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毓
- 作品数:37 被引量:170H指数:9
- 供职机构: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载脂蛋白A5与冠心病关系研究
- 研究背景载脂蛋白是一类能与血浆脂质结合的蛋白质,是构成脂蛋白的主要成分,不仅对血浆脂蛋白代谢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载脂蛋白A5(APOA5)是Pennacchio等在2001年发现的一...
- 李洁琪何成毓
-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文献传递
- 脂肪酸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究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T(cTnl)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肌梗死患者164例为观察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8例为对照组,健康患者160例为健康组,比较各组单纯选择心脏型H-FAB、hs-CRP、cTnI敏感性、特异性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入院时对照组和健康组的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与观察组相比较均显著较低,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胸痛发作3小时后H-FAB阳性率最高(96.34%);cTnI阳性率最高峰为胸痛发作后24小时(95.12%);hsCRP阳性率最高峰为胸痛发作后24小时(85.37%);各项指标单独检测,H-FAB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三项联合检测时各项指标均较高,阳性预测率和特异性为100.00%,敏感性97.62%,阴性预测率97.42%;观察组心电图检出率为66.46%,明显高于心电向量图(30.48%)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3.6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各指标单独测试在心肌梗死诊断中各有优劣,三项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何成毓彭兴阳飞尹涛源王芳
- 关键词:肌钙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脂联素的关系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浆脂联素水平(APN)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按IMT分别为高血压内膜正常组、高血压内膜增厚组,另收集门诊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血糖(FBG)、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APN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动脉IMT。结果组间比较,高血压内膜正常组与内膜增厚组血浆LDL-C、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L-C、TC水平在高血压内膜正常组与内膜增厚组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TG、HDLC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内膜增厚组APN低于高血压内膜正常组[(2.36±0.27)vs(3.28±0.25)mmol/L,P<0.01)]及对照组[(2.36±0.27)vs(4.25±0.22)mmol/L,P<0.01)];高血压内膜正常组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IMT与APN(r=-0.232,P=0.028)呈负相关;与LDL-C(r=0.207,P=0.036)呈正相关;与HDL-C、TC、TG、FBG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APN水平降低,IMT与APN水平呈负相关,IMT增厚与低APN血症可能都与高血压的发展有关。
- 艾高山冯岚何成毓
- 关键词:高血压脂联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缺血修饰白蛋白在UAP危险分层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危险分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0例,ACS组又分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UAP组55例(其中低危组18例、中危组20例、高危组17例);另选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FABP、IMA。结果 AMI组血清H-FABP、IMA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UAP低危组(P<0.05或<0.01);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H-FABP、IMA水平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根据二者的血清水平可判断UAP患者的危险程度。
- 李洁琪何成毓李晓翔彭虹
- 关键词:心绞痛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变化
- 研究背景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研究显示脂联素在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人体的保护因子。血浆脂联素水平下降,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白细胞计数是代表...
- 李洁琪唐晓明施凯弈何成毓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联素白细胞计数
- 文献传递
- 高血压急症患者脂联素与血管紧张素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患者脂联素(AP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高血压急症者、普通高血压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血浆血糖(FBG)、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gⅡ,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APN。将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普通高血压者、高血压急症者TC、LDL-C明显高与对照者(均P<0.05),HDL-C低于对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C、LDL-C、HDL-C在普通高血压者与高血压急症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FBG在三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急症者AngⅡ高于普通高血压者[(168.57±10.71)vs(136.18±11.09)pmol/L,P<0.05)]及对照者[(168.57±10.71)vs(92.91±13.24)pmol/L,P<0.01)];APN低于普通高血压者[(2.42±0.22)vs(3.72±0.26)mmol/L,P<0.05)]及对照者[(2.42±0.22)vs(4.21±0.21)m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APN与AngⅡ(r=-0.232,P=0.028)、LDL-C(r=-0.198,P=0.039)呈负相关;与HDL-C(r=0.186,P=0.058)有正相关趋势。结论高血压急症患者血浆APN浓度降低,与AngⅡ水平呈负相关,低APN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何成毓林玲杨大英彭兴赵亚樵
- 关键词:高血压急症脂联素血管紧张素
