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花 作品数:25 被引量:58 H指数:4 供职机构: 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 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E2F-1及相关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转录因子E2F-1和Ki-67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和32名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Ki-67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35/60)和85.00%(51/6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和12.5%(4/32)(x2=27.71,x2=42.63;P<0.05)。两者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有关(x2=5.79,x2=8.28,x2=11.77,x2=4.04;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Ki-67两者之间比较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2F-1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周海霞 李燕辉 时志民 王蕾 司军英 吴彩花 范建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E2F-1 KI-67 免疫组化 子宫内膜癌中E2F-1和p-p38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p-p38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p-p38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35/60)和55.00%(33/6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为0、0(P<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p-p38两者之间比较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2F-1和p-p38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时志民 苗树梁 王蕾 周海霞 司军英 吴彩花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E2F-1 P-P38 免疫组化 子宫内膜癌中E2F-1和p-p38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p-p38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2F-1和p-p38的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p-p38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5/60)和55%(33/60);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均无表达。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p-p38两者之间比较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2F-1和p-p38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周海霞 时志民 王蕾 司军英 吴彩花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E2F-1 P-P38 免疫组化 E2F-1与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E2F-1)和细胞周期因子(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E2F-1、CyclinD1的表达。结果正常子宫内膜标本中E2F-1、CyclinD1均无表达,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与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35/60)、60.00%(36/6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CyclinD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均<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E2F-1与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CyclinD1均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张瑞华 温海萍 张娟 时志民 周海霞 吴彩花 李淑敏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核转录因子 细胞周期因子 E2F-1和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CyclinD1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两者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CyclinD1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35/60例)和60.00%(36/60例),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CyclinD1两者之间比较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E2F-1和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张娟 孙冬霞 时志民 王蕾 周海霞 司军英 吴彩花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E2F-1 CYCLIND1 免疫组化 乙肝孕妇母婴运用系统阻断法失败4例的分析 2013年 目的:对424例乙肝孕妇运用系统阻断法进行阻止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后,进行结果分析并追踪系统阻断法阻断失败的原因。方法:婴儿于出生时采集股静脉血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并记录结果,于生后8个月龄时取颈静脉血进行乙肝五项复查。结果:424例从8个月后随访至今,420例HBV-M,澳抗阴性,经注射乙肝疫苗后,378例产生抗体。有4例经实验室检查为HBV-M,阳性(大三阳),其中3例在产时新生儿时期,股静脉血HBV-M为大三阳,8个月复查HBV-M仍为大三阳;另一例,在产时新生儿股静脉血HBV-M为澳抗阴性,8个月时复查婴儿颈静脉血HBV-M为全部阴性,二岁半时复查HBV-M为大三阳。424例阻断成功420例,失败4例,阻断成功率99%。结论:失败4例中,其中3例为宫内已感染,宫内感染的3例新生儿的母亲的HBV-DNA均为高水平复制。1例为8个月后的人与人之间的水平感染。在HBV母婴传播中,系统阻断之产时特殊处理起到了决定性阻断作用,但由于病毒高水平复制造成的宫内感染阻断效果尚不明显,此外,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传播也不可忽视。 唐巧荣 吴彩花 姜树勤 刘丽红 张丽复方鳖甲软肝片结合腹腔穿刺大量排液治疗肝硬变张力性腹水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结合腹腔穿刺大量排液治疗肝硬变张力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肝硬变张力性腹水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腹腔穿刺大量排液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264,P=0.002),血钠、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t=6.33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2.85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显效40例,显效率86.96%,住院时间(14.33±2.23)d;对照组治疗显效34例,显效率73.91%,住院时间(26.73±2.63)d,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11,P<0.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8.276,P=0.000)。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结合腹腔穿刺大量排液治疗肝硬变张力性腹水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刘丽红 咸洪伟 吴彩花 姜树勤 张勤俭 王秀芹关键词:复方鳖甲软肝片 腹腔穿刺 肝硬变 张力性腹水 替比夫定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120μg加入到10%葡萄糖溶液20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替比夫定片,60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氨酸转氨酶(AST)和婴儿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水平。结果治疗4、8周后,对照组轻度患者有效率分别为52.63%、68.42%;治疗组轻度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5.00%、10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ALT水平明显下降,而治疗组HBV-DNA、ALT和AST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婴儿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9.52%、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张俊霞 吴彩花 杜辉关键词: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 妊娠 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母婴传播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确诊为艾滋病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尊重、保密的前提下对所有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严密观察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各项生理指标,监测新生儿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所有新生儿HIV抗体检测得出的结果与以往患有艾滋病的产妇母婴传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10例确诊为艾滋病的产妇中选择终止妊娠3例,选择继续妊娠7例,选择终止妊娠的3例产妇手术过程顺利,无术后并发症,选择继续妊娠的7例产妇所生新生儿一年后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中降低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率,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有较好的效果。 吴彩花 姜树勤 严秀芹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CD40表达水平与生化指标相关性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相关疾病患者血清中sCD40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肝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150例为肝病组,并选取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对患者血清中sCD40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肝病组患者和对照组血清sCD40浓度及25%~75%百分位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中血清sCD40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7、0.36,P<0.05);肝硬化患者组的血清sCD40的水平与碱性磷酸酶(ALP)呈正相关关系(r=0.78,P<0.05);重型肝炎患者死亡患者血清中sCD40水平(231.52±101.98)pg/m L远高于存活患者(t=2.14,P=0.02);入院之初并发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sCD40水平(236.56±117.45)pg/m L与未有并发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sCD40水平(120.35±82.41)pg/m 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CD40呈现出异常高表达状态,sCD40可作为评价肝脏细胞损伤程度的免疫学指标对肝衰竭预后状况进行评估。 周红霞 邵丽华 姜树勤 吴彩花 申雪粉 赵斗贵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