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萍萍
- 作品数:11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植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三裂叶豚草对入侵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
- 生物入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入侵种三裂叶豚草为研究对象,旨在探寻三裂叶豚草作为入侵种的入侵特征,揭示三裂叶豚草种群入侵及其扩散机制。试验分两部分...
- 殷萍萍
- 关键词:三裂叶豚草生物多样性土壤养分环境梯度
- 文献传递
- 三裂叶豚草入侵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三裂叶豚草的生长群落,分析三裂叶豚草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于2008-05-28-06-28,利用样方法,调查沈阳东陵公园附近公园(5个样点)、农田(3个样点)、高速公路附近(4个样点)、桑园(4个样点)和路边(4个样点)5个生境中,三裂叶豚草分布样点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所调查生境分布样点中,共有杂草28科71种,其中以菊科、藜科、蓼科居多。从发生频率>10%的34种杂草在前2个主成分上的负荷量可以看出,影响三裂叶豚草的主成分因素是人为干扰程度和土壤水分条件,可知三裂叶豚草是喜干扰且适宜生活在土壤水分含量较大的生境内,据此将分布样点分为3个聚类群。随着人为干扰程度的增强,三裂叶豚草的重要值升高,同时样方中物种的丰富度随三裂叶豚草重要值的增大而下降,说明在不同生境中,三裂叶豚草的大量滋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结论】三裂叶豚草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具有破坏作用,故在防除三裂叶豚草时,首先应严把植物检疫关,同时应加强生态安全宣传和生态学教育,以建立生态安全的人类生存环境。
- 殷萍萍李建东殷红孙备孙佳楠王国骄燕雪飞
- 关键词:三裂叶豚草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
- 辽河中下游流域水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选择辽河中下游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流域内各月及多年年降水量、蒸散量及水分收支基本情况,应用区域蒸散互补关系模型估算辽河流域实际蒸散量,实现各年实际降水量、蒸散量的空间化。从多个层次分析1956—2000、1970—2000年及1980—2000年3个时间序列降水、蒸散量和水分收支的变化趋势及特点。结果表明:20a系列年平均降水量与45a系列比较分析发现,降水量减少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23.08%,降水量增加区域占流域面积的76.92%;辽河中下游流域实际蒸散大部分在600~850mm之间,其分布主要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辽河中下游流域水分收支不平衡,营口—辽阳—铁岭一线地区水分收支相当,此线以西北地区水分收支是负值,占总流域面积的59.73%,这种变化将会使西部干旱地区的旱情进一步增大。此线以东南地区水分收支是正值,占总流域面积的40.37%,当地的湿润程度会进一步增加。
- 殷红郭瑞殷萍萍胡涛郭范顺
- 关键词:降水量
- 野生大豆种皮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9年
- 通过种皮的透水性,种皮结构的电镜扫描和酸蚀种子萌发,对野生大豆种皮构造与种子休眠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种子属于典型硬实,栅栏层是引起种皮不透水的主要原因,种脐是水分进入种子的主要通道,酸蚀20~30min能有效打破种皮的不透水性障碍。
- 徐亮李建东殷萍萍王国骄燕雪飞孙备
- 关键词:硬实种皮结构
- 不同种植方式下玉米田杂草对春玉米生理及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采取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A因素为种植模式,内设玉米清种和玉米与苜蓿间种,B因素为混群杂草密度。根据上一年的玉米田杂草群落组成,按杂草混合种群比例,内设6个不同杂草密度处理,即每平方米有杂草0、25、50、100、200、400株。结果表明:玉米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在杂草密度为25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有显著性差异,叶绿素b含量在杂草密度为100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差异性显著,并且均是清种玉米处理比间种苜蓿处理要高;清种玉米处理的MDA含量要高于间种苜蓿的MDA含量;在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灌浆期,当杂草密度为100和200株/m2时,两种种植方式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间种苜蓿比清种玉米含量高;玉米可溶性糖含量在间种苜蓿田中,前期高密度杂草的较大,而在生育后期则为低密度杂草的较大,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变化与之相反;植物全氮含量的在清种玉米田的生育前期杂草密度为25和100株/m2时值较高,间种苜蓿处理下杂草密度为50株/m2的含量在玉米生育前期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 殷红刘芳李建东殷萍萍王国骄燕雪飞
- 关键词:春玉米杂草密度生理
- 增施除草剂条件下大豆和三裂叶豚草生长竞争的变化分析
- 2009年
