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彪

作品数:43 被引量:85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绿洲
  • 11篇绿洲边缘
  • 8篇植被
  • 8篇荒漠
  • 7篇植物
  • 6篇荒漠区
  • 5篇固沙
  • 5篇河西走廊
  • 4篇沙丘
  • 4篇生态效应
  • 4篇土壤
  • 3篇粘土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 3篇双工位
  • 3篇群落
  • 3篇种草
  • 3篇网膜
  • 3篇稳定性
  • 3篇民勤荒漠区

机构

  • 43篇甘肃省治沙研...
  • 4篇甘肃省荒漠化...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43篇张大彪
  • 24篇王强强
  • 18篇张剑挥
  • 18篇唐进年
  • 14篇刘世增
  • 12篇杨自辉
  • 11篇常兆丰
  • 10篇朱淑娟
  • 8篇樊宝丽
  • 8篇张逸君
  • 7篇郭树江
  • 7篇方峨天
  • 6篇李易珺
  • 6篇王多泽
  • 5篇张国中
  • 4篇李爱德
  • 4篇张元恺
  • 3篇张应昌
  • 3篇张凤春
  • 3篇张德魁

传媒

  • 3篇甘肃林业科技
  • 2篇生态学报
  • 2篇防护林科技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甘肃科技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林业实用技术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16中国...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植物沙障树种选择与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植物体组建沙障,是兼顾生物造林与机械高立沙障综合防治流沙侵害的一项实用技术。立足甘肃河西地区风沙危害治理与实践应用,选择当地梭梭、沙拐枣、花棒等8种优良沙旱生植物进行建植试验,以保存率、冠幅、抗病虫害、株高、分枝数、根系扩展、抗逆性7个指标的基础调查,依据促成活沙障有效障体各指标的关联程度,赋予权重参与分析。结果表明,所选参试灌木种当年旱作成活率均达到50%以上,其中沙拐枣、梭梭两树种当年成活率可达79.5%以上,3年期保存率维持在33.5%-42.5%较高水平;借助保育技术措施。两树种组建的活沙障,成型期春季平均疏透度均可达到33%~45%理想防护水平,是甘肃河西沙化区活沙障建植首选灌木种和建植有效防护障体的植物树种。
张大彪吴春荣李爱德李易珺
河西沙区薪炭林营造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1993年
在砾沙地、漏沙地、盐碱地营造薪炭林,结果表明:沙枣、沙棘在漏沙地、盐碱地有较高的蓄积优势,毛条、花棒、柽柳在漏沙地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旱、耐贫瘠特性;营造以沙枣、毛条、花棒、柠条、杨柳为主的薪炭林,经济效益可提高2—6倍,其它树种产出均大于投入。
张大彪孙述先
关键词:薪炭林盐碱地
甘肃河西沙区绿洲边缘积沙带的形成及其生态效应
樊宝丽常兆丰张剑挥刘世增朱淑娟王强强张大彪唐进年
1、主要科技内容: 1)测算积沙带的堆积速率,揭示积沙带的堆积速率与气候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评价和选用现有的防风固沙措施提供论据; 2)分析积沙带堆积的最终结果,并对其生态效应进行评价,为下一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下游青土湖近地层风尘分布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青土湖属于极端干旱区典型的干涸盐湖,盐尘中含有密度很高、粒径极细的盐碱粉尘,严重污染空气,危害地表植被,威胁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利用建立在青土湖的近地层0~50 m沙尘观测系统近2 a监测的数据,对近地层0~50 m盐尘的分布规律及风速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风速在0~50 m垂直梯度的分布符合经典的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基本特征,廓线方程遵循幂函数关系;年内月平均风速最大为5月,最小为11月,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季平均风速大于秋、冬季;近地层18~2 m内风切变指数较大,且春、夏季风切变指数相对较小;34~28 m、50~34 m内风切变指数变化较小,且四季变化不明显。(2)盐碱沙尘水平通量的空间分布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垂直高度上遵循幂函数变化规律;受下垫面梭梭林的影响,在6 m高度处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增加。(3)沙尘水平通量与风速之间呈现出幂函数关系,且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郭树江杨自辉王多泽王强强张剑挥张大彪詹科杰李易珺
关键词:石羊河下游近地层
甘肃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所表征的气候环境信息被引量:7
2013年
