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管
  • 3篇淋巴管新生
  • 2篇肿瘤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1篇低自尊
  • 1篇生活质量
  • 1篇肿瘤淋巴结转...
  • 1篇肿瘤转移
  • 1篇自理
  • 1篇自我
  • 1篇自我管理
  • 1篇自尊
  • 1篇组织化学
  • 1篇微淋巴管
  • 1篇微淋巴管密度
  • 1篇胃癌
  • 1篇胃腺
  • 1篇胃腺癌

机构

  • 4篇山东省安康医...
  • 2篇桂林医学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4篇李珍华
  • 3篇李开智
  • 1篇曾思恩
  • 1篇李冬梅
  • 1篇王翠玲
  • 1篇楚平华
  • 1篇刘飞飞
  • 1篇王全义

传媒

  • 1篇华夏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淋巴管新生与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探讨淋巴管新生与胃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8例胃癌患者(伴淋巴结转移76例,无淋巴结转移32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和VEGF-D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且二者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VEGF-D和VEGFR-3之间的表达具有关联。结论 VEGF-C、VEGF-D和VEGFR-3可能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促进作用,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能有助于预测胃癌淋巴道转移情况。
李开智刘飞飞王翠玲王全义李珍华
关键词:胃癌淋巴管新生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
以自理为中心的团体教育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低自尊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以自理为中心的团体教育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均使用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团体教育干预。干预前、后采用自尊量表(sEs)、自我接纳问卷(SAQ)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分别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ES、SAQ及WHOQOL—BREF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尊量表、自我接纳问卷、生活质量总评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自理为核心的团体教育干预有助于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团体教育干预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精神科临床。
李冬梅楚平华李珍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自尊生活质量
60例胃腺癌微淋巴管密度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微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淋巴管特异标记D2-40对60例胃腺癌的癌中心组织、癌边缘区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微淋巴管密度,以CD34标记血管作对比。结果胃癌中心未见明显微淋巴管;边缘区微淋巴管明显增多,胃癌边缘区淋巴管密度较正常胃组织增高(P<0.01),胃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与胃腺癌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0.01)。结论胃癌组织边缘区存在新生微淋巴管,癌周围微淋巴管密度增加与胃腺癌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胃癌边缘区微淋巴管密度测定对淋巴结转移可能性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李开智李珍华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管新生微淋巴管密度淋巴转移肿瘤转移
淋巴管新生与肿瘤淋巴结转移
2008年
李开智李珍华曾思恩
关键词:淋巴管新生肿瘤淋巴结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