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乐宪
- 作品数:99 被引量:32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欧盟区域合作被引量:4
- 2009年
-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本已步履艰难的欧盟经济及其一体化建设造成巨大冲击。为应对危机,欧盟委员会自2008年10月起,接连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试图加强区域合作,挽救和推进欧盟经济及其一体化建设。
- 房乐宪
- 关键词:欧盟经济金融危机
- 历史制度主义及其对欧洲一体化的解释被引量:4
- 2010年
- 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重要分支,在制度的定义、行为体偏好、制度的创设和演进等方面颇具特色,对欧盟政体及其一体化进程有独特假设和理解。特别是其路径依赖概念,对理解欧洲一体化有重要启发意义。本文从概述历史制度主义的一般特征出发,重点围绕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的含义及路径依赖等核心概念,阐述历史制度主义关于欧洲一体化的经典解释,并就其对欧洲一体化的解释优势及局限性进行思考。
- 房乐宪
- 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
- 社会学制度主义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与启示
- 2024年
- 社会学制度主义是欧洲一体化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学路径,旨在描述和解释社会行为、文化背景、认知框架和规范对欧盟成员国和欧洲组织机构演进的影响,并提出社会化、适当性逻辑、同构性等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概念。它与社会建构主义共享许多假设,在认同问题上具有独特解释优势。当然,该理论也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阐明制度影响行为的内生性机制,并尝试衡量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程度;此外,它更突出制度规范的稳定性,而相对忽视了社会互动对制度的塑造和制度的灵活性,从而暴露出社会学制度主义在解释制度变迁上的限度。因此,深入思考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内涵特征对理解当下欧洲一体化发展态势仍具重要参照意义。
- 房乐宪方婧懿
- 关键词:社会学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建构主义
- 论近年欧美重塑跨大西洋关系的主要特点
- 2024年
- 近年来欧美开始重塑跨大西洋关系,呈现出外部驱动性、内在稳定性与互动对等性三个特点。具体地讲,特朗普时期“美国优先”政策,使跨大西洋关系跌入低谷。2021年拜登上台后召开的“欧盟—美国”峰会成为处理双边分歧的重要路径之一。对比2021年与2023年两次欧美峰会发现,欧盟对跨大西洋关系的认知与期望兼具“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特点。其中“稳定性”认知主要表现在欧盟依然视美国为关键的经济伙伴,依然重视欧美间气候合作关系并肯定延续欧美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变动性”则实质上是追求对等性和均衡发展,具体表现为欧盟希望进一步密切双边防务关系,增加安全合作议题,强化与美科技伙伴关系,引导双边科技协调并塑造平等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拓展全球合作空间。欧盟对跨大西洋的认知与期望,将对欧盟的对外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欧盟的近期认知与期望有可能重塑跨大西洋关系,欧美关系“议题化”色彩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欧盟对华多重认知定位的内在矛盾性及相应政策的复杂性将更加凸显。深入分析欧盟在近期两次欧美峰会中对跨大西洋关系的认知与期望,对把握欧美关系的新变化及欧盟对华政策有重要意义。
- 张雪儿房乐宪
- 关键词:跨大西洋关系
- 俄罗斯新外交政策构想及其潜在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基于对现代世界主要趋势与发展前景的认知、地缘政治环境变化的现实,以及对内形成共识、对外明确表达政策的需要,俄罗斯近期再次修订了《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其核心内容主要涵盖两个层面:在全球层面,明确俄罗斯在世界秩序、法治、国际安全方面的立场,强调优先维护其在各领域的国际利益,主张围绕人的安全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在地区层面,调整了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区域优先次序。新构想蕴含的政策动向及其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的基本认知呈现出新特点,俄罗斯试图据此凸显其外交政策的连续性和务实性。鉴于当前国际局势的复杂走向,《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的此次修订具有重要的潜在影响。
- 王玉静房乐宪
- 关键词:俄罗斯外交政策俄美关系俄欧关系
- 东亚区域气候治理合作困境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缓慢背景下,区域层面的气候治理显得日益重要。然而,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的东亚地区并未能形成类似于欧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气候治理合作机制。东亚国家因领土争端等安全议题使国家间关系相对紧张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气候变化治理的区域性合作;域内国家发展现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别导致针对发展性问题的关切不同;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治理机制中,分属不同气候谈判集团,所持立场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加之外交传统惯性和域外其他行为体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气候变化治理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造成区域合作困境。在构建和推进东亚气候治理合作机制时,应注重在域内大国引导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一致以体现不同个体的利益诉求,并借鉴其他地区的治理经验,促使区域治理机制同国际层面的制度接轨。
- 关孔文房乐宪
- 关键词:东亚区域合作气候治理气候外交气候变化东亚国际关系
- 欧洲的伊斯兰恐惧症:内涵、渊流与当代现实被引量:1
- 2017年
- 2015年以来,欧洲陷入难民危机与恐怖袭击的窘境,唤醒了欧洲的"伊斯兰恐惧症"。从历史和现实考察,欧洲对伊斯兰的恐惧实质上是一种排外主义情绪,某种意义上也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欧洲长期以来存在着自我认知的优越感,一度将伊斯兰建构为欧洲文明的对立面。同时,在与伊斯兰的互动过程中,欧洲一直对外输出各种意识形态,包括中世纪的基督教信仰、殖民时代的现代化意识以及当代的西式民主价值观,由此激发了伊斯兰世界的恒久敌意,也造就了许多失败国家——前者演变为恐怖主义,后者则成为难民潮的重要根源。当前欧洲右翼势力兴起,试图隔离伊斯兰的威胁。然而这种"围墙心态"违逆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逻辑,也难以有效应对欧洲面临的社会政治危机构成的挑战。因此,重新审视欧洲自身对伊斯兰的认知塑造和政治建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房乐宪吴学锐
- 全球化的多维政治内涵及思考被引量:9
- 2010年
- 全球化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一个流行的术语,其内在含义有不同解读。本文从简要回顾围绕全球化的主要争论出发,重点就全球化内涵的多维性、全球化与相互依赖的差异性、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内在矛盾性等层面进行了阐析,并在基础上思考了全球化的多维政治内涵对民族国家生存环境、特别是当前国际合作的重要含义。
- 房乐宪
- 关键词:全球治理
- 当前欧盟对华战略认知与政策新趋向被引量:2
- 2010年
- 中欧关系在经历1995至2005年间平稳发展之后,近几年出现了波折。这些波折的实质是中国崛起的步伐加快,欧盟对中国的总体战略认知和对华政策取向发生了变化:对中国的经济崛起心理不平衡;期望中国承担更多责任;双边关系中的人权等价值观被强化;欧盟的亚洲政策在中国与其他大国间趋于平衡。面对这种变化,一方面要坚信中欧合作的战略基础并未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中欧关系复杂性在增加。
- 房乐宪
- 关键词:欧盟对华政策
- 中欧首脑会晤机制对中欧关系的政策含义
- 2008年
- 自1998年4月在伦敦举行首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来,中欧关系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从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演变。中欧首脑会晤机制见证了中欧关系不断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并不断确认和规划了中欧关系的基本定位,从而成为中欧关系发展制度化的重要标志。回顾和分析中欧首脑会晤机制的发展及其对中欧关系基本定位的重要含义,对促进中欧首脑会晤机制的更有效运转具有重大意义。
- 房乐宪
- 关键词:战略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