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

作品数:29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耐药
  • 7篇耐药性
  • 7篇杆菌
  • 6篇不动杆菌
  • 5篇基因
  • 5篇鲍曼不动杆菌
  • 4篇药性分析
  • 4篇碳青霉烯
  • 4篇青霉烯
  • 4篇耐药性分析
  • 4篇基因型
  • 3篇血清型
  • 3篇致泻
  • 3篇同源性
  • 3篇酶检测
  • 3篇分子
  • 3篇埃希菌
  • 3篇大肠埃希菌
  • 2篇电泳
  • 2篇毒力

机构

  • 19篇安徽省疾病预...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学高等...
  • 2篇阜阳市疾病预...
  • 2篇马鞍山市疾病...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徽省精神卫...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市疾病预...
  • 1篇六安市疾病预...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 1篇黄山市疾病预...

作者

  • 29篇李春
  • 8篇王中新
  • 7篇孙永
  • 7篇胡万富
  • 5篇撒楠
  • 5篇沈继录
  • 4篇张钧
  • 4篇方欣
  • 3篇栗薇薇
  • 3篇张竹慧
  • 3篇袁媛
  • 2篇王利
  • 2篇吴家兵
  • 2篇陆美娟
  • 2篇侯银续
  • 2篇马奔
  • 2篇胡守奎
  • 2篇孟昭倩
  • 2篇李巍松
  • 1篇何军

