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栋
-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组织C-Met和MMP-11表达与肝转移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转移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01-21-2008-12-13收治的胃癌未发生肝转移及同期肝转移患者各78例石蜡样本,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Met和MMP-11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的方法对胃癌肝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统计分析,筛选出胃癌肝转移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指标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结果:C-Met mRNA和MMP-11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3%和56.41%,在肝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0.50%和75.60%,在非肝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9.70%和37.20%,两者的阳性率在肝转移组与非肝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C-Met mRNA、MMP-11mRNA表达与胃癌的脉管侵犯(χ2=4.692,P=0.03;χ2=5.878,P=0.015)、淋巴结转移(χ2=6.914,P=0.009;χ2=10.23,P=0.001)、TNM分期(χ2=4.989,P=0.026;χ2=7.843,P=0.005)相关;其中MMP-11mRNA表达还与胃癌浸润深度相关,χ2=13.9,P<0.001。C-Met和MMP-1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7%和57.69%,在肝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90%和71.80%,在非肝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0%和43.60%,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在肝转移组与非肝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01;C-Met和MMP-11蛋白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χ2=5.692,P=0.017;χ2=8.936,P=0.003)和TNM分期(χ2=4.084,P=0.043;χ2=6.779,P=0.009)相关;其中MMP-11蛋白表达还与胃癌浸润深度相关,χ2=4.237,P=0.04。结论:C-Met和MMP-11在胃癌组织中的过表达可能与胃癌肝转移的行为相关,有望为胃癌肝转移的预测提供客观依据。
- 徐宝国杨永栋于霞高华张文斌王玻玮王云海
- 关键词:胃肿瘤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肝转移原位杂交技术
- 胃癌新辅助化疗对转移性淋巴结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评价胃癌新辅助化疗对转移性淋巴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二科2008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手术组(48例)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48例),行CT等检查评估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术前行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两组均行D2胃癌根治术(第二站淋巴结全部清除)。根据两组术后常规淋巴结病理学检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胃体部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包括中晚期胃体部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ⅢB、ⅢC期及Ⅳ期)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的术后淋巴结阳性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胃食管结合部癌进展期: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10.0%;常规手术组淋巴结阳性率24.8%;胃食管结合部癌晚期: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12.5%;常规手术组淋巴结阳性率37.1%;胃体部癌进展期: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8.0%;常规手术组淋巴结阳性率20.5%;胃体部癌晚期:新辅助化疗组淋巴结阳性率3.8%;常规手术组淋巴结阳性率29.8%;达到降低临床期和手术根治;胃窦癌包括中晚期胃窦癌(ⅢB、ⅢC期及Ⅳ期)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的术后淋巴结阳性率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对于胃体部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患者,可以达到降低临床分期,减少阳性淋巴结数量,从而达到减少淋巴结癌肿残留、降低局部复发率,使患者生存期延长成为可能,值得推广应用;而胃窦癌新辅助化疗需进一步研究。
- 杨永栋肖永彪李新伟胡志良阿里木江.阿布拉阿布都.艾尼
-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胃癌淋巴结阳性率
- 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胃癌根治术标本52例共计淋巴结1176枚,平均每例22.6枚(9-60枚),将淋巴结术中评定为阳性、可疑、阴性3类,阳性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可疑、阴性淋巴结切成两半分别保存,可疑且常规病理为阴性的462枚淋巴结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查,研究不同部位各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因素。结果:52例胃周淋巴结转移大量存在,有48.3%(223/462)阴性淋巴结存在微转移,肿瘤部位不同(胃窦、胃体部、胃上部)淋巴结转移的顺序和规律不同,跳跃性转移常见。所有淋巴结中No6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平均为75.7%,其次为No3组为72.9%。No7、8、9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5.3%、50.0%和35.9%。与No8、9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因素有肿瘤部位、组织类型、浸润程度(P〈0.05)。结论:肿瘤部位、组织类型、浸润程度不同的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不同,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进行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
- 杨永栋阿不都外力.吾守尔陈兵王云海李涛文西年
-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
- 双镜联合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对开腹手术与双镜联合治疗的方式治疗早期胃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2007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与胃镜相联合的手术方法治疗。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双镜联合治疗的方式较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好,其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胃癌恢复期较短,患者出血量少,伤口创伤面小,较开腹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肖永彪杨永栋
-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开腹手术治疗
- 53例术后肠瘘的治疗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术后肠瘘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术后肠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接受治疗的53例术后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44例好转或治愈,3例高位瘘、3例回肠瘘后合并高位瘘、1例空回肠瘘、2例直肠瘘死亡。结论术后肠瘘的不同时期,治疗侧重点不同,需要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措施。
- 杨永栋李新伟陈海林
- 关键词:手术
- 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转移率及淋巴结清除数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疗效相当,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转移率,值得临床推广。
- 肖永彪杨永栋
- 关键词:腹腔镜
- MUC1 mRNA和CK19 mRNA在胃癌淋巴结表达的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分析CK19 mRNA、MUC1 mRNA作为胃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2例胃癌462枚常规病理阴性淋巴结中黏蛋白1(MUC1)mRNA、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对照组为4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38枚淋巴结。结果胃良性病变患者38枚淋巴结中CK19 mRNA和MUC1 mRNA表达均为阴性;CK19、MUC1 mRNA在胃癌患者462枚常规病理阴性的淋巴结中223枚(48.3%)阳性表达,其中180枚(39.0%)淋巴结CK19 mRNA阳性表达,136枚(29.4%)MUC1 mRNA阳性表达,CK19 mRNA和MUC1 mRNA均为阳性者有125枚(27.0%)。不同组织类型淋巴结CK19、MUC1 mR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肿瘤浸润层次、原发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UC1、CK19基因均可作为RT-PCR法检测胃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 杨永栋阿不都外力.吾守尔王云海何铁汉李涛文西年张文斌陈兵
-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细胞角蛋白19MRNA黏蛋白1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