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华
- 作品数:15 被引量:447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塔里木盆地两套海相有效烃源层——Ⅰ.有机质性质、发育环境及控制因素被引量:131
- 2001年
-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发育了中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岩。寒武系烃源岩以灰质硅质泥岩/页岩、泥灰岩、泥晶灰岩/云岩为主,赋存在欠补偿盆地相和蒸发泻湖相中,水体的分层使表层水生长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底层水缺氧,因而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保存条件是寒武系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中上奥陶统源岩以泥质泥晶灰岩、灰质泥岩、页岩为主,主要发育在台缘斜坡相和半闭塞-闭塞海湾相中;台缘斜坡灰泥丘相有机质的富集可能与上升洋流引起的生物高生产力有关。由于斜坡环境水体透光性好且底流携带的营养物充足,导致水体中既有Tasman-ceae、G.prisca等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又有底栖叶状植物(宏观藻)的广泛发育,从而形成高TOC含量的海相Ⅱ-Ⅲ血型有机质。
- 张水昌张保民王飞宇梁狄刚何忠华赵孟军边立曾
- 关键词:烃源岩中上奥陶统塔里木盆地
- 中—上奥陶统:塔里木盆地的主要油源层被引量:44
- 2000年
-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中—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层。前者 R。已达2.0%以上,只能作为有效气源岩;后者成熟度适中且有一定分布范围,是塔里木盆地最现实的烃源层,可分为三段,其中以上奥陶统中部的印干组和良里塔格组最具重要意义。对盆地中海相原油与寒武系和奥陶系岩石抽提物中甲基甾垸、三芳甲基甾烷及降胆甾烷的分布进行直观对比,表明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存在亲缘关系,而与寒武系无明显相关。全盆地所有钻遇的寒武系岩样,C_(27)—C_(28)—C_(29)甾烷碳数分布呈“斜线”型或反“L”型,而绝大部分中一上奥陶统岩样则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所分析的储层沥青的甾烷碳数分布与上述寒武系岩样一致,说明寒武系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上确曾生过油。包括塔中4、轮南、桑塔木和东河塘等在内的工业性油田产出的油,其甾烷碳数都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只有极少数的油样呈“斜线”或反“L”型分布,因此塔里木盆地的原油主要与中—上奥陶统相关,而与寒武系相关极少。运用C_7温度参数评价原油成熟度,结果为塔里木盆地主要油区原油的形成温度在117~133℃之间,对应的 R。值为0.78%~0.92%,只相当于中等成熟阶段,可以推断它们不可能源于寒武系,只能源于奥陶系。
- 张水昌张宝民王飞宇梁狄刚何忠华
- 关键词:油源岩海相地层油源对比奥陶纪塔里木盆地
-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综合地球化学剖面研究及有利生烃区预测被引量:38
- 2011年
- 针对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地面样品风化严重等实际情况,利用大量露头剖面点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测试数据和前人研究资料,在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有效性分析及评价标准建立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地球化学剖面方法,对盆地不同构造单元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预测了有利生烃区。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与生烃潜力(S_1+S_2)、氯仿沥青"A"和总烃(HC)含量之间相关性良好,总体呈正向线性关系,受岩性的影响,灰岩和油页岩的关系曲线一般高于泥岩和煤;地表风化作用虽然对地面样品尤其是灰岩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影响较小,但对生烃潜力、氯仿沥青"A"和总烃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不容忽视;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在各构造单元内的发育不同,蒂让碧错-土门凹陷的索瓦组台地相泥灰岩和肖茶卡组三角洲相泥岩为好生油岩;帕度错-纳江错凹陷比洛错地区肖茶卡组外陆棚相油页岩或页岩为极好生油岩,深水陆棚相或开阔台地相灰岩为中等烃源岩;洞错-葫芦湖较深凹陷和吐坡错-白滩湖深凹陷的布曲组和索瓦组台地相灰岩及肖茶卡组上部灰岩为中等生油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各地区成熟度差异明显,总体以成熟~高成熟为主,在同一剖面上自上而下成熟度逐渐增高。