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昌震

作品数:8 被引量:89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机相关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监护
  • 2篇肺炎
  • 2篇病情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醒脑静注射液

机构

  • 8篇无锡市第三人...

作者

  • 8篇昌震
  • 5篇黄伟
  • 3篇郑勇
  • 2篇郑洁
  • 2篇黄铭
  • 2篇吴智慧
  • 1篇夏丽敏
  • 1篇杨挺
  • 1篇韩冬
  • 1篇谈晨
  • 1篇俞慧
  • 1篇王卫青
  • 1篇宋隽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病情的评估效果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对感染相关脓毒症患者病情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10月于医院住院治疗且行IL-6检测的58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疑似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进行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将qSOFA评分≥2分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研究对象中选择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与研究组相匹配的未感染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脓毒症患者(SOFA评分≥2分)74例与非脓毒症患者(SOFA评分<2分)9例。7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休克患者7例,非脓毒症休克患者67例。比较患者血清IL-6水平在各组之间及不同SOFA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为[95.3(50.7,222.4)]pg/ml高于对照组[9.8(6.4,18.6)]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血清IL-6水平为[90.7(51.3,222.4)]pg/ml高于非脓毒症患者的[20.5(9.2,98.0)]pg/ml(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清IL-6水平为[2185.9(426.4,4762.6)] pg/ml高于非脓毒症休克组的[87.4(22.5,2012.5)] pg/ml(P<0.05);不同SOFA评分患者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L-6水平对于脓毒症的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价值,血清IL-6水平与不同SOFA评分之间无相关性。
吴智慧郑洁黄伟昌震郑勇
关键词:血清IL-6脓毒症病情
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并接受呼吸机治疗超过48h的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患者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等临床资料,归纳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共有48例发生VAP,发生率为40.00%;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0株占62.50%,以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4株占21.8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0株占15.63%;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是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VAP的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当引起重视;应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郑洁黄伟昌震郑勇吴智慧夏丽敏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脑出血一般在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微血管瘤等基础上发病,还受血液、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及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死亡率较高。急性脑出血后形成的血肿会损伤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可能导致神经元死亡,因此早期及时治疗极为重要。本研究对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
昌震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急性脑出血小动脉硬化周围脑组织神经元死亡微血管瘤
中西药联合治疗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4+、CD8+及CD4+/CD8+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ICU深部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在行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周期,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昌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深部真菌感染易感因素中西药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PaCO2、呼吸频率、胸片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CO2、胸片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的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有助于其呼吸功能的恢复,改善病情,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从而改善预后。
谈晨黄伟昌震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患者血管生成素-2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浆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达到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目的。方法调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ICU收治的6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感染病原菌不同将67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深部真菌感染组(SFI)、革兰阴性菌组以及革兰阴性菌合并真菌感染(双重感染组),并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血浆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健康状况(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以及血浆Ang-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脓毒症患者体温、白细胞(WBC)、氧合指数、APACHEⅡ、SOFA评分以及血浆Ang-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脓毒症各组Ang-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IF组、双重感染组、革兰阴性菌组脓毒症患者血浆Ang-2水平分别为13.7、12.9、13.8ng/ml,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APACHEⅡ、SOFA评分均有明显的独立相关性(β=0.468,P<0.05;β=0.626,P<0.001)。结论在脓毒症患者血浆Ang-2的水平可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而且Ang-2上升的程度与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能够作为本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因素。
黄伟杨挺俞慧黄铭昌震
关键词:病原菌脓毒症血管生成素-2
ICU老年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预防被引量:29
2019年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3月医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329例的临床资料,清洁患者口腔,利用气管镜或通过人工气道的方式采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置于无菌试管中,立即送检。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相关基础疾病等情况,归纳ICU老年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结果 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VAP发生率为23.71%(78/329);共培养分离病原菌9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占64.89%,革兰阳性菌29株占30.85%,真菌4株占4.26%;年龄,合并糖尿病、意识昏迷、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入住ICU时间是ICU老年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导致ICU老年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较多,给予患者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是预防和减少VAP发生的重要途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王卫青黄伟昌震郑勇宋隽杨晓娟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血液灌流强度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评价血液灌流强度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Q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APQP患者50例,依据治疗时血液灌流强度将其分为低强度组和高强度组。监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1周和入院4周的预后情况,并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以评价APQ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低强度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全因病死率为63.6%,显著高于高强度组患者的35.7%(P<0.05),而两组患者入院4周后全因病死率以及入院1周、4周后呼衰死亡比例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年龄<35岁、口服大剂量百草枯、入院至血液灌流时间>2h以及低强度血液灌流均为APQ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OR值>1)。结论:在患者入院早期施行高强度血液灌流能够明显改善APQP患者的预后。
韩冬昌震黄铭
关键词:血液灌注百草枯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