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晓辉

作品数:74 被引量:1,049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7篇颗粒物
  • 25篇污染
  • 17篇源解析
  • 17篇PM2.5
  • 15篇PM10
  • 14篇大气颗粒
  • 14篇大气颗粒物
  • 13篇污染特征
  • 8篇化学质量平衡
  • 8篇成分谱
  • 7篇有机碳
  • 7篇受体模型
  • 7篇PM
  • 7篇CMB
  • 6篇环境空气
  • 6篇VOCS
  • 5篇挥发
  • 5篇挥发性有机
  • 5篇PMF
  • 5篇大气污染

机构

  • 71篇南开大学
  • 11篇杭州市环境监...
  • 7篇天津市环境监...
  • 3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宁波市环境保...
  • 2篇天津市气象科...
  • 2篇泰安市环境保...
  • 2篇天津市生态环...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天津化工研究...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北...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作者

  • 74篇毕晓辉
  • 64篇冯银厂
  • 29篇张裕芬
  • 28篇吴建会
  • 13篇刘保双
  • 10篇朱坦
  • 10篇焦荔
  • 9篇徐虹
  • 7篇林丰妹
  • 6篇史国良
  • 6篇洪盛茂
  • 5篇肖致美
  • 4篇陈魁
  • 4篇田瑛泽
  • 4篇杨佳美
  • 3篇曾芳
  • 3篇吴琳
  • 3篇薛永华
  • 2篇孙韧
  • 2篇董海燕

