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昆明市艾滋病防治项目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0~2015年昆明市嫖客人群艾滋病监测哨点的结果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为昆明市艾滋病/性病防治综合干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对昆明市收容教育所监测哨点828名嫖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影响因素,并对其采集血液样本进行HIV、梅毒、HCV等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目标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平均得分为6.18分。该人群20.2%近1 a以及22.7%近1次发生商业性行时从未或者有时使用安全套。Logistic分析显示,嫖客年龄低于50岁,是不安全性行为的危险因素;与配偶发生关系时每次使用安全套(OR=0.255,CI:0.134~0.485,P<0.001)是不安全性行为的保护因素。HIV、梅毒、HCV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1%、 2.7%、1.57%。结论嫖客人群的不安全性行为是造成艾滋病、性病传播的主要因素,随着嫖客人群的不断扩大,针对嫖客的不安全性行为应进行持续教育以期控制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途径。
- 李怡廖斌李婕梁军雷红涛唐松源甘源
- 关键词:HIV不安全性行为安全套使用
- 同伴推动抽样法在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者中招募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评估同伴推动抽样(RDS)法在昆明市高校中招募学生MSM的可操作性。方法采用RDS法招募高校学生MSM并且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HIV检测。结果调查耗时123天共招募学生MSM 207人,包括10名种子,分布在32所高校。招募人数按轮次呈正偏态分布,第4轮招募人数最多。不同种子招募人数差异较大,招募链人数最多的为62人、58人和37人,4名种子的招募链人数不足10人,2名种子未招募到人。主要人口学指标在8~9层达到平衡,部分指标绘制的收敛图最终趋于平稳。瓶颈图除年龄和户籍中部分曲线收敛趋势不明显外,其他曲线最终趋于收敛。主要指标的同质系数除目前就读状态和年级外均在1左右。调查中共发现HIV阳性8名,HIV感染率为2.74%(95%CI:0.73~4.75)。结论RDS法在高校学生MSM中运用具有可操作性,招募样本的主要人口学指标达到平衡,抽样结果达到RDS法的要求。
- 梁军杨爻李丽李婕付美艳王晶莹陈湛源李思华丁高洁廖斌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男男性行为者高校学生
- 男性HIV/AIDS中合并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中合并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控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以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昆明市2013-2021年同时报告了HIV/AIDS和梅毒的以及仅报告了HIV/AIDS的男性病例进行研究。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整理和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8636例男性HIV/AIDS确诊病例纳入研究,其中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的698例(占8.1%),未合并梅毒感染的7938例(占9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比于已婚、工人等职业、异性传播,未婚(aOR=1.81)、羁押人员(aOR=4.27),同性传播(aOR=12.67)、双性传播(aOR=2.55)、性+吸毒传播(aOR=2.38)是男性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通过性病门诊(aOR=2.29)发现的男性合并感染病例显著多于其他途径(P<0.05)。[结论]未婚、同性传播、双性传播、性+吸毒传播是昆明市男性HIV/AIDS合并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开展综合干预措施防控HIV/AIDS中梅毒感染和传播。
- 张婉筠李婕李育芬杨喻雯马艳丽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梅毒
- 昆明市羁押场所毒品滥用者艾滋病干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了解干预覆盖与未覆盖的人群特征,分析接受干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对一结构问卷对云南省女子戒毒所和昆明市戒毒所新入所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检测HIV抗体。[结果]研究共调查1848名毒品滥用者,男性70.5%,女性29.5%;接受过干预者54.2%;HIV感染率6.7%;干预未覆盖相对于覆盖人群的主要特征为:年龄≤30岁分别占55.8%和27.8%(P<0.001),外地户籍分别占58.7%和37.1%(P<0.001),本地居住≤2年分别占42.5%和30.6%(P<0.001),吸毒史≤3年分别占56.6%和23.1%(P<0.001),使用新型毒品分别占82.1%和75.2%(P<0.001),注射分别占21.7%和50.1%(P<0.001),有羁押史分别占62.2%何79.3%(P<0.001)。接受干预的独立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文化程度、吸毒史、性伴类型、一起吸毒的人数、HIV感染状态。[结论]从未接受干预者区别于曾接受者,以低年龄、高流动性、使用新型毒品、多人一起吸毒、更为隐秘为特征。接受干预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时间积累效应和被动接触,干预工作存在诸多挑战。针对干预未覆盖人群特点寻求干预突破对昆明市毒品滥用人群的艾滋病控制有重要意义。
- 廖斌李怡李婕梁军胡斌赵山平
- 关键词:干预服务毒品滥用新型毒品
- 昆明市吸毒人员HCV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流行的重灾区,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数位居全国首位。昆明市是云南省会,近两年来,每年新报告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数位居全省16个州市之首,累计报告数仅次于德宏州。至2010年底,昆明市累计报告HIV/AIDS10867例,46.6%为注射吸毒传播。
- 徐艳声梁军李平李婕李育芬赵山平楚承霞杨颖
- 关键词:HCV感染吸毒人员AIDS病人HIV感染者吸毒传播
- 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的差异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比较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特征和干预现状,分析与接受干预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一对一结构问卷对云南省女子戒毒所和昆明市戒毒所新入所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并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结果研究共调查1 448人,其中女性350人,新型毒品滥用者268人,传统毒品滥用者1 180人。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主要区别为:年龄较小(≤30岁:67.5%vs. 34.1%,>40岁:6.0%vs. 34.0%,P<0.001)、女性更多(38.4%vs. 20.9%,P<0.001)、既往羁押较少(48.1%vs. 77.2%,P<0.001)、曾接受干预比例较低(38.1%vs. 55.2%;P<0.001)、知晓HIV感染者占比低(20.4%vs. 31.8%;P<0.001)、最感兴趣干预服务为HIV咨询与检测(56.7%)。与新型毒品滥用者接受干预服务相关的因素为吸毒时间长[比值比(OR)=6.3 (1.3~29.8),>10 vs.≤3年]、首次使用新型毒品的年龄大[OR=10.1 (1.9~53.7),≥35 vs.<24岁]。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更年轻,被现有干预网络覆盖概率低,普遍不知晓自身HIV感染状况,可能存在信息传播与服务提供盲区。亟须从该群体关注点出发,结合人群特点,多方联合,探索有效扩大干预覆盖面的措施,及时发现并控制该群体的HIV流行。
- 李婕李怡梁军胡斌赵山平张婉筠廖斌
- 关键词:艾滋病新型毒品干预服务毒品滥用
- 2015—2021年昆明市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情况分析
