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戎殳

作品数:128 被引量:1,27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9篇血液
  • 56篇血液透析
  • 25篇透析患者
  • 2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1篇静脉
  • 16篇导管
  • 15篇肾病
  • 14篇血管
  • 13篇肾脏
  • 11篇内瘘
  • 11篇慢性
  • 10篇血管通路
  • 9篇肾衰
  • 9篇病患
  • 8篇动静脉内
  • 8篇动静脉内瘘
  • 8篇肾衰竭
  • 8篇肾损
  • 8篇衰竭
  • 7篇血压

机构

  • 98篇第二军医大学
  • 28篇上海市第一人...
  • 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泉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28篇戎殳
  • 70篇叶朝阳
  • 69篇梅长林
  • 33篇陈静
  • 21篇袁伟杰
  • 20篇张斌
  • 18篇赵学智
  • 12篇孙丽君
  • 11篇孙琳琳
  • 11篇张玉强
  • 10篇徐成钢
  • 9篇毛志国
  • 8篇李惠民
  • 8篇张翼翔
  • 8篇马熠熠
  • 6篇谷立杰
  • 6篇戴兵
  • 6篇杨满
  • 5篇郁胜强
  • 5篇计雁飞

传媒

  • 22篇中华肾脏病杂...
  • 12篇中国血液净化
  • 8篇肾脏病与透析...
  • 7篇中华医学会肾...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中国综合临床
  • 5篇临床肾脏病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4篇解放军护理杂...
  • 4篇“中华医学会...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2011中华...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4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14篇2005
  • 11篇2004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23
2004年
目的 :探讨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双腔导管的效果和退出原因 ,延长其使用期限。  方法 :随访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 ,记录导管使用终点。  结果 :①实施深静脉留置长期带涤纶环导管术 1 39例次 ,其中 1 0例次为再次置管 ;经颈内静脉入路 1 0 4例次 (成功率 98% ) ,经颈外静脉切开插管 1 3例次 (成功率 81 % ) ,经锁骨下静脉 2 2例次 (成功率 95 % )。置管成功率 1 0 0 %。②导管使用期限 :平均 (1 4 5± 1 0 4 )个月 ,使用留置导管时间分别为 :>72个月 1例 ,>36个月 7例 ,≥ 2 4个月 1 8例 ,≥ 1 2个月 37例次 ,≥ 6个月 4 2例次 ,<6个月 30例次 (大部分在继续使用 ) ,其余失访。观察导管使用终点 6 5例次 ,约占 4 6 % ,导管退出时平均使用时间 3~ 4 6 (1 0 2± 8 3)个月。退出原因 :患者死亡 4 0例 ,其余为感染拔管、导管拔脱、血流不畅和肾移植。在导管使用终点 ,90 % (5 8/ 6 5 )的导管功能良好。③导管透析充分性 :1 1 4例患者透析后尿素下降率平均 70 % ,平均Kt/V达 1 5 5。与内瘘透析患者Kt/V =1 5 0±0 33(n =30 )比较无显著差别。④导管动静脉端反接对透析效果影响 ,比较 35例导管动静脉端正接和反接 ,血流量2 0 0~ 2 5 0ml/min ,单次透析正接Kt/V =1 5 5± 0 4 3。
叶朝阳付文成戎殳陈静马晓红张斌梅长林
关键词: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血液净化纤维蛋白
联机动态尿素清除率监测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了解联机动态监测尿素清除率对透析充分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Fresenius 2008-S透析机和联机清除率监测器(online clearance monitoring,OCM),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动态KT/V监测;并测定透析前、后的肾功能,计算KT/V和尿素清除率(urea reduction ratio,UUR)。比较不同体质量、不同超滤量的单次透析KT/V值,对KT/V不能达到1.3以上者,调整患者的透析器面积、透析时间和血流量。结果:在体质量<60 kg和≥60 kg患者组,机器显示KT/V分别为(1.36±0.19)vs(1.10±0.25),计算法所得为(1.68±0.47)vs(1.41±0.21),差别均非常显著(P<0.01,P<0.05)。以URR≥0.65和KT/V≥1.3作为透析充分性较好的相对可靠指标,计算法达标率为80.0%(32/40),OCM显示值达标率为55.0%(22/40),两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如将1.2作为OCM显示KT/V的目标值,则透析充分性的达标率为77.5%(31/40),两者无显著性差别(P>0.05);未达标者给予调整透析时间、换大面积透析器、加大血流量等逐渐达标。不同超滤量患者的KT/V值无显著差别。结论:不同患者单次透析的尿素清除率存在明显差异,常规透析高体质量组的KT/V值低于低体质量组,高体质量组患者要达到预定KT/V,必须要提高血流量或采用大面积透析器;OCM监测的KT/V值低于公式计算值,提示设?
叶朝阳戎殳阎红元张斌陈静梅长林
关键词:血液透析
380例次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临床应用的生存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提高对长期静脉留职导管的置管、使用、护理的认识,延长其使用寿命。方法随访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患者380例次深静脉置管并长期留置的情况和并发症,记录导管使用终点。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导管使用寿命的生存曲线,计算中位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比较导管使用寿命的差异。分析评价置管方法、感染发生率、导管退出原因及透析充分性。结果导管静脉入路途径包括颈内、颈外、锁骨下及股静脉。3种静脉入路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颈内(31.0±2.8)月,颈外(30.0±4.0)月,锁骨下(19.0±2.9)月。log-rank生存曲线检验结果显示,颈内与锁骨下进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使用终点113例次,其中患者死亡60例(53.1%),感染14例(12.4%),导管功能不良13例(11.5%),肾移植13例(11.5%),内瘘2例(1.8%),导管意外拉脱7例(6.2%),导管破损4例(3.5%)。导管内感染61例次,隧道感染2例次。结论长期留置导管首选颈内静脉入路,其次为颈外静脉入路。导管终点以患者死亡、感染及导管功能不良占绝大多数。
孙丽君叶朝阳戎殳张玉强陈静梅长林
关键词:血液透析
一种自动腹膜透析机废液收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腹膜透析机废液收集装置,包括净化装置、控温系统、单项阀、废液收集装置、导管;净化装置的下端密封连接有导管,导管的下端连接有控温系统;控温系统的下端连接有导管,导管的下端密封连接有单项阀;单项阀的下端连接...
戎殳钟蓓雯陈妍静袁伟杰
文献传递
