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方勇

作品数:15 被引量:186H指数:6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司法
  • 8篇陪审
  • 8篇陪审员
  • 6篇人民陪审员
  • 5篇法院
  • 4篇司法民主
  • 3篇人民
  • 3篇陪审员制度
  • 2篇人民法院
  • 2篇社会
  • 2篇实证
  • 2篇司法改革
  • 2篇诉讼
  • 2篇诉讼费
  • 2篇诉讼费用
  • 2篇诉讼费用制度
  • 2篇陪审制
  • 2篇下人
  • 2篇民法
  • 2篇法官

机构

  • 13篇湘潭大学
  • 4篇湖南省高级人...
  • 1篇国家法官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5篇刘方勇
  • 5篇廖永安
  • 1篇陈海光
  • 1篇刘菁
  • 1篇李立新

传媒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法学杂志
  • 1篇中国法学
  • 1篇法学家
  • 1篇中国应用法学
  • 1篇法商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法律科学(西...
  • 1篇湘江青年法学
  • 1篇人民法治
  • 1篇第三届“京津...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诉讼费用制度与法院财政保障制度的潜在对立和冲突
在中国处于转型社会、体制不健全的背景下,诉讼费用制度与周边制度的潜在冲突性和对立性,折射出了法院这一社会纷争的最终裁判者在转型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中国诉讼费用制度的基本理念只有建构在保障法院全面发挥司法功能的根本出发点上,...
廖永安刘方勇
关键词:诉讼费用制度人民法院社会转型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实证研究--以中部某县级市为分析样本被引量:24
2016年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实现司法民主的理想选择。然而,实证研究表明,陪审制度实践效果与其理想目标相去甚远,衍生出民众参与度不高、适用意愿不强、陪审员难以实质性参与及被法官化等问题。要使制度理想为民众所接受并使制度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须解决一元制度设计与二元社会结构潜在对立、陪审员角色定位与民众认识错位、陪审民主功能与司法功能缺乏整合、陪审员职权配置与案件类型不相匹配等问题,以适当分权、适度开放的二元或多元设计弥合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消解潜在的对立和冲突。
刘方勇廖永安
关键词:司法民主陪审制度
人民陪审员制度目标之异化及其反思——以湖南省某市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为样本的考察被引量:47
2014年
虽然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强调以展现司法的"大众化"功能为重要目标,但是该制度的具体设计明显脱离了我国现实的社会情境和司法环境,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人民陪审员选任精英化、职权行使虚名化、管理机制法官化等现象。要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之目标,就必须正视二元社会结构、民众参与能力等现实条件,并合理配置人民陪审员的职权、提高民众的认同感以及参与度。
廖永安刘方勇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民主大众化精英化
法官员额制改革须跳出“零和博弈”的逻辑
2016年
本轮司法改革好不容易回到了“司法职业化”的正轨,但就目前的情势来看,改革仍面临共识难聚、人气不旺、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时下的改革氛围颇有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非常令人担忧、困惑。十余年前笔者就参与过所任职法院承担的最高法院改革试点工作,对本轮司法改革的一些焦点问题如法官员额制等有所观察、感悟,十年来也一直在关注改革。
刘方勇
关键词:司法改革零和博弈逻辑改革试点工作最高法院司法职业化
司法改革背景下现代法官职位体系之构建——兼论法官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再设计被引量:2
2016年
对法官施行科学的职位管理,应根据法官培养成长的规律、诉讼程序的分类、案件类型的繁简分流等合理划分法官职类、职种、职位,以构建现代法官职位体系。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职位法官的职责分工、培养路径、职位发展通道、职业保障等,有助于实现法官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目标。
刘方勇刘菁
关键词:司法改革法官制度职位管理
司法公信语境下法院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本文在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背景下,对法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从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去行政化等方面对法院人力资源管理对策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如果有途径、有办法让民众真正了解法官、法院,民众对法院、法官的负面评价不会有...
陈海光刘方勇
关键词:法院人力资源管理司法公信力民众满意度
文献传递
回归价值本源:巡回审判制度的考证与思索被引量:4
2013年
渊源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巡回审判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衍生出剧场化、边缘化、庸俗化、无规则化等符号性特征,象征性意义远甚于其基本的司法功能。应当从便利群众接近司法正义的价值本源出发,契合现代司法的要求,重新确定价值功能、创新表现形式、明确适用范围、确立操作规则,以构建完善的现代巡回审判制度。
刘方勇廖永安
关键词:马锡五审判方式司法正义
人民陪审员角色冲突与调适被引量:32
2016年
人民陪审员角色分析表明,"陪而不审"现象根源于司法场域的角色冲突。基于角色认知与角色期待的多重性,"陪而不审"尚不能涵盖陪审员角色的全部表现,且"陪而不审"虽非制度期许的正效应,但尚未产生明显负效应。故陪审员角色调适应契合角色认知与期待的多重性:在角色定位上,应回归"外行"应然角色;在角色扮演上,应立足于"参",再着眼于"审";在角色挑选上,应以开放性与随机性为前提,并以开放性保障随机性。
刘方勇
关键词:司法民主角色理论
人民陪审员遴选机制改革与立法评析被引量:2
2018年
《人民陪审员法》放宽了人民陪审员的遴选条件,对遴选主体进行了调整,规定"两次随机"遴选人民陪审员,拓宽了公民参与审判的渠道,有助于确保人民陪审员来源的广泛性和公平性。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保障人民陪审员遴选高效有序进行,需要提供更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确定好人民陪审员遴选范围,提高人民陪审员候选人的应召率,加强人民陪审员遴选的信息化建设,并建立完善遴选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
刘方勇周爱青孙露
关键词:司法民主人民陪审员遴选机制
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路径探析被引量:102
2012年
以陪审员与法官"同职同权同责"为基轴设计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脱离了传统城乡二元社会正在转型的现实背景,不可避免地将改革导向"精英化",并难以避免各种异化现象发生。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必须与二元转型社会结构相适应,以陪审员与法官分职分权为基础,构造参审制与陪审制结合、平民陪审与专家陪审共存、常识判断与专业判断并行的陪审制度二元结构体系。在以平民陪审践行司法大众化的同时,也可以以专家陪审补足法官职业化不足的缺失,以有效提升司法的品质。
廖永安刘方勇
关键词:陪审制参审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