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韧

作品数:64 被引量:204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5篇细胞
  • 18篇休克
  • 10篇粒细胞
  • 10篇内毒
  • 10篇内毒素
  • 10篇坏死
  • 9篇中性粒细胞
  • 9篇肿瘤
  • 8篇凋亡
  • 8篇死因
  • 8篇肿瘤坏死因子
  • 8篇坏死因子
  • 7篇中性粒细胞凋...
  • 7篇细胞凋亡
  • 7篇肺损伤
  • 6篇血性
  • 6篇血症
  • 5篇毒素血症
  • 5篇炎症
  • 5篇再灌注

机构

  • 4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1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64篇刘韧
  • 38篇田昆仑
  • 33篇刁有芳
  • 33篇肖南
  • 13篇陈惠孙
  • 11篇汪江淮
  • 8篇刘良明
  • 8篇王涛
  • 7篇王正国
  • 7篇蒋建新
  • 6篇刘萍
  • 5篇汪志文
  • 4篇刘宝华
  • 3篇张连阳
  • 3篇刘志刚
  • 3篇陈忠斌
  • 3篇胡德耀
  • 3篇周荣
  • 3篇覃世文
  • 3篇江其生

传媒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细胞生物学杂...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烧伤创疡...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药...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0篇2002
  • 8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6篇1993
  • 1篇1992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塞米松对家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及其与TNF的关系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预防性或治疗性给予地塞米松对家兔内毒素休克的防治作用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关系。方法 5 3只健康家兔分为对照组 (n =13 ) ,内毒素休克组 (n =16) ,地塞米松预防组 (n =12 )及治疗组 (n =12 )。地塞米松预防组和治疗组动物于脂多糖 (LPS)输注前 3 0min或输注后 2 0min给予地塞米松 5mg/kg体重 ,观察MABP、动物死亡率、循环血中TNF水平及其它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内毒素休克组相比 ,地塞米松预防和治疗组动物平均动脉压 (MABP)有明显上升 (P <0 .0 5 ,P <0 .0 1) ,死亡率下降 (P <0 .0 5 ,P <0 .0 1) ,循环血中TNF水平的升高受到明显的抑制 (P <0 .0 1)。同时 ,地塞米松预防和治疗能使内毒素休克动物血浆胰高血糖素、葡萄糖、乳酸和 β 葡萄糖醛酸酶 (β G)的升高得到明显改善 (P <0 .0 5 ,P <0 .0 1)。体外实验亦表明地塞米松预防能完全抑制肝Kupffer细胞释放TNF。结论 地塞米松对内毒素休克的防治效果与其直接抑制LPS诱导TNF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刘韧刘萍田昆仑刁有芳
关键词:内毒素休克肿瘤坏死因子地塞米松家兔
6-[4-(4′-吡啶)氨基苯]-4,5-二氢-3(2H)哒嗪酮抗兔和大鼠失血性休克效应及初步机理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新型钙增敏强心剂 6 [4 (4′ 吡啶 )氨基苯 ] 4 ,5 二氢 3(2H)哒嗪酮 (MCI 15 4 )抗失血性休克效应并探讨其初步机理。方法 以改良Wigger法 ,即股动脉放血并维持血压 5 .33kPa 2h建立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观察MCI 15 4对失血性休克大鼠 12、2 4和 4 8h存活率的影响 ;以彩色频谱多普勒观察MCI 15 4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平均血流量和血流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 MCI 15 4组休克大鼠 12、2 4和 4 8h存活率分别为 17/ 2 0、15 / 2 0和13/ 2 0 ,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的 11/ 2 0、8/ 2 0、4 / 2 0 ;MCI 15 4治疗后 2h ,能显著降低休克家兔肝、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治疗后 4h能明显增加休克家兔心脏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及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血流量 ,显著降低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结论 MCI 15 4有较满意的抗失血性休克效应 ,其机理可能与增强休克动物心脏功能和增加主要器官血流量有关。
江其生胡德耀肖南杜文华刘韧闵家鑫王庆松刘良明
关键词:休克血流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的动态变化(英文)被引量:8
2005年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为特征,这些炎症细胞数量增加和活性改变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特点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早期干预和功能监测提供参考方向。设计: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的呼吸内科。对象:观察对象为2003-02/12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呼吸内科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同期同类住院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择18例患者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8~70岁,平均(56±7)岁。对照组14例,为来本院查体的健康成年人,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50~70岁,平均(59±8)岁。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观察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比较。结果:流式细胞分析显示,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凋亡早期中性粒细胞的比率为(8.5±1.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5±1.8)%(t=6.25,P<0.01),急性加重期(5.1±0.6)
曹国强钱桂生刘韧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凋亡率中性粒细胞凋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早期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聚集
影响内皮细胞凋亡的因素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Ars),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烧伤血清、创伤血清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ECV-304,与上述物质孵育24小时后检测凋亡水平及ICAM-1.bcl-2、p53表达的变化。结果:Ars可使内皮细胞发生剂量依赖的凋亡增加(与对照相比,P<0.01),但是LPS、TNF、烧伤血清和创伤血清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有限,细胞凋亡率在15%以下。除10%烧伤血清外,所有处理因素都使内皮细胞Ⅰ-CAM-1表达降低。体外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与bcl-2表达降低、p53表达增多有关。结论: Ars、LPS、TNF、烧伤血清和创伤血清通过下调bcl-2表达、上调p53表达来影响内皮细胞凋亡,并且抑制内皮细胞功能。
