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作品数:13 被引量:78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18例寰枢椎不稳与脱位患者的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植入36枚寰椎椎弓根钉,35枚位置良好,1枚穿入椎管但无脊髓损伤;36枚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均良好。所有病例均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伤。随访7~24个月,寰枢椎间植骨在5~9个月时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脱位无复发或加重。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适应证广泛,手术操作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术前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严格操作,是成功施行本术式的关键。 钟小明 李磊 刘盾 范大礼 鲍晓毅关键词:寰枢椎 脱位 椎弓根钉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发生骨折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风险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经骨密度测定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骨折组(A组)和无骨折对照组(B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按照稳态模型评估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根据IR指数进一步将IR患者分为高、中、低IR三个亚组。入院行骨代谢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检测,根据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同时记录随访期间再发骨折的不良事件。结果 A、B两组各纳入患者47例和110例,骨折发生率为29. 93%。A组患者血糖、IR的发病率和HOMA-IR值均显著高于B组(P<0. 05),且两组骨代谢指标PINP和β-CTX值存在明显差异(P<0. 05)。各IR亚组分析发现随着HOMA-IR值逐渐升高,血糖水平和骨折发生率也随之增高(P<0. 05);高HOMA-IR值患者PINP值明显降低(P <0. 05),但β-CTX值在各IR组中差异并不明显(P> 0. 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骨折发生率与HOMA-IR值呈正相关(r=0. 372,P=0. 009),与PINP值呈负相关(r=-0. 015,P<0. 001)。结论 IR是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这一结果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皮艳 王浩然 谭兴容 沈皆亮 徐洲 李磊 钟小明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折 评估MRI对诊断胸腰椎骨折患者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可靠性 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分析MRI对诊断胸腰椎骨折患者PLC(后部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可靠性。方法随机选定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PLC患者,分别进行X线、MRI检查,均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X线以及MRI后部韧带损伤检出率,对比X线以及MRI诊断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X线检出74例,其中小关节囊损伤19例、占22.35%;黄韧带损伤16例、占18.82%;棘上韧带损伤20例、占23.53%;棘间韧带损伤19例,占22.35%。MRI检出83例,其中小关节囊损伤21例、占24.71%;黄韧带损伤18例、占21.18%;棘上韧带损伤24例、占28.24%;棘间韧带损伤20例,占23.53%。MRI后部韧带损伤检出率(97.65%)明显高于X线(87.06%),P<0.05。MRI诊断特异度(100.00%)、灵敏度(97.62%)、阳性预测值(100.00%)均明显比X线(42.86%、89.47%、95.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阴性预测值(33.33%)与X线(4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显著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PLC检出率,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均较高,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借鉴。 李磊 朱建华 江松关键词:X线 MRI 胸腰椎骨折 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在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对关于髓内钉固定与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月。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检索到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其中包括肩关节功能评分、上肢功能评分(DASH)、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不愈合发生率、内植物失败发生率、再骨折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8篇随机对照研究,共5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患者在Constant-Murley评分、DASH评分、不愈合发生率、内植物失败发生率和再骨折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在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方面均优于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骨折的患者,髓内钉固定具有愈合时间更短、手术时间更短、切口长度更小、住院时间更短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更低等优点,故本研究推荐使用髓内钉固定治疗。 李磊 朱建华 徐洲 刘玉婷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 髓内钉固定 钢板固定 META分析 临床疗效 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组)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5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共397个跟骨骨折。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切口坏死及切口裂开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在AOFAS评分、SF-36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AOFAS评分、SF-36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优良率及术后跟骨高度、宽度和长度恢复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少、神经损伤风险低及切口引流量少等优点。 邱皓 张年春 李磊 朱建华 董靖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META分析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在诊断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_(ET)CO_2)在诊断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骨科术后可疑肺栓塞患者16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肺血管造影,经CT肺血管造影确诊肺栓塞27例,纳入观察组;非肺栓塞患者13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_(ET)CO_2、D-二聚体水平、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PESI)及Well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P_(ET)CO_2、D-二聚体水平及PESI、Well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P_(ET)CO_2诊断骨科术后肺栓塞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P<0.05),高于D-二聚体、PESI及Well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0.797、0.806、0.749)。P_(ET)CO_2最佳诊断界值为44.50 mm Hg,此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和0.674。结论P_(ET)CO_2在诊断骨科术后患者肺栓塞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张年春 朱建华 钟小明 赵瑛 罗文峰 李磊 徐洲 尹志强 刘盾 龙星宇关键词:骨科手术 肺栓塞 体位复位Whiltse入路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对象和方法]据病史,查体,X线片,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2周以内的外伤性胸腰段爆裂骨折75例,排除①需要行后路或前路减压者,②多节段骨折或跳跃性骨折,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体位复位Whiltse入路伤... 张年春 罗文峰 赵瑛 朱建华 钟小明 尹志强 刘盾 李磊 王大勇关键词:手术入路 肱骨转移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2018年 肱骨是骨转移瘤常见的部位,转移病灶以肱骨干最常受累,约占54.2%,肱骨干骺端为32.2%,发生率在长骨转移瘤中仅次于股骨,85.5%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病理性骨折,乳腺、肾脏和肺是肱骨转移瘤的主要原发肿瘤部位^([1-2])。临床肱骨转移瘤主要表现为难治性疼痛、运动障碍、畸形^([3-4])。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剧烈肱骨疼痛则提示即将骨折。 刘盾 李磊 龙星宇 赵瑛关键词:肱骨 转移瘤 手术 微创 球囊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疼痛性脊柱转移瘤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球囊后凸成形术(PK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疼痛性脊柱转移瘤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PKP治疗的82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前患者后背部均有明显疼痛,术后常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分别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类型、术前行走状态、内脏转移、中医证型与体力状态(ECOG)评分及手术节段等基本临床数据,记录患者围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6及12个月随访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脊柱后凸角和椎体高度情况;术后1周随访患者行走状态和ECOG评分。结果患者平均VAS评分从术前(7.2±1.8)分降至术后1个月的(2.5±0.9)分,术后6个月的(3.0±1.1)分及术后12个月的(3.2±0.8)分,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ODI结果与VAS评分相似。患者平均脊柱后凸角从术前(14.4±5.2)°降至术后1个月的(8.3±4.4)°,术后6个月的(8.5±4.1)°及术后12个月的(8.7±4.2)°,术后各时间点平均脊柱后凸角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前柱、中柱椎体高度结果与平均脊柱后凸角相似。患者术前能行走率为56.1%(46/82),术后能行走率为69.5%(57/82),术前和术后能行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术前ECOG评分,1分者6例,2分者22例,3分者18例,4分者36例;术后ECOG评分,1分者20例,2分者20例,3分者17例,4分者25例,术前和术后ECOG表现评分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骨水泥渗漏发生于19个病椎,均未发生明显相关临床表现。结论 PKP治疗脊柱转移瘤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预后及阻止脊柱后凸角和椎体高度进展恶化。 刘盾 李磊 龙星宇 赵瑛关键词:脊柱转移瘤 唑来膦酸 疗效 预后 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治疗的18例复杂骨盆骨折病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通过X射线片、CT及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通过Majeed功能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80~160 min,平均(120±23.1) min;术中出血量75~160 m L,平均(113.6±29.1) m L;切口长度7~14 cm,平均(9.3±1.8) cm。18例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5.8个月。根据Matta评分标准,骨折复位: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9%。术后6个月使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优1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4%。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3D打印体外建模辅助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可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及微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刘盾 李磊 陈兴春 朱建华 徐洲 赵瑛关键词:骨盆骨折 3D打印 微创 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