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诱导痰分析对预测毛细支气管炎转归的意义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观察首次喘息的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诱导痰组分的变化,探讨诱导痰液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在预测其转归的价值。方法用4.5%高渗盐水超声雾化法留取70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诱导痰液,用荧光酶标法、ELISA方法检测诱导痰液中的嗜伊红阳离子蛋白质(ECP)、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水平,台盼蓝染色和瑞氏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随访观察3年。结果毛支发作3年后有24.3%(17/70)患儿发展为哮喘,其初发阶段诱导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EOS)、ECP、IL-4明显高于未发展为哮喘的单纯毛支患儿(P<0.01),而IFNγ-则明显低于单纯毛支患儿(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于诱导痰中存在ECP、IL-4、EOS显著增高的毛支患儿有发展为哮喘的可能,在其初发阶段应进行哮喘的早期干预治疗。
- 姚圣连钱金强丁翠君朱均陈育智
- 关键词:诱导痰毛细支气管炎转归
- 诱导痰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中运用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易阳钱金强李春华郭宁熊建新涂国华姚圣连
- 关键词: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诱导痰痰液分析哮喘病人婴幼儿PIN
-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作用和意义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象为轻、中度毛支患儿22例和重度毛支患儿11例,选择无喘息病毒性肺炎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患儿血清和痰中Eotaxin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轻、中度毛支组和重度毛支组血清、痰Eotaxi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轻、中度毛支组和重度毛支组血清Eotaxin水平高于对照组。轻、中度毛支组和重度毛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SV毛支患儿血和痰液中Eotaxin增高,Eotaxin在毛支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易阳钟闻燕熊建新钱金强虞斌涂国华姚圣连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
- 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白三烯测定及临床意义和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干预被引量:8
- 2011年
- 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咳嗽、呼吸急促、喘憋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原体多数为呼吸道合胞病,且临床部分患儿出现反复喘息。本研究通过孟鲁斯特和布地奈德来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易阳钟闻燕熊建新钱金强虞斌涂国华姚圣连
- 关键词:合胞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临床干预气道高反应性感染后白三烯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介素9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气道中中性粒细胞、白介素9(IL-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在常州市儿童医院诊断为急性毛支的41例患儿和对照组8例无喘息的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毛支患儿根据入院Lowell评分(≥10分为重度,<10分为轻度)分为重度毛支组(10例)和轻度毛支组(31例)。对所有毛支患儿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进行诱导痰的细胞分类检查,并用ELISA方法检测痰液中的IL-9和MMP-9,对照组进行相同操作。结果急性毛支患儿诱导痰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在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其缓解期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毛支患儿痰中MMP-9质量浓度在急性期和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缓解期的IL-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毛支组急性期与缓解期比较MMP-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毛支组急性期与缓解期比较IL-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性粒细胞和MMP-9在急性毛支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和MMP-9的表达与毛支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 易阳周国平钟闻燕钱金强李春华郭宁熊建新涂国华姚圣连
- 关键词: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中性粒细胞白介素-9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的特征
- 2009年
- 易阳钱金强钟闻燕熊建新李春华郭宁涂国华姚圣连
- 关键词: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潮气呼吸肺功能改变
- 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哮喘患儿同时分别治疗效果的回顾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与哮喘的关系。方法对2006-01~2008-12收治的52例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哮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均按照GINA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对慢性鼻-鼻窦炎进行系统治疗。结果慢性鼻-鼻窦炎和哮喘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和92.3%,相关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535,P<0.01)。结论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与哮喘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两者同时治疗,哮喘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 姚圣连
- 关键词:儿童
-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和痰中白三烯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炎)患儿血、痰中自三烯C4(1eukotriene C4,LTC4)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轻一中度毛支炎组22例,重度毛支炎组11例,另选择无喘息非RSV感染性肺炎患儿12例作为对照(肺炎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和痰中LTC4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期轻-中度毛支炎组、重度毛支炎组、肺炎组血清LTC4水平分别为(76.96±28.19)pg/ml、(103.53±16.85)pg/ml、(18.14±7.49)pg/ml;痰中LTC4水平分别为(31.83±19.14)pg/ml、(67.11±15.11)pg/ml、(6.81±2.90)pg/ml;恢复期血清LTC4水平分别为(36.04±16.38)pg/ml、(52.27±17.03)pg/ml、(18.14±7.49)pg/m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09,P〈0.001;F=15.50,P〈0.001;F=44.43,P〈0.001)。治疗后轻一中度和重度毛支炎组血清LTC4水平明显降低,但仍高于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毛支炎患儿血和痰中LTC4水平明显增高,并与病情的轻重相关。
- 易阳钟闻燕熊建新钱金强虞斌涂国华姚圣连
- 关键词:白三烯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儿童
- 动态监测血乳酸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PICU患儿血乳酸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的相关性。方法对77例入住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立即进行PCIS,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极危重组(23例)、危重组(32例)、非危重组(22例)。并检测患儿动脉血乳酸水平,每6 h监测1次,并测出乳酸峰值。比较各组间乳酸监测指标(入PICU乳酸水平、乳酸峰值)和PCIS,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极危重组血乳酸水平:入PICU时乳酸[(5.28±3.69)mmol.L-1]、乳酸峰值[(8.54±4.32)mmol.L-1]明显高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F=3.98,3.12,Pa<0.01),而PCIS[(65.79±2.34)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F=4.23,P<0.01);死亡组PCIS[(62.35±4.22)分]低于存活组[(89.21±5.36)分](t=3.15,P<0.01),而血乳酸水平[(5.31±4.05)mmol.L-1]高于存活组[(3.22±2.13)mmol.L-1](t=2.32,P<0.05);PCIS与血乳酸水平呈负相关(r=-0.889,P<0.01)。结论血乳酸升高的PICU危重患儿病情更重、预后更差,PCIS评分可有效评估患儿的病情和预后,并与乳酸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是反映危重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患儿转归的较好指标。
- 姚圣连
- 关键词:乳酸危重病预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肺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08年
- 对4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及20例正常组婴儿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升高,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Vt/kg)、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TEF/vE)下降(P<0.05,<0.01);与恢复期比较,RR、tI/tE、tPTEF/tE及vPTEF/vE有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期RR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tPTEF/tE及vPTEF/vE仍有差异(P<0.05)。提示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肺功能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恢复期仍有小气道功能异常;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是判断其病情、评估疗效及预后实用和可靠的方法。
- 姚圣连熊建新易阳涂国华钱金强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