刘韧肖南田昆仑刁有芳陈惠孙
关键词:内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病理生理学
卷式可塑性通用夹板系列检测工具的设计及其应用
2005年
目的 提供完整可靠的卷式可塑性通用夹板系列检测和质量抽验工具。方法 根据现场急救中骨折尤其是四肢骨折时该型夹板的应用情形 ,及其本身的形状特点 ,设计制作系列辅助检测工具 ,并系统的对该夹板样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结果 通过对试制样品的测试应用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定型产品方案 ,通过对定型样品的检测应用 ,熟悉、了解了该夹板的各种性能 ,同时验证了该系列检测工具的可靠性。结论 该系列工具设计比较合理 ,简单实用 ,能够有效的对卷式可塑性通用夹板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田昆仑刘良明肖南刘韧刁有芳
关键词:质量抽验四肢骨折现场急救
人重组TGF-β RⅡ亲和核酸筛选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通过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亲和核酸,探寻拮抗TGF-β活性的新方法。方法以ssDNA5′-TAATACGACTCACTATAGGGAGGACGATGCGG-N60-CAGACGACTCGCCCGA-3′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取初始RNA随机库;以人体外重组TGF-βRⅡ为靶目标蛋白行SELEX实验,共进行8轮循环筛选。通过膜结合实验监测筛选所得RNA富集库对TGF-βRⅡ亲和性的进化状态,凝胶阻滞实验检测亲和核酸序列与TGF-βRⅡ的结合强度。结果随着筛选进行,RNA富集库沿着与靶蛋白TGF-βRⅡ亲和性加强的方向进化;从第8轮富集库中分离出两类优势序列,序列A和序列B。膜结合实验显示序列A、B对TGF-βRⅡ有明显的亲和性,但凝胶阻滞实验显示序列A、B均无与蛋白结合的阻滞带出现。结论筛选所得序列A及B与靶蛋白TGF-βRⅡ的亲和性及特异性还不理想,但先导序列A及B的获得为通过后SELEX技术进一步寻找最佳结合序列奠定了基础。
谢琳刘韧朱旭东贺翔鸽陈彩宇
关键词:SELEX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肠道缺血再灌注引起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1998年
N-乙酰-L-半胱氨酸(NAC)是体内游离巯基的组成部分,可补充体内谷胱甘肽,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的作用。本实验观察补给NAC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造成缺血再灌损伤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5分钟后松夫,于松夹前或后5分钟给予NAC(50mg/kg),测定松夹后2、4、6小时肠、肝组织总流基(TSH),游离巯基(NPSH),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酶(MPO)的改变。结果给予NAC可明显增加组织NPSH水平,降低MDA和MPO含量.但松夫后给予NAC者效果优于松夫前给予者。说明NAC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刘苹肖南刁有芳田昆仑刘韧
关键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肝损伤乙酰半胱氨酸
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大鼠肠上皮UCP2变化及其线粒体功能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解偶联蛋白 2 (UCP2 )在肠上皮线粒体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 ,分别于休克前、休克 90分钟及复苏 2小时、6小时、12小时、2 4小时取小肠上皮 ,用Western blot法测线粒体UCP2的含量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UCP2对线粒体膜电位 (MP)、线粒体内活性氧 (ROS)产生的影响作用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组织中三磷酸腺苷 (ATP)的含量。结果 (1)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肠上皮线粒体中UCP2含量增高 (P <0 .0 5 ) ;(2 )UCP2可降低MP并抑制线粒体内ROS产生 ,但UCP2对线粒体内ROS产生的调节作用受MP影响 ;(3)失血性休克后 ,肠上皮组织中ATP含量明显下降 ,是对照组的 2 0 .81% ,复苏后 2 4小时 ,其水平仍低于正常。
郑文建肖南田昆仑刘韧刁有芳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肠上皮线粒体功能解偶联蛋白2
外源性装饰蛋白在组织修复中对胶原形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拮抗剂装饰蛋白 (decorin)对瘢痕中胶原形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手术造成家兔结膜瘢痕 ,即刻和d 1、3、7在结膜瓣下注射decorin 1 0 0 μl(0 .1mg/ml) ,30d后用天狼星红 偏振光法检测胶原的合成情况 ,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 β1 的表达。结果用药后Ⅰ、Ⅲ型胶原纤维较瘢痕组密度降低 (P<0 .0 1 ) ,与正常结膜中Ⅰ、Ⅲ型胶原排列状况相似 ,并且TGF β1 表达的阳性率降低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decorin通过降低TGF β1 的表达明显减少Ⅰ、Ⅲ型胶原合成量 ,从而减轻局部的纤维化反应 。
刘韧朱旭东谢琳肖南
关键词:胶原瘢痕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对中性粒细胞呼吸暴发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及开腹手术后,二者中性粒细胞呼吸暴发(respiratoryburst)功能的变化,了解腹腔镜手术对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直肠恶性肿瘤”患者2 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腹腔镜组(Laparoscopy)行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开腹组(Open)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作为对照。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 4h及72h ,抽取外周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查,并分离中性粒细胞,经佛波酯(PMA)刺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呼吸暴发强度。结果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幅度及呼吸暴发强度在术后2 4及72h明显低于开腹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P <0 0 5 )。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低于开腹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
吴劲松刘宝华刘韧张连阳林静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性粒细胞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