传媒

  • 20篇环境科学研究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8篇环境科学
  • 5篇环境污染与防...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南开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环境与发展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高教学刊
  • 1篇第十四届二氧...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津市环境空气PM_(10)和PM_(2.5)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被引量:40
2013年
为了解环境空气PM10和PM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来源,于2011年5~12月在天津市设立了6个采样点分期采集环境受体中PM10和PM2.5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颗粒物中重金属(Ni、Cu、Pb、Zn、Cr、Cd、Hg、As)浓度水平、含量与来源构成.结果表明,PM10和PM2.5中重金属含量顺序均为Zn〉Pb〉Cu〉Cr〉Ni〉As〉Cd〉Hg;As、Cu、Ni、Hg浓度在秋季较高,Cd、Cr、Pb、Zn浓度在冬季较高.富集因子法分析结果表明,Zn、Pb、Cu、Cr等重金属在环境空气颗粒物中有明显富集,受人类影响较大,且PM2.5中重金属富集程度高于PM10;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土壤尘、燃煤、机动车尾气尘以及化工行业排放是天津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陈培飞张嘉琪毕晓辉冯银厂吴建会
关键词:PM10PM2重金属主成分分析
中国PM2.5中水溶性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13年
结合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梳理了我国环境空气PM2.5中SO2-4、NO-3和NH+4的浓度及百分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PM2.5中不同二次组分的浓度及含量均呈现不同的地区性差异,其中SO2-4污染在西北地区较严重,其次是在气候湿润的华南和西南地区;NO-3的污染在西北地区较严重,在西南地区污染较轻;NH+4污染在华东地区较严重,而在西南地区污染较轻.不同组分均呈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SO2-4在夏季较高,春季较低;NO-3在夏季较低,秋冬季较高;NH+4在春季较低,冬季较高.此外,近年来我国PM2.5中NO-3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SO2-4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硫酸盐和硝酸盐组分的这些时空变化特征均与污染前体物的排放情况以及适宜产生二次反应的环境状况有密切关系.其中SO2-4的生成与环境条件有较大关系,而NO-3的生成与前体物的排放关系较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与主要排放源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我国PM2.5中SO2-4含量有下降的可能,而NO-3含量会不断升高.
徐虹张晓勇毕晓辉方小珍郑伟巍冯银厂姬亚芹
关键词:PM2硫酸盐硝酸盐
中国典型沿海城市PM2.5化学组分特征
为研究中国典型沿海城市PM的污染特征,本文分析海口、宁波、青岛和天津四个沿海城市PM的化学组分特征。得出我国沿海PM的浓度呈现自南向北依次向上的趋势,不同城市呈现出不同的季节分布特征。本文将PM化学组分划分为地壳元素、微...
徐虹毕晓辉冯银厂
关键词:PM2.5化学组分
文献传递
泰山顶PM2.5及其二次组分的输送路径与潜在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明确泰山顶PM_(2.5)及其二次组分的输送路径与潜在来源,基于后向轨迹聚类方法对2015年冬季和春季抵达泰山顶的气团传输轨迹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和CWT(浓度权重轨迹)方法分析泰山顶冬季和春季PM_(2.5)、SO_4^(2-)、NO_3^-和NH_4^+的潜在源域.结果表明,冬季和春季来自不同方向的气团轨迹对泰山顶PM_(2.5)及其组分的潜在源分布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冬季泰山顶ρ(PM_(2.5))和ρ(NO_3^-)平均值的最高值对应的气团轨迹来自湖北、河南、山东济宁等地区,而来自西北方向的轨迹1和轨迹2分别对应的ρ(SO_4^(2-))和ρ(NH_4^+)平均值最高;春季影响ρ(PM_(2.5))和ρ(NO_3^-)的气团轨迹主要来自西南方向的河南、安徽北部、山东聊城等地区,而源自蒙古国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南北部和山东聊城的气团轨迹对ρ(SO_4^(2-))和ρ(NH_4^+)的贡献最大.泰山顶ρ(PM_(2.5))、ρ(SO_4^(2-))、ρ(NO_3^-)和ρ(NH_4^+)的PSCF分布特征与CWT分布特征类似,WPSCF(源区分布概率)和CWT的最高计算值主要集中山东济宁、聊城以及邻近的山西省、河北省和河南省,是泰山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潜在源域.
王露刘保双毕晓辉梅如波吴建会隋本会冯银厂
关键词:PM2.5聚类分析
基于车速-流量模型的动态化道路扬尘清单编制方法与应用
2023年
