- 傅辉葛全胜何凡能
- 关键词:明清时期
- 基于历史文献重建的越南耕地面积数据集(1500-2000)研发方法被引量:1
- 2022年
- 历史土地利用数据集的有效构建在解析长期土地覆被变化过程、诊断气候变化机理、评估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过去匮乏历史耕地面积重建结果的越南,以《世界人口历史图集》《The World Economy:Volume 1:A Millennial Perspective and Volume 2:Historical Statistics》《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Africa,Asia&Oceania,1750-1988》为基本人口资料,利用历史文献插补、融合得到其1500-2000年16个关键时点的人口总数;进一步结合稻田面积、稻田/耕地面积比、口粮标准、土地税制、稻米产量与熟制等方面的资料,分别基于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两指标,推算出其耕地面积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过去五百年越南耕地面积呈现出近似指数型的波动上升趋势,期间在1850年前的增长幅度较为缓慢,而在1850年后迅猛增长。本文结果较之HYDE3.2、SAGE等全球数据集中的越南耕地面积数据,既有一定的一致性,又有着更高的时间分辨率(50年),进一步揭示了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波动。
- 刘浩龙刘娴何凡能
- 关键词:历史文献
- 灾区恢复重建后效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0年
- 随着全球变化加剧,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的频发,国际社会为应对自然灾害进行了不懈努力,历届世界减灾大会不断强调对应急管理全流程的研究,恢复重建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得到广泛重视。积极开展灾区恢复重建后效评估有利于保障灾区恢复重建实施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灾区恢复重建后效评估研究时间较短,首先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恢复重建的内涵,明确了恢复重建后效评估的基本概念,并梳理了灾区恢复重建后效评估的在中国的发展演变。由于灾区恢复重建内容复杂多样,本文结合灾区恢复重建后效评估的发展历程、研究范围与关注时段,分别从项目、要素与可持续性三个关键视角对后效评估的理论方法等展开评述,结果表明:(1)项目后效评估在灾区恢复重建后效评估中起步较早,现有评估多集中于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工程质量的评估,但缺乏对项目设计过程中社会居民参与度、公众满意度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的评估。(2)要素后效评估在灾区恢复重建后效评估中涉及范围最广,具体包括社会、经济与环境等要素,这些要素的评估受政策绩效影响较大,后期需要构建综合的评估体系以开展科学评估。(3)可持续性后效评估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为基础构建评估框架,有利于促进灾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综合分析《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中"重建的更好"(BBB)理念,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及《巴黎协定》适应全球变化等诉求,结合当前灾区恢复重建后效评估现状进行展望,以期为灾区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更为系统、综合的技术参考。
- 赵亮何凡能杨帆
- 关键词:自然灾害恢复重建防灾减灾
- 北宋中期路域耕地面积的再估算被引量:5
- 2016年
- 基于历史文献研究的方法,利用北宋中期垦田数据及宋代人口粮食需求量、粮食亩产量等史料,考察了北宋中期南北方的垦田隐匿特点、北宋户均垦田数的合理范围及西南五路的户均基本垦田需求,并据此对北宋中期路域耕地面积进行了再估算。主要结论:北宋垦田隐匿比例不具有北高南低的区域分异特征;北宋户均垦田数的合理范围为20~100亩;西南五路的户均基本垦田需求数约为20~30 亩;北宋中期境内耕地面积约为 731.9×10^6今亩,土地垦殖率为16.9%,其中,北方耕地面积约占 29.7%,南方约占 70.3%;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两湖平原和成都平原等是北宋耕地的主要分布区,而西南地区垦殖率较低。合理订正北宋中期路域耕地面积,对重建中国过去千年LUCC数据集具有重要意义。
- 李美娇何凡能刘浩龙