- 2023年
-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昆明市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China AIDS fund fo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CAFNGO)项目实施情况,为今后促进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CAFNGO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下载2015—2021年昆明市CAFNGO数据,对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申请项目数量、项目经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数、 HIV阳性率等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21年昆明市累计实施项目25个,涉及11个社会组织。其中18个项目由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实施(72.00%),获批经费68.24万元(78.63%)。高危人群干预项目开展HIV检测5015例,HIV阳性率为4.11%(206/5 015),其中MSM阳性率为4.37%(206/4 715), MSM阳性率高于昆明市的1.71%(1 155/67 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323, P<0.05)。随访和关怀救助项目共随访管理1 600例,需进行HIV抗体检测人群中,93.73%(269/287)配偶进行HIV检测,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1585例,ART比例为99.06%(1585/1600),接受病毒载量检测1050例,接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eoplelivingwithHIV/AIDS, PLWH)当年成功治疗比例为98.48%(1 034/1 050)。结论 昆明市累计实施的CAFNGO数量较少,需加强政策倡导提高社会组织的项目申报积极性,其次应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工作指导和技能培训,加大经费激励,保障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 付美艳梁军李婕杨爻马艳丽
-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社会组织
- 昆明市毒品滥用人群高危性行为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比较新型毒品滥用者与传统毒品滥用者的人群特点、不安全性行为发生情况,为制订昆明市毒品滥用者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对一结构问卷对云南省女子戒毒所和昆明市戒毒所新入所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新型毒品滥用组比传统毒品滥用组女性占比更高,年龄更年轻,以30岁以下为主,未婚比例更大,受教育程度更高,大部分无强制戒毒史;新型毒品滥用组在最近一年和最近一月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远高于传统毒品滥用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新型毒品滥用组最近一年与配偶和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比例远高于传统毒品滥用者,具有统计学差异;新型毒品滥用组近一年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高于传统毒品组,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毒品滥用者在商业性性伴数、临时性伴数、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新型毒品滥用与高危行为之间有密切联系,新型毒品滥用组以性活跃期的年轻人为主,性行为频繁,比较隐蔽,难以接触和干预,有临时性伴和商业性伴的比例较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增加了HIV感染概率,助长了HIV的传播,将对我国艾滋病疫情控制和国家公共安全形成严重挑战。传统毒品滥用者也普遍存在不安全性行为,与商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比例较高,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较高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应引起艾滋病防治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 廖斌李婕梁军吴文龙赵山平王春丽李怡
- 关键词:毒品滥用高危性行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新型毒品
- 昆明市2010年吸毒人员HIV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了解昆明市2010年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固定场所连续抽样,对昆明市强制戒毒所新入所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和吸毒行为、性行为信息,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吸毒人员872人,98.9%使用海洛因,10.2%使用2种及以上毒品,74.1%注射毒品,其中27.3%曾共用针具。所调查吸毒人员入所前一年与固定性伴、商业性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0.5%和43.7%,HIV阳性者为13.9%和45.5%。所调查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为14.3%,注射毒品者为18.1%。单因素分析显示:25-39岁年龄组、昆明市户籍、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与HIV感染相关。多因素分析仅发现,共用针具吸毒(OR=4.9,95%CI:2.2-11.1)为HI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有效减少注射和共用针具行为,依然是控制昆明市吸毒人员中HIV传播的关键。同时,吸毒人员经性途径传播HIV的危险广泛存在,尽快扩大美沙酮维持治疗、针具交换与安全套推广使用等综合干预措施的覆盖面,是下一步干预工作的重点。
- 徐艳声楚承霞梁军李婕李平李育芬赵山平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吸毒人员
- 昆明市HIV/梅毒共感染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了解昆明市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共感染者的晚发现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统计2005-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昆明市报告的HIV/梅毒共感染者晚发现比例,运用χ^(2)检验分析晚发现率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862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6.77±0.474)岁,男性占79.4%;高中或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2.6%;无业占34.3%;异性性传播(56.1%)为主。2005-2007年昆明市共感染者的晚发现率为69.4%,2016-2018年为39.7%,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21.025,P<0.001)。晚发现的病例中,检测咨询发现的逐年下降(χ_(趋势)^(2)=26.938,P<0.001),医疗机构发现的逐年上升(χ_(趋势)^(2)=30.29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梅毒共感染病例中,常住人口的晚发现率高于流动人口[调整比值比(aOR)=1.863,95%可信区间(CI):1.179~2.943]、异性性传播的晚发现率高于同性性传播(aOR=1.506,95%CI:1.050~2.159)。结论昆明市2005-2018年HIV/梅毒共感染病例的晚发现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应继续推进医疗机构全面推动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对异性性行为人群开展早发现、早治疗益处的宣传教育,提高有过高危行为者的主动检测意识。
- 张婉筠赵山平李婕李丽廖斌梁军杨喻雯
- 关键词:梅毒共感染流行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