传媒

  • 6篇安徽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卫生杀虫...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OXA酶检测及医院内感染的分子机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本院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OXA酶情况、基因同源性及传播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PCR进行OXA酶的基因分型,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ERIC-PCR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同源性,转移接合试验进行基因定位。结果 45株菌耐药情况较严重;在42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中,表型和基因型检测显示产OXA酶34株;ISAba1-blaOXA-23阳性39株,blaOXA-23阳性3株;42株菌blaOXA-23均位于染色体。blaOXA-58阳性3株,2株blaOXA-58位于染色体,1株blaOXA-58位于质粒上。42株blaOXA-23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属于6种分型(A、B、C、D、E、F),其中A型34株,B型4株,A、B两型间具有亲缘关系。结论本组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主要是产OXA-23酶,携带blaOXA-23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医院内克隆传播。
李春王中新沈继录
关键词: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
141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了解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和β-内酰胺酶基因类型,为临床治疗和控制院内感染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用WalKAway-40对临床分离的141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琼脂稀释法测定14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对blaOXA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14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34.3%和41%,对哌拉西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3.3%和89.6%;14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有42株(29.8%)blaOXA-23检测阳性,3株(2.1%)blaOXA-58阳性,83株(58.9%)blaOXA-66阳性,79株(56.0%)TEM基因阳性,3株(2.1%)SHV基因阳性,2株(1.4%)CTX-M-1-like阳性,5株(3.5%)CTX-M-14-like阳性;blaOXA-1、blaOXA-2、blaOXA-10、blaOXA-20、blaOXA-24、blaOXA-48、blaOXA-50、blaOXA-55、blaOXA-60、CTX-M-2、CTX-M-8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仅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保持较高的敏感性;β-内酰胺酶基因型主要是blaOXA-23、blaOXA-66和TEM,这可能与临床上经常使用碳青霉烯类和三代头孢菌素有关。
李春沈继录王中新徐元宏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基因型
2015年安徽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征及分子分型溯源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地区食品及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分离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特征,构建脉冲场凝胶电泳DNA指纹图谱库。方法采用玻片凝集法对分离自食品及腹泻病例的61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tlh、tdh和trh毒力基因,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分子分型,电泳图谱用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库。结果 61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3个O群和20个K型,共23个血清型,以O3∶K6血清型为主,占26.2%(16/61)。61株副溶血性弧菌tlh、tdh和trh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61/61)、29.5%(18/61)和0(0/61),病例分离株tdh基因阳性率为94.7%。61株菌株中有58株的基因组DNA得到有效酶切,分成50个PFGE带型,经BioNumerics6.6软件分析有5个相似系数大于80%的聚类群。其中病例株较为集中,多分布在A群和B群;食品株较为分散。病例株和食品株未聚集在同一群中。结论 2015年安徽地区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有多种血清型,以O3∶K6型居多,病例分离株tdh基因携带率较高,通过构建PFGE图谱库可识别不同来源、不同区域、跨时间段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为食源性疾病的溯源和暴发识别提供了依据。
孙永张竹慧袁媛李春撒楠胡万富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单孔腹腔镜下硬膜外穿刺针技术治疗小儿隐匿性斜疝的疗效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硬膜外穿刺针技术治疗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隐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120例,在单孔腹腔镜下用硬膜外穿刺针实施探查及腹膜外内环口疝囊结扎术。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阴囊血肿及皮下气肿等发生,1例(0.83%)患儿出现脐部穿刺孔大网膜脱出。术后1~2d出院,术后门诊随访1个月,5例(4.2%)患儿出现皮下线结反应,无一例患儿出现疝复发、医源性隐睾及睾丸萎缩。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应用硬膜外穿刺针技术治疗小儿隐匿性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器械要求不高等优点,适合在有腔镜手术经验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刘虎李巍松胡波李春马先文李涛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腹股沟鞘状突
黄山市蟑螂携带肠道菌种多样性初探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黄山市蟑螂携带肠道菌种多样性,为开展蟑螂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黄山市的屯溪区、汤口镇、风景区3个样区采用粘捕法开展调查采样,选取优势种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作为检测对象,每种随机挑选10只蟑螂作为1组,每盒捕获数量少于10只的粘蟑盒,全部采集作为1组,共78组541只。结果对蟑螂样品筛检、纯化出的203株菌落,通过微生物自动检测仪(VITEK2-compact)进行菌种鉴定,分析检测出了198株菌株,鉴定出宋内志贺菌和鸡沙门氏菌2种肠道致病菌和37种条件致病菌,包括粘质沙雷氏菌(带菌率34.62%/检出率21.21%)、弗氏柠檬酸杆菌(带菌率19.23%/检出率10.61%)、阴沟肠杆菌(带菌率11.54%/检出率6.57%)、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带菌率11.54%/检出率4.55%)、肺炎克雷伯氏菌(带菌率10.3%/检出率6.06%)、蜂房哈弗尼亚菌(带菌率8.97%/检出率6.06%)、泛菌属(带菌率8.97%/检出率5.05%)等优势菌种。室内优势蟑螂德国小蠊、黑胸大蠊携带的肠道菌种多样性不同,且肠道菌群带菌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5,df=39,sig.=0.020)。超市(20组)和宾馆(9组)采集样本带菌率最高,均为100%;农贸市场(35组)的样本带菌率次之,为97.14%;餐饮店(9组),带菌率为88.89%;居民区(3组)和医院(2组)带菌率最低,分别为66.67%和50%。不同生境蟑螂携带肠道菌种及多样性有差异,但生境间蟑螂携带肠道菌群的带菌率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农贸-超市=0.284,df=31,sig.=0.778)、(t宾馆-餐饮=-1.046,df=17,sig.=0.310)]。结论蟑螂携带有宋内志贺菌和鸡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适时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蟑螂防治工作,对促进黄山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推动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十分必要。
侯银续袁华玲陈李李春孙永程蓉林浩飞王玮王海波黄发源
关键词:蟑螂肠道菌带菌率
