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琳
- 作品数:40 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人芽囊原虫病被引量:2
- 2000年
- 张瑞琳陈观今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病病原学流行病学
- 3株弓形虫GRA7基因的保守性鉴定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比较弓形虫不同地理株 (RH株、ZS2株、GT株 )GRA7基因的异同。 方法 从弓形虫不同地理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GRA7基因 ,对目的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 (Esp3I、CfrI、MboI)酶切并比较。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GEX 4T 1质粒 ,转化大肠埃希菌JM 10 9,进行测序并比较。 结果 PCR扩增出 3株弓形虫的目的基因片段 ,大小均在 5 0 0~ 75 0bp之间 ;经 3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其大小均与理论值相符 ;3株弓形虫GRA7基因序列相同。
- 郑斌何蔼李卓雅申川军余南郑焕钦张瑞琳李道宁詹希美
- 关键词:弓形虫限制性内切酶克隆
- 易误诊的几种病原体Ⅰ-马尔尼菲青霉被引量:1
- 2003年
- 通过观察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骨髓涂片标本、外周血涂片标本和组织切片标本;并采集外周血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从而分析比较该菌与杜氏利什曼原虫、弓形虫、荚膜组织胞浆菌等病原体的鉴别特征,以利于明确诊断。
- 张瑞琳梁炽曹爱莲
-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
- 变异念珠菌在血细胞内的发育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 2006年
- 目的观察血细胞内不同发育期的念珠菌变异体,了解念珠菌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致病机制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外周血,制作薄血片固定,经Giemsa染色置光镜下观察;同时对样品用电镜固定液固定,包埋、超薄切片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观察到单核细胞胞浆中有纤丝样网状物质和微小的紫红色颗粒;小红细胞样生物体从红细胞内逸出;孢子样颗粒从孢子母细胞样生物体逸出。电镜观察到单核细胞内有微丝体、微棒状小体和空泡状发育期寄生物;红细胞崩解后,母细胞样、孢子母细胞样生物体从中释放出来;孢子在孢子母细胞内形成。经病原学检测,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的寄生物隶属念珠菌。结论单核细胞、红细胞可能是念珠菌的宿主细胞,胞内发育期的抗原成分能激活淋巴细胞,使其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并存于组织中。当宿主细胞在某一组织和器官中集结,发生溃破时,释放出大量抗原物质,引起免疫反应,造成红斑狼疮的临床症状发生和病理性损害。
- 梁炽张瑞琳吴忠道詹希美申川军曹爱莲余新炳
- 关键词:念珠菌超微结构红斑狼疮
- 卡氏肺孢子虫的实验技术研究Ⅱ
- 1997年
- 林六文张瑞琳孔如静
- 关键词:卡氏肺孢子虫PC细菌感染病原体
- 全文增补中
- 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的影响。方法ICR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3周后再感染旋毛虫,对照组为旋毛虫单独感染。结果与旋毛虫单感染相比,小鼠预先经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再感染旋毛虫,在感染后5~14d其小肠内的成虫数明显增加(肠道排虫明显延迟),而感染后23~90d其肌肉中的幼虫数明显下降。结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免疫对小鼠旋毛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和异源性保护作用。
- 朱佩娴郑焕钦王树萍张瑞琳黄世光吕芳丽
- 关键词:旋毛虫免疫调节
- 排果酱样便的人芽囊原虫病1例被引量:6
- 1999年
- 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hominis)被误认为是对人体无害的一种酵母菌时达50年之久,而近年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该虫是一种致病原虫,可致人腹泻,甚至个别患者可出现血便〔1〕。作者近遇1例排似溶组织阿米巴果酱样便的B.h病的患者,特报告如...
- 王唯唯梁炽张瑞琳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病腹泻
-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结合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媒体实验与传统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多种寄生虫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配合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在本科实验教学中试用。结果多媒体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多媒体实验教学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结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有较好效果。
- 张瑞琳徐劲
-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实验教学传统实验教学
- 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抗原基因的筛选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特异性抗原基因。方法用大鼠感染血清做免疫探针,筛选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对筛选得到的阳性克隆作交叉反应试验,PCR扩增外源基因插入片段并测序,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推导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及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获得15个阳性克隆,分属三种基因,1个属中间纤维(IF)家族基因,3个与旋盘尾丝虫和秀丽杆线虫的真皮抗原同源,11个属主要精原蛋白(MSP)家族基因。其中1种基因表达产物没有发生明显交叉反应。结论从广州管圆线虫成虫cDNA文库中初步筛选出1个潜在特异性抗原基因和1个可能的主要抗原基因。
- 孟锦绣李卓雅詹希美吴长有沈浩贤梁瑜张瑞琳何蔼
- 关键词:CDNA文库抗原基因
- 微孢子虫及人芽囊原虫混合感染与病原体形态观察被引量:9
- 1999年
- 目的鉴别微孢子虫和人芽囊原虫及其各发育阶段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引起腹泻的相关病因。方法取病人排泄物涂片进行活体观察;将涂片固定染色制成永久性标本;对从排泄物中分离的脱落肠组织进行切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观察到该两种病原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基本结构,初步确定了其属性及寄生关系。结论微孢子虫和人芽囊原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寄生于肠组织,其所造成的肠组织坏死是引起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 张瑞琳梁炽林六文
- 关键词:微孢子虫人芽囊原虫慢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