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凯毅 作品数:18 被引量:7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髋关节外科脱位头颈开窗打压植骨术联合活血补肾方治疗中晚期肾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髋关节外科脱位(SHD)头颈开窗打压植骨术联合活血补肾方治疗中晚期肾虚血瘀型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晚期肾虚血瘀型ONFH患者15例(16髋),均行SHD头颈开窗打压植骨术,术后给予活血补肾中药方口服,疗程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6~25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评分及股骨头塌陷较术前改善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良7髋,可5髋,差4髋。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股骨头塌陷纠正6髋,无塌陷加重5髋,继续塌陷5髋。结论 SHD头颈开窗打压植骨术联合活血补肾方治疗中晚期肾虚血瘀型ONFH患者短期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症状。 杜敏东 刘雄 秦刚 何凯毅 曾平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中晚期 肾虚血瘀型 活血补肾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其涉及的免疫学特征改变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分析其免疫细胞浸润变化及与免疫细胞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基于GEO与ImmPort数据库,采用差异表达分析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表达上调的免疫相关基因,采用GO与KEGG富集分析探索这些上调基因的潜在作用。采用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筛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免疫特征基因,独立的数据集进行差异验证,绘制特征基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性能。采用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免疫细胞的差异情况及特征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最后,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确定免疫细胞中单核细胞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因果效应。结果与结论:①筛选得到了39个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高表达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富集在趋化性、细胞因子活性、免疫受体活性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其在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外周迁移等途径显著富集;②通过Lasso与SVM-RFE两种机器学习算法确定了5个特征基因,分别为CXCL13、SDC1、IGLC1、PLXNC1和SLC29A3,独立的数据集对特征基因验证发现他们同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样本中高表达,5个特征基因在2个数据集中的AUC值均大于0.8;③免疫细胞浸润发现大多数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样本里表现出更高的浸润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5个特征基因与记忆B细胞、不成熟B细胞等呈正相关性,逆方差加权法发现单核细胞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风险相关。 范以东 秦刚 何凯毅 龚玉芳 李威材 吴广涛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单纯悬吊法与双圈固定法治疗儿童锁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单纯悬吊法与双圈固定法对儿童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锁骨骨折儿童为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悬吊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双圈固定法治疗,并对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为优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中出现骨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延迟愈合的例数分别为5例、4例和6例,而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出现了骨延迟愈合,其骨愈合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S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双圈固定法较单纯悬吊法对儿童锁骨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骨折的正常愈合,提高患儿的肩关节活动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劲 杨晓明 秦刚 杜敏东 何凯毅关键词:悬吊法 锁骨骨折 骨愈合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land型骨折36例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型36例,采用闭合复位先矫正骨折远端的旋转移位,再矫正尺偏移位,然后才矫正向后方移位、X线透视下达到解剖复位。从肱骨内、外上髁远端钻入克氏针至对侧骨皮质固定。石膏托屈肘80°固定。结果 36例患儿平均住院9 d,平均随访13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针道感染及骨化性肌炎,未出现Volkmann挛缩,肘内翻畸形2例。肘关节功能优24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94.4%。结论先矫正骨折远端旋转移位是闭合复位成功的关键,交叉克氏针固定是防止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再移位的好方法。 刘明伟 黄海滨 廖小波 段戡 何凯毅 李金溢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内固定 儿童 免疫细胞与膝骨关节炎之间因果作用:一项两样本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2025年 背景: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损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而免疫细胞在膝骨关节炎免疫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其中的具体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目的:采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731种免疫细胞表型与膝骨关节炎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目录中公开获取731种免疫细胞表型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统计数据(从GCST0001391到GCST0002121)和IEUGWAS数据库中膝骨关节炎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ebi-a-GCST007090)。采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法和简单模型法来研究免疫细胞与膝骨关节炎之间的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用于检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是否可靠,然后以同样方法进行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正向分析结果表明,共有4种免疫细胞表型与膝骨关节炎有显著的因果关系(FDR<0.20),其中B细胞中的CD27 on CD24+CD27+(OR=1.026,P=0.00026,Pfdr=0.18)、髓系细胞中的CD33 on CD33dim HLA DR-(OR=1.014,P=0.00050,Pfdr=0.18)以及Treg细胞中的CD45RA+CD28-CD8br%CD8br(OR=1.001,P=0.00078,Pfdr=0.18)与膝骨关节炎风险呈直接的正向因果关联;单核细胞中PDL-1 on monocyte(OR=0.952,P=0.00098,Pfdr=0.18)与膝骨关节炎风险呈直接的负向因果关联。