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希文

作品数:21 被引量:173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暴雨
  • 3篇站点
  • 3篇污染
  • 3篇梅雨
  • 3篇雷暴
  • 3篇雷暴大风
  • 3篇大风
  • 2篇地面臭氧
  • 2篇地闪
  • 2篇雨期
  • 2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对流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湿位涡
  • 2篇气象
  • 2篇位涡
  • 2篇卫星资料
  • 2篇梅雨期
  • 2篇近地面

机构

  • 18篇湖北省气象局
  • 6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西藏高原大气...
  • 1篇深圳市国家气...
  • 1篇沈阳中心气象...

作者

  • 21篇刘希文
  • 5篇徐双柱
  • 5篇徐晓斌
  • 5篇韦惠红
  • 4篇林伟立
  • 4篇牛奔
  • 4篇王继竹
  • 4篇苟阿宁
  • 3篇许冠宇
  • 3篇郭英莲
  • 3篇吴涛
  • 2篇龙利民
  • 2篇李得勤
  • 2篇韩芳蓉
  • 2篇车钦
  • 2篇张萍萍
  • 2篇张家国
  • 1篇舒斯
  • 1篇王瑛
  • 1篇赵花荣

传媒

  • 2篇气象科技
  • 2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气象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广东科技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暴雨灾害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不同类型雷暴大风的时空分布及环境参数特征被引量:11
2022年
基于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和雷达资料,对湖北省2007-2015年雷暴大风的天气类型、时空分布和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箱线图展示的结果分区域分季节讨论了各型雷暴大风的环境参数特征。结果表明:(1)湖北雷暴大风分为高空冷平流强迫型、低层暖平流强迫型、斜压锋生型、准正压型,其发生在3-8月,其中夏季(6-8月)雷暴大风占其全年总数的78%;一天中,其主要发生在15-19时,峰值在16时;雷暴大风空间分布不均,其高频中心位于鄂西南的宜昌和鄂东的黄石。(2)各型雷暴大风存在季节和区域差异,斜压锋生型主要出现在春季,高空冷平流强迫型、低层暖平流强迫型、准正压型主要出现在夏季;高空冷平流强迫型在鄂西北发生最多,低层暖平流强迫型在宜昌地区、江汉平原、鄂东均出现较多,准正压型和斜压锋生型在鄂东发生最多。(3)高空冷平流强迫型雷暴大风的850 hPa与500 hPa温差(ΔT_(85))和中低层(925-500 hPa)风垂直切变(S_(L95))较大,850 hPa露点温度(T_(d85))偏低;低层暖平流强迫型的S_(L95)、K指数均较大;准正压型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较大、S_(L95)、低层(925-700 hPa)风垂直切变(S_(L97))较小;斜压锋生型的S_(L95)和S_(L97)均较大。(4)湖北雷暴大风的对流参数K指数、ΔT_(85)、CAPE的阈值分别为35℃、25℃和925 J·kg^(-1),鄂西北、鄂东的对流参数离散度较大,按区域归纳各型雷暴大风的对流参数阈值,对当地雷暴大风预报预警更有指导意义。
韦惠红许冠宇刘希文张家国李双君姜杰
关键词:雷暴大风环境参数
北京及周边地区典型站点近地面O3的变化特征
2008年6月1日~2009年5月31日在北京城区中国气象局(CMA),及其西南方向固城站(GCH)和东北方向上甸子本底站(SDZ)的近地面O3等观测数据,分析了O3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其他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刘希文徐晓斌林伟立
关键词:近地面臭氧日变化