沉积环境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上三叠统肖茶卡组(T_3x)广泛发育的半深海盆地相黑色泥页岩是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层,泥岩有利生烃区分布面积大,侏罗系布曲组(J_2b)和索瓦组(J_3s)碳酸盐岩台地相台内凹陷较闭塞的静水沉积的泥灰岩为重要烃源岩层,灰岩有利生烃区分布面积大,对进一步明确羌塘盆地不同构造单元主力烃源岩特征与分布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丁文龙李超苏爱国何忠华
- 关键词: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剖面研究
- 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气系统地球化学-Ⅰ:油组划分、油源对比及混源油确定被引量:54
- 2004年
- 对珠江口盆地东部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详细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检测,结果发现存在两类不同特征的原油,第一类原油含有丰富的C304-甲基甾烷,而C19三环萜烷、双杜松烷(主要是T构型)等代表陆生高等植物生源的分子化合物浓度低,与典型湖相沉积的文昌组烃源岩有良好的可比性;另一类原油具有高丰度的双杜松烷和C19三环萜烷以及较高的Pr/Ph值等,代表着偏氧化环境下以高等植物生源为主的恩平组湖沼相烃源岩的贡献,但这类原油中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含有只是在文昌组岩石中才有的C304-甲基甾烷,因而认为这类油是两套烃源岩的混源产物,恩平组原油的混合比例最高可达80%以上,主要分布在惠州凹陷及其南边的西惠地凸起上。原油配比实验表明,即使在文昌组生成的原油中加入50%-80%的恩平组原油,混合油仍表现出文昌组生源的特征。因此,4-甲基甾烷的存在不能作为判识珠江口盆地东部油源主要是文昌组的唯一证据。文昌组烃源岩对珠-坳陷商业性油藏的贡献是普遍的,但恩平组烃源岩对惠州凹陷周边凸起上的油田/油藏的显著贡献不容忽视。正是由于恩平组生成的原油的再次注入,使得早期发生生物降解了的油藏再次充满,使油质变轻。
- 张水昌龚再升梁狄刚吴克强汪建蓉宋孚庆王培荣王汇彤何忠华
- 关键词:地球化学生物标志化合物湖相沉积
- 吐哈盆地侏罗纪煤系有机质成烃作用被引量:8
- 1997年
- 吐哈盆地是典型的煤成油气盆地。其主要成烃贡献组分为基质镜质体。应用重液分离富集技术获得较高纯度的单显微组分,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13CNMR)和热解气相色谱(Py-GC)对其生烃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显微组分生油能力大小顺序为孢子体、角质体、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丝质体,基质镜质体生油能力为孢子体的一半;进入生油高峰早晚顺序为基质镜质体、角质作、木栓质体、孢子体。在此基础上,结合显微组分荧光机理,并考虑显微组分在烃源岩中所占比例,建立了吐哈盆地煤及其显微组分生烃模式。通过煤相分析,指出下三角洲平原及其上发育的分流间湾沼泽是煤系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场所,流水沼泽相是煤成烃最有利相带。依据化学键能分析,提出O、S等杂原子的存在是煤中有机显微组分早期成烃的先决条件,非烃在煤成烃演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赵长毅程克明何忠华
- 关键词:侏罗纪煤成油煤成气有机质演化生烃模式
- 吐哈盆地油气生成
- 程克明苏艾国赵长毅何忠华张朝富
- 吐哈盆地油气生成是一项以研究煤系有机质成油(简称煤成油)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基础研究。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先进的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为手段,在对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三套可能源岩层系生烃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深入...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生成侏罗系地层吐哈盆地
