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彭亿

彭亿

作品数:9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土壤因子
  • 3篇群落
  • 3篇群落结构
  • 2篇对植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植物群落结构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红壤
  • 2篇RDA
  • 1篇稻田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貌
  • 1篇典型生态系统
  • 1篇堆肥
  • 1篇堆肥过程

机构

  • 9篇湖南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篇彭亿
  • 7篇李裕元
  • 5篇李忠武
  • 3篇曾光明
  • 3篇潘春翔
  • 3篇叶芳毅
  • 2篇谢小立
  • 2篇张棋
  • 2篇阳小聪
  • 2篇梁红玲
  • 1篇张嘉超
  • 1篇方勇
  • 1篇王亚梅
  • 1篇高茹
  • 1篇余震
  • 1篇喻曼
  • 1篇陈耀宁
  • 1篇黄红丽
  • 1篇罗霄
  • 1篇吴金水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地貌在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区中影响研究--以浏阳河流域为例被引量:11
2008年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在对影响区域生态过程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地貌因素在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区中的作用以及对分区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浏阳河流域中长沙市最适宜用地、适宜用地、基本适宜用地、不适宜用地、不可用地分别占总用地的1.95%,8.12%,23.96%,42.72%和23.25%,结果与实际城市建设发展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将地貌因素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分区结果更加合理.
李忠武阳小聪李裕元曾光明张棋方勇彭亿梁红玲
关键词:地貌城市建设地理信息系统(GIS)
湖南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持水性能被引量:54
2012年
土壤持水性能是决定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关键,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方面。以湖南省乌云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选取森林、灌丛、竹林和草地4个典型生态系统,采用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持水性能。结果表明,乌云界4种典型植被下表层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76 g/kg)、容重较低(<0.85 g/cm3)、团聚体稳定性较强(>5mm水稳性团聚体达22.7%—52.3%),表明保护区土壤的结构发育总体上较好。森林和竹林土壤具有较多的大孔隙和较高的饱和导水率,有利于天然降水向地下水的转化,而灌丛和草地土壤毛管孔隙度则相对较高,其土壤中能够保持更多的有效水分。乌云界自然保护区4个典型生态系统0—40cm土层土壤重力水容量为:森林(83.5 mm)>竹林(79.2mm)>灌丛(66.9 mm)>草地(43.8 mm),有效水容量为:草地(128.7 mm)>灌丛(111.6 mm)>森林(95.9 mm)>竹林(83.9mm)。在明晰土壤总蓄水容量(>0 MPa)、重力水容量(0—0.01 MPa)、有效水容量(0.01—1.5 MPa)、无效水容量(>1.5 MPa)等概念的基础上,建议用重力水容量和土壤有效水容量两个指标来评价生态系统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其中土壤重力水容量可以反映生态系统补充地下水和调控河川径流量的能力,而土壤有效水容量可以反映生态系统本身保蓄水分的潜力,这些指标均可以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求算。乌云界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竹林土壤对于补充地下水和调控河川径流量的能力较强,而灌丛和草地土壤保蓄水分的能力较强。
潘春翔李裕元彭亿高茹吴金水
关键词:水源涵养土壤持水性能
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以桃源农业生态实验站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以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为例,以"机制法"的逐级衰减原理为基础,引入土地生产力指数模型中的PI指数作为土壤有效系数对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修正,得到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早稻的实际产量与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符合程度较高,多数年份的实际产量为稻田土地生产潜力的83.0%~92.7%;晚稻的实际产量均超出了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但属于合理的范围之内.水稻田的土地生产潜力可以作为模拟水稻产量的基础性框架;南方红壤丘陵区光热条件良好,但降雨季节性分布相差较大,土壤pH值、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偏低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叶芳毅李忠武李裕元彭亿罗霄