结合源解析的大气污染相关气象要素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文章根据恩施州环保部门2015-2019年大气污染监测资料,结合对主要污染物PM2.5的源解析结果,分析了鄂西南山区空气污染分布特征。采用相关气象资料,对影响空气质量相关气象要素、边界层重要物理量特征进行统计特征分析及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鄂西南山区的空气污染99.9%出现在冬半年不利天气条件下,主要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由于本地污染物不断积累而形成,区域传输影响仅占10%~20%。不同季节,汽车尾气与燃煤2类源均排在贡献率前两位,机动车尾气始终为贡献占比最高的排放源;统计污染天气相关各层主要气象要素特征,高空各层无论有无污染,影响区主导气流均相同,但随着空气污染出现或加重,各要素值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污染天气发生时,一般呈现出逆温和低混合层存在的特点,一般而言,污染越重,混合层高度越低;地面气象要素是大气污染扩散条件形成的重要因素,当地面较长时段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条件静稳、温高、风弱、湿度条件适宜时,对空气污染形成有利,当霾伴随轻雾或大雾,有时伴有弱降水同时发生,相对湿度持续达到90%附近时,有利于近地层水汽和大气气溶胶污染物聚集,加速了污染颗粒物的湿增长,发生重污染的可能性大。该文研究成果的业务应用,对开展环境气象预报及服务提供了业务技术支撑,对其他类似山区提升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罗菊英张仪刘希文
关键词:空气污染统计特征源解析
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暴雨监测和预报中应用
介绍近几年武汉中心气象台利用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暴雨监测预报中应用的研究成果。经过相关项目的研究,建立了以风云气象资料为主,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等,以网页形式的风云系列卫星资料的暴雨监测预报业务系统,定量监测和预...
徐双柱吴涛张萍萍王继竹刘希文
关键词:暴雨
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暴雨监测和预报中应用
徐双柱吴涛张萍萍王继竹韦惠红刘希文车钦董良鹏龙利民杜牧云张蒙蒙王珊珊许冠宇舒斯
“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在暴雨监测和预报中的应用”项目来源于中国气象局2007年和2013年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应用示范系统项目,研究内容属地球科学中的大气科学分支。项目围绕暴雨在风云卫星上的特征及其成因、暴雨云团实时识别跟踪和暴...
关键词:
关键词:暴雨预报气象卫星资料
金沙大气本底站反应性气体本底浓度及长距离输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对金沙大气本底站在2006年6月至2007年7月之间获得的O3,CO,NOx,SO2浓度的频率分布进行Lorentz多(单)峰曲线拟合,得到4个不同季节下不同的峰值浓度.这些峰值浓度代表着不同过程作用下的本底浓度水平.将这些峰值浓度与相应的总体平均值(中值)浓度比较,讨论了后者在代表本底浓度水平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在某些情况下,大气污染物的平均值(中值)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该地区的本底浓度,但由于受污染物输送等因素的影响,总体平均值(中值)浓度往往低估或高估了本底浓度.本工作利用HYSPLIT轨迹模式计算了观测期间的气团后向轨迹,通过聚类-气体浓度关联分析法取得了各类轨迹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对应的O3,SO2,NOx和CO平均浓度水平,并进一步通过滤掉污染物固有的季节变化,取得了不同气团来源对金沙站污染物浓度水平相对影响的信息.结果表明:金沙站可用于研究受长三角、中南地区、江汉平原及其北部地区排放影响的不同气团来源的大气本底信息;来自其南面的华中、华南地区和长三角西部地区的气团对其近地面O3的贡献显著;来自其北至东北方向的江汉平原、黄淮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区,以及其南面的中南地区的气团对其SO2,CO和NOx的贡献显著;来自海洋的长距离输送气团对局地污染物起清洁作用;来自西北的长距离输送气团常带有自由大气的特征(高O3浓度,低CO,NOx浓度和相对湿度),但却带着相对高浓度的SO2.
林伟立徐晓斌孙俊英刘希文王瑛
关键词:大气输送O3COSO2
输送对区域本底站痕量气体浓度的影响被引量:39
2009年