安徽地区腹泻患者感染肠致病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特征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对安徽地区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肠致病大肠埃希氏菌(EPEC)进行检测,了解本地区EPEC的检出情况、耐药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使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分离疑似菌株进行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对EPEC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使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采用多重PCR法检测ESBLs基因型;根据药敏结果,进行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检测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结果2013-2017年,本地区10家哨点医院共检出不典型EPEC 85株,典型EPEC和艾伯特埃希氏菌各1株;87株菌对红霉素、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萘啶酸和头孢噻肟耐药率分别为:100%、51.7%、40.2%、34.5%和20.7%,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定、头孢西丁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0、3.4%、5.7%和6.9%。87株菌中检测出产ESBLs 18株, TEM阳性14株、CTX-M group 1阳性6株、CTX-M group 9阳性7株。喹诺酮类耐药机制有:药物靶位及编码基因 gyrA和parC突变;质粒介导的qnrA、qnrB、qnrS和aac(6′)-Ib 耐药基因阳性;药物外排泵 qepA和oqxAB 基因阳性。结论EPEC是本地区重要的肠道致病菌之一,对青霉素、红霉素和萘啶酸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耐药率较低;ESBLs检出率较高,基因型以 TEM、CTX-M group 1和CTX-M group 9为主,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与gyrA、parC 突变和Qnr蛋白家族相关,少数与QepA 和OqxAB外排泵相关。
李春俞俊岭
关键词:ESBLS喹诺酮类耐药
两种评价体系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手术指征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改良Bell分期和七项代谢紊乱(seven clinical metrics of metabolic derangement,MD7)的发生频数来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适宜的手术干预时机,使治疗趋于准确。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及新生儿科2015年4月1日至2018年10月1日收治的209例NEC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改良Bell分期与MD7发生频数对患儿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之间的治愈率与死亡率,分析各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Ⅰ期以保守治疗为主;改良Bell分期为Ⅱ期时,分为ⅡA与ⅡB期,ⅡA期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治愈率、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ⅡB期手术治愈率更高,病死率更低;Bell分期Ⅲ期手术治愈率更高,病死率更低;MD7<4时,保守与手术的治愈率、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D7发生频数≥4时,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同时,Bell分期为ⅡB期及以上及MD7发生频数≥4时,手术探查肠坏死率接近100%。结论:NEC患儿,改良Bell分期为Ⅱ期患儿,ⅡB期应积极手术干预;MD7发生频数≥4时应积极手术干预。Bell分期或MD7发生频数2个评价体系的结果可以作为绝对指征气腹以外NEC手术指征的重要补充,以谋求患儿更好的远期预后。
李春马奔蒋兴旺李巍松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外科手术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分型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索蜡样芽孢杆菌最新、最简便的鉴定方法,比较蜡样芽孢杆菌生化分型与分子分型的优劣。方法使用VITECK-2-compact、根状上生长试验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鉴定蜡样芽孢杆菌,采用单盒生化鉴定管进行生化分型,ERIC-PCR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VITECK-2-compact、根状上生长试验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可以准确鉴定出蜡样芽孢杆菌。生化分型除去不能分型的4株菌外,其余48株菌总共分为7个型,以2型、8型和9型为主,分别占30.8%、15.4%和19.2%,分子分型52株菌总共分为43个型。结论 VITECK-2-compact补充根状上生长试验和蛋白质毒素结晶试验可以简便准确的鉴定蜡样芽孢杆菌。生化分型与分子分型基本吻合,分子分型要比生化分型精确。
李春撒楠胡万富孙永张钧
关键词:蜡样芽孢杆菌分子分型
2015-2019年安徽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菌群流行特点及耐药趋势,为安徽省DEC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安徽省2015―2019年腹泻患者粪便样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细菌进行鉴定与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6120份粪便中分离出DEC 557株,主要病原型为:非典型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aEAEC)191(34.29%)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153(27.47%)株,非典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aEPEC)108(19.39%)株,典型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tEAEC)77(13.82%)株,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11(1.97%)株,典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tEPEC)3(0.54%)株。药敏检测多重耐药255(45.78%)株;同种病理类型不同年份耐药性存在差异:aEAEC:氨苄西林/舒巴坦(AMS),萘啶酸(NAL),头孢西林(CFZ);tEAEC:AMS,CFZ,阿奇霉素(AZM);EPEC(aEPEC,tEPEC):氨苄西林(AMP),AMS,CFZ;ETEC:NAL,AZM,环丙沙星(CIP)。不同病理类型耐药性存在差异的抗生素有:AMP,AMS,四环素(TET),NAL,红霉素(ERY),氯霉素(CHL),头孢噻肟(CTX),CFZ,庆大霉素(GEN),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SXT),AZM和CIP。2015―2019年,tEAEC对CFZ,EPEC对AMP,AMS和CFZ,ETEC对NAL和CIP,耐药性呈增强趋势。结论本地区DEC流行的主要型别是:aEAEC、ETEC、aEPEC和tEAEC。DEC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常用抗生素AMP、AMS、NAL、CFZ和CIP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病理类型间,耐药性差异明显,耐药性分析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增加提供参考。
李春陈国平孟昭倩王利陈晴晴孙永张竹慧
关键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及PVL基因检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金葡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K-B法检测临床分离的41株金葡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法检测mecA基因和PVL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41株金葡菌中MRSA占51.2%,MRSA对克林霉素、红霉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MRSA和MSSA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率分别为90.5%和9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和利奈唑胺耐药株。21株MRSA mecA基因均阳性,41株金葡菌中共检出2株携带PVL基因,MRSA与MSSA各占1株,均分离自骨科病房。结论该院临床分离MRSA耐药率高,应规范临床用药,加强MRSA耐药性监测,加强PVL基因的检测,防止此类菌株的播散。
李春王中新方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