- 应用生态学中竞争的理论,探讨增施除草剂条件下大豆和三裂叶豚草生长的变化情况。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除草剂处理,副区为三裂叶豚草密度处理。三裂叶豚草密度设0,8,32,48株·m-2共4个处理,分别用D0、D1、D2、D3表示,各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大豆株高在结荚期施除草剂条件下,处理D0最大,达103.49cm,与未施除草剂下差异不显著;大豆生物量的表现为大豆茎重在开花期和结荚期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大豆地下部分生物量,除开花期施除草剂的处理外,均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三裂叶豚草株高和分枝数在各个生长时期均受到除草剂和自身密度的共同作用,各个时期施除草剂条件下株高和分枝数均显著低于未施除草剂条件。三裂叶豚草叶重与茎重变化规律相同,都随着三裂叶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研究表明,除草剂能显著抑制三裂叶豚草的生长,大豆的生长受来自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共同影响。
- 李建东殷萍萍崔文慧孙备王国骄孙佳楠
- 关键词:除草剂大豆三裂叶豚草
- 不同生境三裂叶豚草生长及生态位特征被引量:6
- 2010年
- 于2008年6月选取5个不同的三裂叶豚草生长生境,测定每个样方出现的所有杂草的种类及数目并对不同生境下三裂叶豚草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再将样方内所有三裂叶豚草带回实验室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的三裂叶豚草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干扰程度越强,三裂叶豚草的平均株高越高,三裂叶豚草的生长越好。光照和水肥条件以及三裂叶豚草的入侵程度对其本身的生长同样有重要影响。在同一生境下,与生长环境中其他杂草相比,三裂叶豚草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强,更倾向于本研究区域的泛化种,它这种通过扩大生态位宽度来维持足够的种群竞争力方式可能是三裂叶豚草对资源水平适应进化的表现。
- 殷萍萍李建东殷红孙备孙佳楠王国骄燕雪飞
- 关键词:生态入侵三裂叶豚草生物学特性生态位
- 不同肥力条件下三裂叶豚草的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10年
- 为探究三裂叶豚草对大田旱生作物的危害表现,利用添加系列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肥力条件下,三裂叶豚草不同密度处理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整个生长季中,三裂叶豚草对大豆的株高、分枝生长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突出表现在大豆的生长前期,在分枝期,未施肥条件下混生种群各处理大豆株高显著高于大豆单生种群。分枝数和分枝长度变化规律与株高相反,随着豚草密度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另外,在混生种群施肥条件下大豆的株高反而低于未施肥条件下各处理,表明三裂叶豚草不仅在光竞争中对大豆存在抑制作用,在争夺水分、肥料方面也表现出强大的竞争能力。大豆地上部分生物量,在分枝期和结荚期均随着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 李建东胡冀宁殷萍萍孙备王国骄孙佳楠
- 关键词:肥力三裂叶豚草大豆
- 外来种豚草入侵的过程与机制被引量:27
- 2009年
-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仅会威胁到当地生物生存,还有可能导致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退化。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原产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索诺兰沙漠地区,是一种严重危害农业、生态和人体健康的外来恶性杂草,研究豚草的入侵过程及入侵机制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豚草入侵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豚草入侵阶段,定居阶段和稳定阶段的特点,并从豚草自身的强大的繁殖特性、种子的休眠特性、遗传性质、种子的传播特性、化感作用、竞争机制及入侵环境的可能性等方面综述分析成功定居在新环境中的豚草成为入侵种的机制,同时预测了豚草成功入侵可能还存在的其它机制,即豚草的适应性进化、协同入侵以及豚草的传粉特性。这几种机制的进一步的研究,将使我们能够洞悉豚草在新入侵地的生态环境下的扩散机制,预测其潜在的入侵区域,发现其适应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研究豚草的防治做准备。因此,认识豚草成功成为入侵种的原因对深入研究豚草入侵机制,对预测豚草入侵,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豚草物种所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建东殷萍萍孙备孙佳楠王国骄燕雪飞
- 关键词:外来种豚草入侵种生物入侵入侵机制
- 不同种植方式春玉米田杂草的生态经济阈值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在不同种植方式下,通过对玉米田杂草不同密度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及防治中生态经济阈值模型的初步研究,建立了杂草密度和玉米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清种玉米田中杂草治理的生态经济阈值为7.41~8.00株/m2,间种苜蓿田中杂草治理的生态经济阈值为8.43~9.47株/m2。当田间杂草密度低于其生态经济阈值时,不需要防除。
- 殷红刘芳李建东殷萍萍王国骄燕雪飞
- 关键词:玉米田杂草生态经济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