②反向分析结果表明,当膝骨关节炎作为暴露数据时,与731种免疫细胞表型均不具有显著因果关系(FDR<0.20)。③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的Cochran’s Q检验和MR-Egger回归法结果P值均大于0.05,表明免疫细胞表型与膝骨关节炎之间的因果效应分析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和多效性。④上述结果证实,CD27 on CD24+CD27+,CD33 on CD33dim HLA DR-,CD45RA+CD28-CD8br%CD8br以及PDL-1 on monocyte免疫细胞表型与膝骨关节炎之间可能具有较为显著的潜在因果关系,这为研究膝骨关节炎的生物学机制及探索膝骨关节炎的早期� 吴广涛 秦刚 何凯毅 范以东 李威材 朱宝刚 曹英关键词: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 免疫机制 免疫细胞 因果关系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膝外翻的手术治疗和功能重建策略 被引量:4 2019年 背景:膝外翻畸形有骨与软组织的特征性改变,目前有多种治疗方式,如股骨远端内翻截骨、髁上杵臼截骨、全膝关节置换等均能矫正外翻畸形,恢复下肢正常机械轴。其优缺点及适应证均不同,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应治疗手段。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多种手术方法治疗膝外翻畸形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英文检索词"knee joint,valgus deformity,distal femoral varus osteotomy,supracondylar dome osteotomy,totalkneearthroplasty,surgery,treatment";中文检索词"膝关节,外翻畸形,股骨远端内翻截骨术,髁上杵臼截骨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治疗"。共检索到247篇相关文献,4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①膝外翻畸形常合并有骨与软组织的特征性改变,目前有多种治疗方式,如股骨远端内翻截骨、髁上杵臼截骨、全膝关节置换换均能矫正外翻畸形,恢复下肢正常机械轴。其优缺点及适应证均不同,不同患者应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病史长短、年龄情况等选择对应治疗手段;②股骨远端内翻截骨术适用于青年,能有效防止或延缓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其中截骨术内固定物的选择多种多样,如Ilizarov外固定架、Puddu接骨板、Tomofix接骨板、髓内钉固定等,均有其优缺点;③但对于已经形成的关节内病变的膝外翻患者,单纯股骨远端内翻截骨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髁上杵臼截骨联合关节镜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④对于晚期膝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往往是最理想的选择,应根据患者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严重程度及病理改变来决定全膝置换的手术入路。对于髌骨轨迹不正常、外侧结构挛缩严重患者,则使用髌旁外侧入路;反之采用内侧入路。假体选择亦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术后疗效和使用寿命等。内外侧软组织� 秦刚 刘雄 何凯毅 杜敏东 曾平 李金溢关键词:膝外翻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 从医教协同角度谈中医骨伤科学“教师评学”评价体系 被引量:2 2020年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提升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合格医学人才及保障医疗工作质量均非常重要。但是医疗环境、教师能力和学生自身多方面因素仍然影响着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分析中医骨伤科学“教师评学”评价体系的意义、构建中医骨伤科学“教师评学”评价体系原则、“教师评学”评价体系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中运用的建议等多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教师评学”评价体系促进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作用。 秦刚 何凯毅 杜敏东 李金溢 曾平 范思奇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 教师评学 下肢力量训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改善的技术规范化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下肢力量训练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针灸组、理疗组、中药外敷组,每组各50例。比较4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训练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其他3组(针灸组:70%、理疗组:72%、中药外敷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减轻,比较4组的VAS评分,训练组低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针灸、理疗、中药外敷均能改善其疼痛症状,下肢力量训练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手法。 刘明伟 黄海滨 尹利军 李金溢 何凯毅关键词:下肢力量训练 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康复疗法 生骨汤联合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生骨汤联合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组采用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骨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评分和治疗前后影像学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影像学分期有明显改善(P<0.05),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骨汤结合改良髓芯减压植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不仅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影像学表现,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何凯毅 易生辉 秦刚 杜敏东 陈劲 黄肖华 曾平关键词:早期股骨头坏死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TONFH)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质,寻找并鉴定TONFH的潜在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分别采集TONFH患者(实验组)、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血清各5例,采用TMT联合2DLC-MS/MS技术进行蛋白组学分析,寻找并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质谱共筛选出有意义差异蛋白344个,并鉴定出15种显著性差异蛋白(P<0.05),其中与正常组对比,实验组中抗粘蛋白1轻链可变区、补体C5(C5)、冷凝集蛋白FS-2 H链、纤维连接蛋白(FN1)、妊娠区带蛋白(PZP)、β肌动蛋白(ACTB)、甘露糖结合蛋白C(MBL2)等7种蛋白表达上调,Igλ链V区4A、多巴胺β-羟化酶(DBH)、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CD5抗原(CD5L)、免疫球蛋白J链(JCHAIN)、补充C1r子组件(C1R)、抗凝血酶III (Antithrombin-III)、凝溶胶蛋白(GSN)等8种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TMT)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成功筛选出了TONFH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寻找TONFH特异性标志物及进一步阐明TONFH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曾平 陈金龙 李金溢 秦刚 何凯毅 杜敏东 孙斌 李德剑 周怡关键词: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蛋白质组学 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