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芦萍

作品数:8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体育
  • 2篇身体
  • 2篇体育教育
  • 2篇教育
  • 2篇高校
  • 2篇高校体育
  • 2篇高校体育教育
  • 1篇地掷球
  • 1篇地掷球运动
  • 1篇蹲踞
  • 1篇心肺功能
  • 1篇游泳
  • 1篇运动学
  • 1篇哲学
  • 1篇掷球
  • 1篇掷球运动
  • 1篇中国古代体育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人
  • 1篇儒家

机构

  • 4篇西安工程科技...
  • 4篇西安体育学院
  • 3篇西北纺织工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刘芦萍
  • 1篇许树海
  • 1篇梁雁翔
  • 1篇袁尽州
  • 1篇白鸿顺
  • 1篇项红军
  • 1篇王美丽
  • 1篇朱长跃
  • 1篇刘英林
  • 1篇邵松柏
  • 1篇仲宇
  • 1篇赵巧宁

传媒

  • 7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西北纺织工学...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8
  • 3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校体育教育应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通过研究终身体育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现状和国内外对终身体育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终身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占有的地位,提出了高校体育教育应树立以终身体育理论为其根本的指导思想,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习惯,逐步提高其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建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和意识。
刘芦萍赵巧宁
关键词:终身体育高校体育
略论地掷球运动与全民健身被引量:4
1998年
探讨地掷球运动与全民健身互动机制的关系,旨在普及、推广地掷球运动,以期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
刘芦萍
关键词:地掷球全民健身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哲学探析被引量:2
1997年
高校体育教育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确立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体现、体育观、价值观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并努力构建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刘芦萍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哲学教育改革
长拳、太极拳对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被引量:29
2002年
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将长拳、太极拳对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 ,许多研究表明 ,长拳、太极拳对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有较大的影响 ,但这些研究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儿童少年、优秀 (专业 )运动员和中老年人 ,对普通青年 (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青年 )的研究较少 ,也不系统 ;为此 。
王美丽白鸿顺刘芦萍
关键词:长拳太极拳身体素质心肺功能体育锻炼中老年人
跳远最后两步助跑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被引量:8
1997年
本文通过对跳远是后两步助跑过程中身体重心在三维空间移动研究,揭示跳远最后两步助跑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最后两步助跑中,身体重心的水平过度分别下降3.2%和4.6%,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移动距离分别降低约4%和10%,身体重心在左右方向的移动变化也显示一定特征。
许树海刘芦萍梁雁翔
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被引量:25
2004年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是由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的肢体技能孕育发祥而来;经过积累提高而初具雏形。到了战国时期,逐步将体育活动理性化、概念化、社会化,使体育成为一种社会人文现象。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新历法的制定、治国思想的确立,使古代中国体育文化定格于儒家思想的框架之内。从此、中国体育文化就按照这种框架发展起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结束了中国古代体育一统天下的局面。但由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传承从未中断过的特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至今仍然发挥着其积极作用。如何保持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项红军刘英林刘芦萍
关键词:体育文化儒家思想体育活动
游泳蹲踞式与抓台式出发技术运动学研究被引量:23
1997年
对8名优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为期八周的出发技术系统训练,通过对蹲踞式和抓台式两种出发技术的影片和录像解析,进行了有关运动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蹲踞式出发在离台时间和水平速度方面明显优于抓台式,而且蹲踞式出发可以创造与抓台式相同的出发成绩。又根据国外学者提出的蹲踞平式是最快的出发技术,建议在我国游泳教学和训练中进行蹲踞式出发技术的尝试。对蹲踞平式出发技术应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仲宇刘芦萍邵松柏
关键词:抓台式运动学
几种测量信度估价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通过对积差相关法、裂半法及方差分析法等信度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估计信度的特点。结果表明:同一测量方法的信度用不同估算方法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测量数据特点,合理选择信度计算方法是信度估计的前提。
袁尽州朱长跃刘芦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