- 常规MRI联合DTI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究常规中文(MRI)联合中文(DTI)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7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常规MRI及DTI检查。比较宫颈癌组织、正常子宫肌层以及不同中文(FIGO)分期宫颈癌组织的ADC值、FA值、VRA值及T2-WT值。绘制DTI各参数在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同时对常规MRI、常规MRI联合DTI在诊断宫颈癌各征象以及不同FIGO分期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宫颈肿瘤在轴位T1WI图像上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加权成像上多表现为稍高信号。DTI检查结果显示,宫颈肿瘤与周围正常子宫肌层相比,ADC、FA图像信号明显减低,VRA、T2-WT图像信号明显增高。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的ADC值、FA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肌层,VRA值、T2-WT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肌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GO分期越高的患者,ADC值、FA值越低,VRA值、T2-WT值越高,不同FIGO分期患者在ADC值、FA值、VRA值以及T2-WT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值、VRA值在诊断宫颈癌上的AUC值分别为0.868、0.846,高于ADC值、T2-WT值(分别为0.756、0.769),DTI各参数在诊断宫颈癌上的诊断效能良好。常规MRI联合DTI在诊断浸润阴道、浸润子宫体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上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30%、92.11%、100.00%,均明显高于常规MRI(分别为63.04%、55.26%、69.57%),同时在诊断不同FIGO分期宫颈癌上的诊断符合率也均明显高于常规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TI各参数在宫颈癌肿瘤及正常子宫肌层上能够表现出明显差异性,能够更加直观地体现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微观变化。常规MRI联合DTI检查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 艾高山何成毓冯岚杨敏王军莲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宫颈癌FIGO分期
-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跟腱厚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研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跟腱厚度(ATT)的相关影响因素,对高胆固醇血症伴有跟腱增厚的患者进行综合防治。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年龄在18~70岁之间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04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4例。将患者分为ATT增厚组(ATT≥9 mm)和ATT正常组(ATT〈9 mm),比较两组之间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高胆固血症患者ATT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ATT增厚组和ATT正常组在体重(63.70±11.16 kg比56.45±9.96 kg)、身高(162.91±6.48 cm比160.08±6.90 cm)、体质指数(24.03±3.30 kg/m2比22.17±2.83 kg/m2)、总胆固醇(8.47±1.39 mmol/L比7.67±1.9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6.14±0.99 mmol/L比5.12±0.1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7±0.42 mmol/L比1.97±1.31 mmol/L)、载脂蛋白AI(1.18±0.26 mmol/L比1.62±0.21 mmol/L)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不同身高(OR=1.604,95%CI为1.002~1.129)、体质指数(OR=1.271,95%CI为1.064~1.390)、总胆固醇(OR=1.391,95%CI为1.014~1.7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028,95%CI为0.007~0.11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385,95%CI为1.494~3.807)、载脂蛋白AI(OR=0.006,95%CI为0.001~0.046)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TT差异显著。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871,95%CI为1.067~3.280)是ATT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099,95%CI为0.017~0.573)和载脂蛋白AI(OR=0.035,95%CI为0.003~0.412)为ATT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伴有ATT增厚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I为保护性因素。因此,应该对伴有ATT增厚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防治,强化降胆固醇治疗。
- 王蓓林玲潘丽丽何成毓万象新郑志昂黄正新邹朝宝符明昌
-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
-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V与脂联素关系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V与脂联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59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4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 I、ApoB,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oAV和脂联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G显著高于对照组[(1.79±1.28)mmol/L比(1.27±0.79)mmol/L],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1.17±0.25)mmol/L比(1.29±0.26)mmol/L],ApoAV显著低于对照组[(186.71±78.20)μg/L比(250.29±110.38)μs/L],脂联素亦显著低于对照组[(3.81±0.15)mg/L比(5.33±0.37)mg/L],P〈0.05或〈0.01。ApoAV与TG呈负相关(r=-0.208,P=0.040),与HDL-C(r=0.241,P=0.016)、脂联素(r=0.238,P=0.018)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ApoAV和脂联素水平降低,TG水平增高。ApoAV与脂联素共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 何成毓李洁琪唐晓明刘洁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脂异常脂联素
- 冠心病与脂蛋白(a)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与对照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差异,及LP(a)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所有110例入选对象均为住院患者,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组6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非冠心病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I)、载脂蛋白B(ApoB)与脂蛋白(a)。所有资料均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冠心病组血清ApoAI、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1.10±0.25)g/L对(1.24±0.27)g/L],[(1.20±0.27)mmol/L vs.(1.30±0.22)mmol/L]。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P(a)较对照组增高,LP(a)对冠心病的发展起促进作用。LP(a)通过促进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其氧化修饰及巨噬细胞与氧化型Lp(a)结合,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内脂质不断增多,进而转化为泡沫细胞[1]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刺激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增值,使血管腔狭窄。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LP(a)起独立作用,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并且不受性别、年龄、血压及胆固醇的影响。由于LP(a)所含的Apo(a)与纤溶酶基因紧密连锁,有相同的抗原决定族,产生与纤溶酶原高度同源的复合物,与LDL共价形成聚合物,延长在血管内膜下的存留时间,使LP(a)在内膜下易与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结合,延缓血管壁损伤的修复。而且LP(a)与纤溶酶原结构相似,竞争性的抑制纤溶酶原与血小板结合,抑制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同时Lp(a)是纤溶酶原激动剂的抑制剂,可以增加纤溶酶原激动剂抑制因子活性,导致纤溶酶原不能被t-PA激活为纤溶酶,阻止纤维蛋白溶解,引起血栓形成,使之成为致动脉硬化及血栓形成的主要促发因子。
- 何成毓
- 关键词:纤溶酶原血管平滑肌细胞造影检查血清脂蛋白载脂蛋白血清总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