绿洲边缘积沙带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甘肃河西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沙治沙,在绿洲边缘形成了一条积沙带。为了研究积沙带的形成和发育与气候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河西走廊东端至走廊中西部绿洲边缘的积沙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①年降水量是决定积沙带高度和宽度的关键因子;②降水量是决定植被盖度的关键因子,降水对天然植被盖度的影响大于对包括人工植被在内的植被总盖度的影响,随着降水增加,背风坡植被盖度增加幅度大于迎风坡;③积沙带不同样点之间植被盖度的差异主要是由植株个体大小引起的,亦即降水对植株个体大小的影响大于对植株密度的影响。
刘世增常兆丰张剑挥唐进年王强强张大彪朱淑娟张国中樊宝丽
关键词:绿洲边缘植被盖度降水量
河西走廊沿沙防护林演变形式与积沙带稳定性研究
本文通过对甘肃河西地区沿沙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演变方式,及其后期形成的积沙带植被结构与稳定性的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近数十年来,随内陆河上游来水减少,固沙林内水分供给能力的减弱,林种由初建乔灌木,逐步被低矮的耐旱灌丛和逐水草...
张大彪张逸君张元恺
关键词:防风固沙林植被结构稳定性分析
河西走廊芦苇草地资源特征及其保护利用被引量:7
2012年
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沙漠分布有大面积的芦苇,在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在简述河西走廊荒漠区芦苇地理分布的基础上,着重对芦苇草地分布、面积、生态特性、经济利用价值、现状保护及合理利用进行了阐述,同时,在分析芦苇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保护利用的意见。
郭春秀李发明张莹花刘淑娟朱淑娟张大彪
关键词:生态特性经济利用价值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粒径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试验,分析了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白刺群落土壤以细砂为主,梭梭、沙拐枣群落土壤以中砂、粗砂为主;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为2.144~2.398,3种植被类型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均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或平沙地>流动沙丘)。(2)土壤粒径分形维数与黏粒(<0.005 mm)、粉粒(0.005~0.05 mm)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细砂(0.1~0.25 mm)、中砂(0.25~0.5 mm)、粗砂(0.5~1 mm)含量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极细砂(0.05~0.1 mm)、极粗砂(1~2 mm)含量呈正相关但也不显著。(3)分形维数D值与全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黏粒含量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粉粒、砂粒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分形维数D值和黏粒、粉粒、砂粒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全钾、速效钾、全盐、p H值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郭树江杨自辉杨自辉王强强王多泽张剑挥王强强
关键词:土壤粒径分形维数土壤理化性质
甘肃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的稳定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一般的研究结果认为,金字塔沙丘是由三组以上风力差别不大的风塑造形成的沙丘。而在甘肃河西沙区一般都具有明显的主风向,如在民勤沙区,主风向为NW,其他方向一般无大风,而这些高大裸露沙丘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呢?研究结果表明:1)当风速≥8 m/s时,积沙带顶部风速小于上风向空旷地风速,即沙丘顶部并不是强风区。2)当风速≥2 m/s时,沙丘下风向防御风范围大于积沙带高度的20倍。3)当气流到达沙丘迎风坡时,是通过沿坡面抬升和向两翼分流两种方式释放能量并降低流速的。
常兆丰常兆丰张剑挥朱淑娟王强强刘世增朱淑娟樊宝丽
关键词:稳定性生态效应
荒漠区植物适应沙旱环境对策的归类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利用甘肃民勤西沙窝地区1983~2012年观测的64种48属乔灌植物以及在年生命周期内主要物候期持续时间、物种频度、花朵、结实数量等物候资料,聚类分析其适应干旱荒漠环境的适生特点,并依此划分出迟发、夏休眠、种速熟、候期间歇、种晚熟、宿种、多次花、多花、丰种9种对策类群。结果表明,植物或调整了原生地物候规律对应适生干旱荒漠环境,或产生较大的生理属性变化回避环境因素制约,造就了各自的扩展空间与适生繁殖能力,一些特殊植物兼备了多重适生对策,成为判别荒漠区优势植物种的重要标志。
张大彪张逸君刘开琳
关键词:物候学聚类分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