血液灌流对银屑病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体外观察血液灌流对严重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中可能的毒性物质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12例严重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液灌流组各6例。常规治疗组以阿维A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血液灌流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予以血液灌流2-4次,每次间隔2-4天。治疗前及血液灌流末次治疗后,分别收集患者血清,测定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情况。结果血液灌流治疗后,IgA、IgG、TNF-α、IL-1β、IL-6、IL-8均显著下降(P<0.05);△TNF-α、△IL-8和△PASI直线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663、0.422,呈正相关(P<0.05);血液灌流组患者临床治愈串显著提高。结论血液灌流能吸附银屑病患者血浆中的TNF-α、IL-1β、IL-6、IL-8,不同程度降低IgA,IgG、IgM,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成为银屑病新的治疗手段。
孙丽君朱嘉琦戎殳叶朝阳汪晓军梅长林
关键词:血液灌流银屑病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
血液灌注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维持透析并发失眠症一例被引量:4
2004年
戎殳叶朝阳张斌陈静梅长林
关键词:血液灌注血液透析尿毒症失眠症
合并自发性高血红蛋白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研究
陈冬平张翼翔叶朝阳戎殳王天峰梅长林
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parathyroidectomy,PTX)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发生术后严重低钙血症(severe hypocalcemia,SH)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接受甲状旁腺切除的MHD并发SHPT患者59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血钙水平分为2组,A组为SH组,B组为非SH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发生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结果59例患者术后发生低钙血症49例;SH 32例;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组间术前碱性磷酸酶(β=0.185,P=0.045)、术前甲状旁腺激素(β=0.004,P=0.040)、干体质量(β=0.027,P=0.034)是术后SH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碱性磷酸酶、术前甲状旁腺激素、干体质量是MHD患者接受PTX术后发生SH危险因素。
史玉萍戎殳杨满张政袁伟杰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甲状旁腺切除术
肾功能恶化程度和血浆B型利钠肽下降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下降和肾功能恶化(worsening renal function,WRF)程度对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出院后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99例A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WRF轻重程度分为非严重的WRF(non-severe worsening renal function,nsWRF)组、严重的WRF(severe worsening renal function,sWRF)组和无WRF(no worsening renal function,nWRF)组。根据住院期间血浆BNP是否下降分为BNP下降组和BNP未下降组。BNP下降定义为出院或最后1次检测的血浆BNP与入院时相比降低≥30%。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病史,入院时、住院期间和出院时的临床资料,以及出院后1年的生存状况,比较3组不同WRF程度AHF患者1年病死率和3组不同BNP状态、不同WRF程度AHF患者1年病死率,分析住院期间BNP下降和不同程度WRF对AHF患者1年全因死亡的影响。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患者1年全因死亡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399例AHF患者分为nsWRF组68例、sWRF组82例、nWRF组249例,在出院后的1年内死亡86例(21.5%)。sWRF组的1年病死率高于nWRF组和nsWRF组[42.7%(35/82)比16.1%(40/249)、16.2%(1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94和12.28,均P<0.001),而nWRF组与nsWR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82)。住院期间BNP下降的nWRF组和sWRF组1年病死率均低于BNP未下降组[29.1%(6/55)比70.4%(19/27),10.5%(17/162)比26.4%(23/87),χ^(2)值分别为12.61、10.67,P值分别为<0.001、0.001]。住院期间发生nsWRF不增加AHF患者1年全因死亡风�
赵东方魏文倩彭丹项周霞阿衣加肯戎殳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肾功能恶化B型利钠肽预后
夜间长时间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夜间长时间血液透析(INHD)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INHD,3次/周,7.5h/次。选取同期常规透析(3次/周,4h/次)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研究方式对患者进入INHD时(0月)及开始后6个月的营养学指标(物理测量、生化指标、SGA评分、3日膳食Et记等)进行监测及评估,比较INHD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结果INHD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和原发病相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HD组患者在6个月末时体质量(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握力(HGS)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上臂周径(MAC)由(27.1±4.2)cm增加至(30.5~6.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6.9+3.4)c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INHD组血白蛋白、血钙、iPTH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磷水平比基线值下降(0.5+0.5)txmol/L,比对照组下降(0.1±0.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NHD组SGA评分在6个月末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3);膳食摄入能量、蛋白、脂肪、钙、磷、钾等均有增加,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NHD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食欲和膳食摄入量,且能降低患者血磷水平,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具有良好的廊用前景。
孙丽君梅长林戎殳马熠熠贺靓靓胡小红徐成钢张翼翔叶朝阳赵学智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营养状态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