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静
- 作品数:35 被引量:192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咽鼓管测压对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的测试评估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研究咽鼓管测压仪(TMM)对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咽鼓管功能的测试评估。方法对36例(64耳)OME患者及35例(70耳)正常对照组进行TMM测试,结果以三种压力下(30mbar、40mbar、50mbar)R值显示(R≤1表示咽鼓管正常开放;R>1或未检测到R表示咽鼓管开放延迟或阻塞);同时进行主观Valsalva,声导抗,咽鼓管评分(ETS)和咽鼓管功能障碍问卷-7(ETDQ-7)评估。结果受试者在TMM30、40和50mbar压力下均观察到咽鼓管开放受限,对照组分别为10%,2.86%和1.43%,OME组分别为78.12%,71.83%,和68.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30mbar:χ2=63.479 P=0.000;40mbar:χ2=69.273 P=0.000;50mbar:χ2=67.934 P=0.000);咽鼓管开放受限在组内三个压力之间比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χ2=9.055 P=0.011)而OME组无统计学意义(χ2=1.477 P=0.478)。OME患者Valsalva结果与TMM 30mbar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χ2=16.663 P=0.000),与40和50mbar结果一致性较差(χ2=3.322 P=0.068和χ2=2.167 P=0.141)。ETS评分与ETDQ-7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负相关(r=-0.493,P=0.000)。结论TMM结果显示OME患者咽鼓管功能开放障碍,其30mbar时测试结果与Valsalva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ETS与ETDQ-7评分结果呈负相关。
- 仝玉桃Kelann Belfon张文静秦兆冰
-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
- 喉部神经鞘瘤一例被引量:2
- 2006年
- 神经鞘瘤又称雪旺细胞瘤,临床报告发生于喉部者较为少见。我们收治一例患者,报告如下。
- 张文静王亮吴玉瑛
- 关键词:雪旺细胞瘤
- 去分支手术治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弓部巨大血肿合并气道出血1例
- 2021年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常用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1-4]。目前,关于TEVAR术后中远期并发症的研究尚少。去分支手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相结合治疗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的手术方式.
- 贾冬音文冰刘鹏红张文静李芙蕾
- 关键词:主动脉血肿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普通病房气管切开患者的管理被引量:2
- 2020年
- 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普通病房非机械通气的气管切开患者住院期间的应急管理措施,重点是做好病房防控管理。加强对病区新入院患者的筛查,控制人员流动,严格清洁消毒,设置应急隔离病室,执行病房发热患者日报制度,有效实施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为普通病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临床应对策略和思考。
- 王淑云吴楠楠张文静孙莉莉
- 关键词:气管切开普通病房护理
- 血浆游离蛋白S、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活性变化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比较子痫前期(PE)与健康孕妇血浆游离蛋白S(fPS)、蛋白C (PC)、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的水平,探究孕妇血浆fPS、PC及ATⅢ活性改变是否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方法采用随机排列表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定期产前检查、临床资料完整的PE患者89例,其中早发型PE组(<34周)53例,晚发型PE组(≥34周)36例。抽取同期本院定期产前检查74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其中<34周对照组30例,≥34周对照组44例。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fPS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PC、ATⅢ活性,比较孕妇血浆fPS、PC、ATⅢ活性。结果①早发型PE组、<34周对照组、晚发型PE组、≥34周对照组孕妇血浆fPS活性分别为(44.10±1.8)%、(49.7±1.8)%、(42.3±3.0)%、(46.7±1.7)%,PC活性分别为(116.0±3.8)%、(111.4±2.7)%、(107.8±3.7)%、(109.4±2.9)%,ATⅢ活性分别为(72.1±1.7)%、(95.0±3.0)%、(75.0±2.4)%、(91.1±2.5)%,早发型PE组较与<34周对照组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均降低,(P均<0.05)。②晚发型PE组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与≥34周对照组均降低(P均<0.05)。③早发型PE组孕妇血浆fPS、PC及ATⅢ活性与晚发型PE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孕妇血浆fPS、ATⅢ活性降低可能与PE发病有关;早发型、晚发型PE患者体内可能均存在血浆fPS、ATⅢ活性降低引发的易栓状态。
- 赵先兰高丹丹张文静
- 关键词:子痫前期蛋白S蛋白C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CBL联合PBL在心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
- 2023年
- 目的比较CEL联合PBL整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心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见习的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12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实习编号随机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试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整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见习结束后进行综合测评,包括对基础理论知识、病史采集、专科体格检查、病例分析等方面的考核,同时对教学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问诊成绩、专科查体、病例分析等综合测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习氛围、兴趣激发、文献检索、临床思维、沟通协作等方面满意度调查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PEL整合式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活跃学习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文献检索能力、锻炼临床思维、增强临床沟通协作能力,从而显著提升见习带教教学效果,有效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 刘刚琼张文静吴卓葳上官佳红朱晓丹白雪洋张辉刘会范