- 关键词:耕地面积北宋中期
- 近300年来中国森林的变迁被引量:60
- 2007年
- 以清代以来史料为依据,在现代清查统计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森林变迁大体趋势及主要过程的客观把握,重新校订了1949年和1700年前人的估算数据,回溯估算了1750~1900年中国各省区每50年森林面积与森林覆被率值,并与现代森林清查资料衔接,分析1700~1998年近300年来中国森林变迁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300年来中国现境内共减少森林面积约0.95×108 ha,森林覆被率减少9.2个百分点,变化曲线呈先抑后仰;以1960s为界,此前呈加速递减态势,260年间减少森林面积达1.66×108 hm2,覆被率下降约17个百分点;1960s以后呈逐步增长态势,近40年间增加森林面积约0.7×108 hm2,覆被率提高了约8个百分点。结果还表明:近300年来中国森林消长,西部地区均小于东部地区;在1700~1949年的锐减期中,东北、西南和东南三区是森林面积缩减最为严重的地方,大部分省区覆被率下降超过20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达50个百分点,吉林达36个百分点,川渝地区达42个百分点,云南达35个百分点;在1949~1998年的恢复期中,西部各省区森林覆被率增加均小于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除黑龙江、湖北和沪宁外)均超过5个百分点;其中粤琼、广西、安徽、京津冀、山东、河南、浙江、福建等省区高达10个百分点以上。
- 何凡能葛全胜戴君虎林珊珊
- 关键词:清代民国时期
- 10-18世纪美国大陆土地垦殖数据集的研发
- 2022年
- 区域历史LUCC重建既可为气候与生态等效应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也是充实和完善全球数据集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今美国大陆为研究区,基于历史文献、前人研究成果,确定了以农业为主的印第安人数量、印第安人人均耕地面积、非印第安人数量及各殖民地人均耕地面积,重建了10-18世纪美国大陆各区域耕地数量,并通过构建宜垦性评估模型和耕地分配模型,再现10-18世纪美国大陆耕地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美国大陆耕地数量呈波动性增长态势,由1000年的1.71×10^(3)km^(2)增长至1780年的4.74×10^(4)km^(2),可分为缓慢增长期(1000-1500年)、缓慢减小期(1500-1700年)、快速增加期(1700-1780年);(2)印第安时期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和东部与平原相邻处。在殖民时期,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 赵彩杉何凡能杨帆王亚非
- 明代省域耕地数量重建及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基于明代册载田亩、屯田和人口数据,以及相关赋役制度和土地制度等史料,考察了明代册载田亩和屯田数据的合理性,辨识了导致明代册载数据失实的主要因素,重建了明代典型时点省域耕地面积。结果表明:①册籍讹误、官民田和卫所屯田的分类统计及山、塘、湖、荡等非耕地的登册起科,是导致洪武和万历年间册载数据失实的主要原因。②洪武年间河南和湖广册载田亩数据人均耕地面积畸高,其原因为"册籍讹误",订正后的数值分别为41万今亩和18万今亩;该时期研究区阙载的屯田总额约为5620万今亩。③非耕地的登册起科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且洪武和万历年间浙江、南直隶、江西、湖广等省的册载田土数据中非耕地占比分别为24.7%、23.3%、4.4%、3.7%和28.9%、16.2%、19.2%、11.6%。④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研究区耕地总量由49 550万今亩增至75 430万今亩;省域土地垦殖变化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河南和山东两省垦殖率增量超过15个百分点,湖广和四川超过3个百分点,而其余各省增量低于1个百分点。区域历史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重建,不仅是区域生态环境效应模拟的客观需求,也可为充实和完善全球数据集提供参考。
- 李美娇何凡能何凡能杨帆
- 关键词:历史文献明代
- 我国淡水湖泊资源开发探讨——以东平湖为例被引量:11
- 1990年