- 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基本生油条件研究被引量:36
- 2001年
- 从有机地球化学方面深入研究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查干凹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沉积时为一箕状断陷 ,沉积地层和烃源岩厚度变化大 ,主要烃源岩发育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和苏红图组下段 ,厚约 0~ 2 40 0m。目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为 0 .15 %~ 2 .66% ,热解生油潜量为 0 .0 7~ 10 .74mg/g,氯仿沥青“A”含量多数在 0 .0 2 2‰~ 3 .75 7‰ ,总烃含量为0 .0 49‰~ 2 .5 2 7‰。有机质丰度变化大 ,但可溶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主要由无定型草本植物降解和藻类组成 (占60 %~ 80 % ) ,其中II1型有机质占 5 0 %以上 ,推测原始有机质类型较好。该凹陷地热梯度较高 ,目前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在0 .8%~ 2 .0 % ,处于成熟生油—湿气阶段 ,饱和烃色谱和色质参数也表明烃源岩已成熟。TTI计算表明其主要烃源岩主要生油期为晚白垩世。综合分析认为下白垩统烃源岩属较好烃源岩 ,具有一定的生油气潜力。图 5表 3参
- 陈建平何忠华魏志彬王东良秦建中国建英
- 关键词:油气勘探银额盆地查干凹陷地质构造
- 分子化石在寒武—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异常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被引量:48
- 2001年
- 甲藻甾烷、4-甲基甾烷、24-降胆甾烷及C28甾烷等常被作为沟鞭藻和硅藻的生 物标志,所以它们在中生代以来的地层中常常具有很高的浓度.然而,这些公认具有特 殊结构和局限生源的化合物却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和震旦系含较高有机质丰度的岩石 抽提物中普遍存在,且具有异常高的浓度.这种结果意味着某些浮游藻如沟鞭藻和硅 藻可能具有更古老的前驱种属,在塔里木盆地和4井及肖尔布拉克剖面寒武系地层中 观察到的一些异常的藻化石,为这种推测提供了可能的生物学证据.
- 张水昌J.M.MoldowanMaowen Li边立曾张宝民王飞宇何忠华王大锐
- 关键词:沟鞭藻寒武纪分子化石地层分布
- 吐-哈盆地煤中基质镜质体生烃潜力与特征被引量:44
- 1994年
- 吐鲁番-哈密盆地油气勘探已取得重要成果,找到了一系列的油气藏.油源对比结果,其主力油气源岩确认是盆地内中下侏罗统煤及煤系有机质.本区煤及煤系有机质显微组分组成以镜质组为主,其含量占总有机质的40%—95%,一般为60%—80%.镜质组中又以无结构基质镜质体为主,见少量的结构镜质体;惰质组分含量变化为0.4%—89%,一般为10%—25%,半丝质体含量高是本区惰质组组成最主要特征;壳质组分含量为0.8%—23%,一般为5%—15%,主要是孢子体、角质体和木栓质体,树脂体及藻类体偶见,还可见到沥青质体、渗出沥青体,并见有较多的碎屑壳质体.
- 赵长毅何忠华程克明金奎励陈中凯
- 关键词:基质镜质体生烃潜力煤
- 中一上奥陶统:塔里木盆地的主要油源层被引量:8
- 2000年
-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中一下寒武统和中一上奥陶统两套有效烃源层。前者R。已达2.0%以上,只能作为有效气源岩;后者成熟度适中且有一定分布范围,是塔里木盆地最现实的烃源层,可分为三段,其中以上奥陶统中部的印干组和良里塔格组最具重要意义。对盆地中海相原油与寒武系和奥陶系岩石抽提物中甲基甾烷、三芳甲基甾烷及降胆甾烷的分布进行直观对比,表明原油与中—上奥陶统存在亲缘关系,而与寒武系无明显相关。全盆地所有钻遇的寒武系岩样,C27—C28—C2。甾烷碳数分布呈“斜线”型或反“L”型,而绝大部分中—上奥陶统岩样则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所分析的储层沥青的甾烷碳数分布与上述寒武系岩样一致,说明寒武系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上确曾生过油。包括塔中4、轮南、桑塔木和东河塘等在内的工业性油田产出的油,其甾烷碳数都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只有极少数的油样呈“斜线”或反“L”型分布,因此塔里木盆地的原油主要与中—上奥陶统相关,而与寒武系相关极少。运用G温度参数评价原油成熟度,结果为塔里木盆地主要油区原油的形成温度在117~133℃之间,对应的R。值为0.78%~0.92%,只相当干中等成熟阶段,可以推断它们不可能源干寒武系,只能源干奥陶系。
- 张水昌张宝民王飞宇梁狄刚何忠华
- 关键词:油源岩海相地层奥陶纪塔里木盆地生物标志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