关键词:水稻土地生产潜力
亚热带湿地土壤因子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根据亚热带稻田弃耕湿地20个长期定位试验小区的数据,采用冗余分析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进行了植物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亚热带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水分条件、有效钾、有效磷、...
彭亿李裕元李忠武潘春翔叶芳毅张嘉超谢小立
关键词:土壤因子
文献传递
红壤坡地生态系统土壤入渗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以亚热带红壤区6个典型坡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盘式负压入渗法,系统研究了红壤的入渗过程、特征及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关系。选择的生态系统包括:农田(包括缓坡农田和陡坡农田各一块)、草地、灌丛、茶园、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油茶林等。结果表明:各生态系统土壤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均可拟合为幂函数形式。不同生态系统稳定入渗率变化范围为0.024~0.080mm/min,其中农田和油茶林的稳定入渗率较大,草地和茶园的最小。稳定入渗率与土壤容重及初始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入渗过程主要受孔隙度和黏粒含量的影响。土壤有效孔径和宏观毛管长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64~0.179mm和41.5~128.2mm,但统计显示其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彭亿李裕元李忠武阳小聪潘春翔谢小立
关键词:土壤入渗红壤
亚热带稻田弃耕湿地土壤因子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采用冗余分析法对弃耕一年稻田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亚热带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水分条件、有效钾、有效磷和pH是影响物种分布的最主要土壤因子.试验区的主要植物物种可以划分为3个物种组:丁香蓼-水竹叶物种组(组1)、牛鞭草-圆叶节节菜-稻槎菜物种组(组2)和小白酒草-辣蓼-双穗雀稗物种组(组3).其中,组1主要分布于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的区域;组2主要分布于阶段性淹水区域;组3主要分布于排水区域,且与土壤有效磷和pH呈正相关.物种多样性与土壤pH、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均匀度与土壤有效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彭亿李裕元李忠武叶芳毅潘春翔谢小立
关键词:土壤因子植物群落结构
水稻生长模型发展及应用研究综述被引量:7
2009年
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综合集成、作物种植管理决策的现代化和辅助国家决策,是作物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稻谷的产量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该研究以水稻模型为例,选取CERES-Rice、ORYZA2000、YIELD、RCSODS水稻模型,讨论了各水稻模型的特点,通过对各模型的比较,论述了它们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展望了水稻生长模型的发展方向。
叶芳毅李忠武李裕元曾光明彭亿张棋梁红玲王亚梅
亚热带稻田弃耕湿地植被恢复特征与主控因子研究
本研究对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典型的小片农田弃耕湿地生态恢复机制进行探索。将亚热带稻田弃耕湿地20个具有养分背景的长期定位试验小区划分为2个水分处理裂区,即排水处理与季节性淹水处理。通过群落调查,分析湿地恢复初期的植物群落种类...
彭亿
关键词:水分处理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土壤因子生物量
农业废物好氧堆肥过程因子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农业废物堆肥过程中细菌种群随时间的变化.同时,应用Quantity One2.0和Canoco4.5软件对获得的堆肥细菌种群数据与堆肥过程因子:环境温度、堆体温度、pH、含水率、水溶性有机碳(WSC)、C/N、水溶性氨氮(NH4+-N)和硝氮(NO3--N)进行冗余分析,并做出样点、种群与堆肥过程因子的二维排序图.结果表明,细菌群落(样点)以堆肥过程因子为梯度大体可划分为升温期(1~2d)、高温期(3~11d)、降温期(12~18d)和腐熟期(19~36d)4个阶段,每一阶段均有对应种群存在.不同的堆肥过程因子对细菌种群的影响大小依次为:NO3--N>堆体温度>WSC>C/N>NH4+-N>含水率>pH>环境温度,其中,堆体温度、WSC、NO3--N、NH4+-N对细菌种群的影响极显著(p<0.01),C/N、pH对细菌种群的影响显著(p<0.05),含水率、环境温度对细菌种群的影响不显著.
张嘉超曾光明喻曼陈耀宁黄红丽李辉余震彭亿
关键词:堆肥细菌群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