- 关键词:CBLPBL教学评价
- 终末期肾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静脉血栓风险患者行Micra微型无线起搏器植入一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经静脉置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是目前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重要手段^([1])。传统起搏器需要在皮肤下制作人工囊袋容纳脉冲发生器,并将电极导线连接至心腔内部,因此可出现囊袋感染、皮肤破溃、循环系统血栓、电极脱位、导线断裂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2.4%~21.6%^([2])。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同时伴有高龄、严重肾功能不全、静脉血栓风险等多种传统起搏器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患者。
- 刘志煜张扬辉张辉张文静张文静刘刚琼上官佳红张金盈
-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基线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肾功能正常的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估术前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的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术前肾小球滤过率均正常。术后随访6~78个月。绘制术前血清Cys-C水平预测术后3 a全因死亡的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依据该值将患者分为术前血清Cys-C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比较两组术后3 a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的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筛选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术前血清Cys-C最佳截断值为1.32μmol/L,血清Cys-C高水平(≥1.32μmol/L)53例,低水平(<1.32μmol/L)527例。高水平组术后3 a全因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均高于低水平组(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ys-C增高是肾功能正常的PCI术后患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HR(95%CI)为5.036(2.340~10.796)。结论:术前血清Cys-C水平升高可预测肾功能正常的PCI术后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
- 刘刚琼郑颖颖张文静张文静朱晓丹上官佳红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肾功能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G实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实用性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探讨支气管灌洗液中真菌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肺部疾病患者134例,其中确诊或临床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者32例,拟诊48例,非IPFI者54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真菌葡聚糖、半乳甘露聚糖数值,比较两种标本检测方法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实用性。 结果 32例患者有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卡氏肺囊虫肺炎10例,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实验均为阳性(灵敏度为100%),尽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实验与用于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实验有相似的灵敏度,但其特异性比较低,而血清中真菌葡聚糖监测特异性高。 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真菌葡聚糖监测呈现出低特异性,识别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干扰实验性能的特殊因素,可能会改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真菌葡聚糖监测的临床实用性。
- 张文静张庆宪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曲霉菌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双侧突发性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双侧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探讨其发病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713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突发性聋54例,将双耳听力下降间隔≤30天者合并为双侧同时组(31例),评估双耳疗效;双耳听力下降间隔>30天者合并为双侧间隔组(23例),评估后发病耳疗效;以同期住院治疗的659例(病程≤30天)单侧突发性聋作为对照组,比较单、双侧突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本组双侧突发性聋的发病率占同期突发性聋总数的7.57%(54/713),双侧同时组中双耳发病间隔≤3天者占双侧突发性聋的55.56%(30/54),双侧间隔组中双耳发病间隔2~5年者占52.17%(12/23)。发病前有压力或疲劳等诱因者双侧同时组明显高于单侧突聋组(P=0.014);双侧间隔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塞的患病率均高于双侧同时组及单侧突聋组,但仅冠心病、脑梗塞的患病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29,P=0.002)。双侧同时组平均听力下降程度较双侧间隔组现病耳和单侧突聋组轻(分别为P=0.008,P<0.001),但治疗效果最差,其次是双侧间隔组现病耳、单侧突聋组疗效最好。结论双侧突发性聋发生率低,恢复率较单侧突发性聋低;双耳同时发病者多见且发病前有较高比例的压力或疲劳等诱发因素;伴随血管性疾病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对侧耳发生突聋的风险较高。
- 龙月蓉闫文雅马宇博李晓华张文静卢星秦兆冰
- 关键词:纯音听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