- 本文阐述了我国淡水湖泊具有调节河川径流、发电、灌溉、航运等功能。并以东平湖为例,系统论述了它们的资源特征(自然环境、理化特征、鱼类生境、旅游环境),及其利用开发现状,并分级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特点。指出了我国淡水湖泊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湖水源不足,工业废污水的污染,水工建筑物阻隔河湖通道,滞洪淤积等,导致了水域生态环境恶化,溯河入湖物种绝灭,湖体湮废等。最后提出了设计湖体水生资源得以开发的流域水资源调节控制规划;加强流域水土保持;有计划地进行湖底清淤;疏竣河湖接口通道,添建鱼道;编制利于水生动、植物生境的水利工程运营方案,设计高效静水资源开发方案等整治对策。
- 林文盘何凡能
- 中美过去300年土地利用变化比较被引量:18
- 2015年
- 开展历史土地利用变化的国别对比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化大尺度LUCC过程与驱动机制的科学认识,而且对深入研究历史碳排放责任等也有着重要意义。利用长时间序列数据,对中美两国过去30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过去300年中美两国耕地数量总体均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在1661-1980s的320余年间耕地总量增长了79.46×104km2,但人均耕地面积却从1685年的5.5亩,下降至2000年的1.5亩;而美国在1700-1950年的250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190.87×104km2,且人均耕地面积均超过9亩,其中1890年高达30.2亩。2受土地垦殖扩张影响,过去300年中美两国林、草地资源均呈持续减少态势;其中,美国森林面积减少了约145×104km2,草地面积减少约137×104km2;而中国森林面积减少了约90×104km2,草地面积减少了约40×104km2。3从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看,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垦殖主要向边区(如东北、西南、内蒙等)及内地山地丘陵区发展;而美国在"西进运动"的影响下,大规模向中西部拓殖。4政策、人口、农业技术等因素是影响过去300年中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因素,但由于两国资源禀赋及发展历史的差异,虽然直接驱动力均体现为政策因素,但就根本驱动因素而言,中国是人口数量,美国则是经济利益;同时,在农业技术发展取向上,中国因"人多地少",走"精耕细作"之路,而美国因"人少地多",走"机械化"之途。
- 何凡能李美娇李士成肖冉
- 关键词:历史比较
- 全球历史LUCC数据集新疆地区耕地数据可靠性评估被引量:1
- 2022年
- 全球历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是开展长时段气候与生态效应模拟研究的科学基础,然而,现有全球LUCC数据集在区域尺度上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结合区域土地垦殖史实评估全球数据集的可靠性,是改进数据集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中国学者利用区域历史文献和土地资源调查数据重建的清中后期(1776—1909年)奇台-吉木萨尔地区、清末民国时期(1909—1944年)玛纳斯河流域和建国以来(1960—2000年)新疆地区耕地数据为基准,结合清康乾时期(1716—1778年)区域屯田点数据,采用趋势对比、数量对比和空间格局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全球数据集中新疆地区耕地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HYDE 3.2和SAGE数据集中清代以来新疆地区的耕地数据与区域重建结果相比,虽然耕地变化趋势均呈增加态势,但数量上差异较大。其中,HYDE3.2数据集在奇台-吉木萨尔地区的耕地数据存在明显低估,仅为区域数据的0.04—0.56;而在玛纳斯河流域地区,HYDE3.2和SAGE中的耕地数据又存在明显高估,分别为区域数据的3.08—8.95和4.80—5.12;与之相比,1960年以来全球数据集中新疆地区的耕地数据与区域数据差异有减小趋势,分别为陈氏数据的0.67—0.75和0.71—1.05。从耕地空间分布格局看,清康乾时期新疆地区屯田点扩散过程及区域垦殖史实均表明该区土地垦殖经历了“从南到北,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历史过程,且在清前期北疆地区仍以游牧为主,而该时期全球数据集中北疆地区已有较多耕地分布,且分别占到区域耕地总量的42.84%和61.26%。可见,全球数据集中新疆地区耕地数据未能客观反映该区域耕地变化的过程与格局特征,而数据来源和重建方法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全球与区域性数据集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 李美娇李美娇何凡能杨帆
- 关键词:可靠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