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翔
- 作品数:16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8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_1椎体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圆锥损伤术后患者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L1节段爆裂骨折合并圆锥损伤手术后患者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35例L1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圆锥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查体情况后行后路或侧前方减压脊柱稳定手术。记录手术前后膀胱功能JOA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有鞍区感觉障碍,其中25例鞍区感觉减退,10例感觉消失。比较鞍区感觉减退组和感觉消失组的膀胱尿动力学参数,如最大自由尿流率、自主排尿量、最大尿流速时逼尿肌压力、逼尿肌最大压力时的尿流速和逼尿肌的最大压力。感觉减弱组显著优于感觉消失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2年中,感觉减退组16例3个月内大小便恢复正常,7例术后6个月内恢复正常,2例术后恢复较差需要导尿;感觉消失组恢复正常的比例显著低于感觉减退组(P<0.05)。[结论]L1椎体爆裂骨折并圆锥损伤手术的患者术后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是较为重要的评价预后指标,而其恢复同患者术前感觉区域的损伤情况具有重要关系。
- 谭俊铭申练兵王朝阳邢顺民陈德纯时国华廖腾苏加向何翔来津王金鑫张颉峰
- 关键词:逼尿肌腰椎脊髓损伤
- 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早期后路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早期后路神经减压、内固定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11—2017-11行后路神经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8例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术后Majeed评分、疼痛VAS评分等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6~24)个月。术后1年骶骨骨折获得骨性愈合,骶椎管及骶孔减压彻底,后路内固定物在位、无松动;患者均可站立活动、生活自理,7例球海绵体反射明显改善,4例球海绵体反射稍改善,5例球海绵体反射改善效果不佳。18例均无特殊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疗效评定采用Majeed功能评分:优5例,良3例,可7例,差3例。术后疼痛VAS评分(2.44±1.15)分,较术前的(8.56±0.78)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54,P <0.05)。结论不稳定骶骨骨折伴马尾神经损伤在无明显手术禁忌证情况下应尽早手术治疗,后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普及性较高,早期坚强内固定可满足患者早期负重下床行走,明显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
- 李韧陈德纯来津谭俊铭巫发凡邢顺民方良勤徐寅强何翔范国涛张颉峰
- 关键词:骶骨骨折马尾神经损伤后路手术内固定
- 距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与距骨骨折手术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在本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距骨骨折患者45例,男39例,女6例,年龄(33.8±10.2)岁;其中距骨体骨折27例,距骨颈骨折1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定手术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距骨骨折部位、开放与否、骨折粉碎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距骨周围骨折与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随访(3.6±0.4)年,术后优良率为55.5%。不同骨折复位患者术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内固定方式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放与否、骨折粉碎程度、骨折复位情况、骨折部位、是否合并距骨周围骨折(P〈0.05)。结论距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良好的复位和内固定,有助于距骨骨折术后功能的恢复,从而减少并发症。
- 来津谭俊铭申练兵邢顺民何翔王金鑫张颉锋
- 关键词:骨折外科学距骨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柔韧性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术前柔韧性评估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患者术前准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在确定融合节段、选择手术入路、预测术后矫形效果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有许多方法可以用作脊柱侧凸柔韧性的评估,
- 王飞何翔李明
- 关键词: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柔韧性
- 骨科大手术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凝血系统有关指标在骨科大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术前24 h与术后24、72 h的FIB(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LC(血小板计数)等凝血系统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深静脉血栓(DVT)形成16例,术前24 h与术后24、72 h的FIB、APTT、PLC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DVT组与非DVT组患者发现,术前FIB与APTT指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72 h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APTT、PLC凝血系统指标可作为骨科大手术患者手术前后DVT形成的诊断依据,为临床诊断DVT形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申练兵谭俊铭王金鑫张颉锋方良勤邢顺民何翔来津
- 关键词:凝血系统骨科大手术DVT
- 腰椎退行性病变行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变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采用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45例。结果手术融合率95.5%,无神经损伤、断钉、退钉发生。结论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式操作安全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肯定,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较好方法。
- 申练兵谭俊铭何翔张颉锋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病变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
-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疾病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自2009-01—2013-01采用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后路椎板减压治疗3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管狭窄症12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6~40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3个月、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VAS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个月和1年继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椎间隙后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时间的延长,高度略有下降,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保持了一定的活动度,但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结合椎板减压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早期效果较明显。该手术方案维持了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在稳固脊柱的前提下保留一定活动度,能够预防邻近节段退变及腰椎不稳,但远期的疗效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王飞何翔来津魏显招沈力李志鲲朱晓东李明
-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DYNESYS内固定
- 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比较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节段组(采用后路经伤椎单节段固定,33例)和双节段组(采用经伤椎双节段固定,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24个月ODI、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个月。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伤椎高度矫正率、术后Cobb角矫正率、术后24个月ODI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个月伤椎高度矫正丢失率、术后24个月Cobb角矫正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单节段固定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少,双节段固定够有效恢复并维持椎体高度、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矫正丢失。
- 何翔来津邢顺民王东旭谭俊铭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 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肱骨近端骨折是成人上肢骨折的常见类型之一,约占所有骨折患者的4%~5%,在所有的肱骨骨折中占50%,其中老年人所占比重更大,超过70%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仅轻度移位或无移位,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达到愈合和理想的功能恢复。在无禁忌证的前提下,一般提倡对严重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进行手术治疗。随着技术和相关理论的发展,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也存在一定的分歧。
- 来津何翔王飞谭俊铭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移位骨折大结节关节面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经MRI明确诊断为慢性VCF的患者行PVP治疗,手术前给予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手术前后VAS变化的差异,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2个月至2年,术前VAS平均为(7.44±1.11)分,随访时为(3.1±0.96)分;手术的主观满意度良好。结论 MRI对于VCF患者的评估非常重要,术前MRI出现骨髓水肿信号的慢性VCF采用PVP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 申练兵谭俊铭邢顺民陈德纯朱亚中张颉锋何翔来津王金鑫王金鑫
-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