利用HYSPLIT4轨迹模式计算了临安、上甸子和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2005年7月—2007年6月的气块后向轨迹,并通过聚类分析取得了各站点平均轨迹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等结果。将各站点同期观测到的O3,SO2,NOx和CO浓度通过滑动平均法去除季节变化,取得其短期变化信号,并将轨迹与这种短期变化信号对应,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排放源空间分布和轨迹移动特性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动高度高、速度快的气块不利于污染物积累,对站点污染物起清除作用。但个别来自高空的轨迹会将富含O3的气块输送到地面,从而使站点O3浓度升高。各站均有大约50%60%的轨迹输送污染气块,导致站点气体浓度升高。临安站的污染主要来自S—SW和N—SE扇区;上甸子站的污染最主要来自SE—SW扇区,其次来自N—SE和W—N扇区;龙凤山的污染主要由来自S—WSW扇区。
徐晓斌刘希文林伟立
关键词:痕量气体
长江中游梅雨锋极端暴雨过程中的边界层中尺度系统主要特征被引量:6
2022年
利用2008—2016年常规观测、地面自动站和NCEP再分析场资料,结合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等资料,在系统性分析39例梅雨期极端暴雨过程边界层中尺度天气系统动力热力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归纳了三种不同天气类型下极端暴雨边界层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模型。结果表明:在同一类天气类型背景下,对应的极端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具有相同的规律,且极端暴雨的产生均与边界层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强烈发展有密切关系,而长江中游特殊地形在边界层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有利环流背景和强烈发展边界层中尺度天气系统的触发和组织作用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合并加强、停滞、后向传播以及对流单体列车效应等是极端强降水产生的重要原因。锋面气旋类极端暴雨地面中尺度天气系统有三种,均由冷式切变线、暖区局地中尺度辐合线和大别山西侧MCS出流边界等交汇发展而来。低涡切变极端暴雨的中尺度天气系统主要是边界层新生于武陵山脉东部江汉-洞庭湖平原的局地中尺度涡旋,尺度为150~300 km,其形成伴随显著的边界层多支气流的强烈辐合、局地斜压性的发展过程等;局地中尺度涡旋的形成与西南涡和长江中游特殊地形密切相关,四川盆地西南涡加强,湘鄂西部二级地形区域涡前强降水的形成是其发展的主要诱因,有利于多支气流辐合的长江中游马蹄形地形是其在江汉-洞庭湖平原多发的关键因素。弱强迫梅雨锋暖区极端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与大别山西侧雷暴冷池逆流和夜间边界层超低空急流的辐合增强、维持有关。
周金莲张家国吴涛许冠宇刘希文王珏韩芳蓉
关键词:梅雨锋极端暴雨边界层中尺度天气系统中尺度对流系统
湖北雷暴大风的雷达回波及地闪活动特征
利用湖北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和二维闪电定位资料,对湖北地区2006-2013年6次典型雷暴大风过程中的雷达回波和闪电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雷暴大风回波强度一般超过55d Bz,局部伴有冰雹,移速较快,后部...
苟阿宁牛奔刘希文
关键词:雷暴大风弓状回波带状回波地闪
文献传递
春季两次东移型西南涡云系的发展演变特征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FY-2E和Cloud Sat卫星资料、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2013年春季2次西南涡云型、云系结构和雷达回波演变、环境场特征。结果表明:(1)2次西南涡形成都伴随有高原槽东移和高原东侧偏南低空急流增强,偏南低空急流增强对低涡形成和东移起重要作用;(2)西南涡云系结构与低涡环流密切相关,西南涡形成和东移初期,低涡环流结构呈椭圆形,西南涡云系表现为叶状云系或逗点云系,随着低涡后部冷空气入侵加剧,低涡云系形成典型的"S"型后边界。低涡云系的结构形式和边界形状,对低涡形成和东移、急流发展有指示作用;(3)低涡降水分布与低涡云系结构有一定关系,低涡水平云系分布为叶状云系时,降水中心位于其东南部,低涡云系水平分布为逗点云系时,降水中心位于其逗点云内;(4)受低涡云系结构影响,低涡云系降水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为低涡暖区降水,回波带呈反气旋弯曲,向东移动并向东北方向旋转;第2阶段中层干冷空气下沉加剧,干冷和暖湿气团交汇形成西南—东北向带状回波,雷达回波上"人"字形回波形成。
韦惠红牛奔刘希文李双君车钦
关键词:云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