目前国内外关于道路扬尘排放的计算多采用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AP-42排放因子法,直接计算道路扬尘的年均排放总量,但其动态化程度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细化管理需求.本研究采用车速-流量模型构建高时间分辨率的道路车流量获取方法.以天津市为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结合本地化的排放因子以及天津市采取的道路扬尘控制措施,借助GIS平台编制高时空分辨率的道路扬尘排放清单,精细反映天津市道路扬尘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受早晚高峰的影响,城市道路在08:00—09:00与18:00—19:00扬尘排放强度较大,13:00—14:00是白天扬尘排放强度的低值时段.(2)空间尺度上,夜间(03:00—04:00)道路扬尘排放强度的高值区域集中在高速路段,白天扬尘排放强度的低值时段(13:00—14:00)集中在城市道路中支路密集的地区,道路扬尘排放强度高峰时期(18:00—19:00)集中在各类型的城市道路.全年道路扬尘排放高值区域集中在城市支路和郊区道路.(3)天津市内六区全年道路扬尘PM_(2.5)、PM_(10)、TSP排放量分别为603、2492和12986 t,相较以往研究有所下降.从区域看,道路扬尘排放总量呈偏远郊区>环城四区>市内六区的规律.城市道路采取的洒水措施明显降低了道路扬尘排放总量.研究显示,受交通扰动影响,道路扬尘排放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
贺靖贻宋立来李虎舒秦毕晓辉冯银厂
关键词:道路扬尘动态化排放清单
关中地区背景点位环境空气PM_(2.5)来源解析与多模型结果对比被引量:12
2017年
为研究关中地区远郊背景点位大气PM_(2.5)污染来源,于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西安市区西南方向约34 km的背景点位(农村区域,108°44'13″E、34°00'53″N)开展样品采集,共获得218个有效样品,对29种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并运用ME2和PMF模型进行同步解析、相互验证.结果表明:ME2和PMF模型各解析出5类因子,分别为二次无机盐、机动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煤烟尘和土壤尘.其中,二次无机盐分担率为42.23%~42.74%,是首要贡献源类,机动车尾气排放(22.40%~24.53%)、煤烟尘(14.57%~14.73%)、生物质燃烧(11.88%~13.42%)是另外3种主要贡献源,而土壤尘(6.28%~7.22%)分担率相对较小.2种模型同步解析大气颗粒物来源对比表明,ME2和PMF模型同步解析结果一致,各源类的日贡献浓度均呈正相关,其中二次无机盐、机动车尾气排放、土壤尘的相关性较强,R2在0.876~0.960之间,表明解析结果可信.
杨佳美戴启立刘保双毕晓辉宋文斌吴建会冯银厂
关键词:源解析
降水对颗粒物的冲刷作用及其对雨水化学的影响被引量:65
2013年
为研究湿沉降冲刷过程中大气颗粒物对雨水化学组成和酸度的影响,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中国酸雨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的杭州市进行了降水前、中、后的大气颗粒物样品采集,同时采集了降水样品,分析了颗粒物样品和雨水样品中的主要水溶性离子组分,使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及化学特征在雨水冲刷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雨水中主要离子成分的来源.结果表明:杭州市TSP和PM10的酸缓冲能力分别为1.95和1.02,具有一定的酸缓冲能力;从颗粒物浓度、酸缓冲能力A值以及颗粒物化学组成在降水前、中、后过程中的变化看,雨水对颗粒物中的碱性组分具有显著冲刷作用;结合雨水主成分分析,颗粒物对雨水中Ca2+、Na+的贡献较为显著,对Mg2+、K+的贡献有待进一步验证,对NH4+、SO42-和NO3-的贡献较小,而F-和部分Cl-则可能主要来自云内雨除过程或者对气态化合物的云下冲刷作用.
韩燕徐虹毕晓辉林丰妹焦荔张裕芬冯银厂
关键词:TSPPM10降水化学组成
菏泽市冬季大气PM2.5和PM10中碳组分来源解析被引量:9
2017年
为研究菏泽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的污染特征和来源,于2016年1月采集菏泽市冬季大气PM2.5和PM10样品,基于热光反射法分析样品中OC(有机碳)、EC(元素碳)及8个碳组分[OC1、OC2、OC3、OC4、EC1、EC2、EC3和OP(裂解碳)]的含量,并计算得到ρ(Char-EC)(Char-EC为燃料燃烧后固体残渣中的EC)和ρ(Soot-EC)(Soot-EC为燃烧后气相挥发物质再凝结形成的EC),以定性识别大气颗粒物中碳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菏泽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碳组分浓度处于较高水平,PM2.5中的ρ(OC)、ρ(EC)分别为26.34、9.22μg/m3,PM10中ρ(OC)、ρ(EC)分别为31.82、10.71μg/m3.采样期间大气PM2.5中碳组分(OC、EC、OC1、OC2、OC3、OC4、EC1、EC2、EC3、Char-EC、Soot-EC)浓度与PM10中相应各组分浓度的比值均大于0.5(0.60~0.90),表明碳组分多集中于细粒子(PM2.5).大气颗粒物样品中各碳组分浓度具有明显空间差异,各点位大气PM2.5和PM10中ρ(OC)均显著高于ρ(EC)(T检验,P<0.05).菏泽市冬季大气PM2.5和PM10中Char-EC/Soot-EC(二者质量浓度之比)分别为10.04、8.00,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T检验,P<0.05).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解析结果表明,菏泽市冬季大气PM2.5和PM10中碳组分来源主要有4类,包括两类柴油车(1类排放的碳组分中以EC2为主,定义为柴油车-1;1类排放的碳组分中以EC3为主,定义为柴油车-2)、汽油车、生物质燃烧和燃煤混合源,对大气PM2.5中碳组分的分担率分别为13.98%、5.13%、24.47%、41.97%,对大气PM10中碳组分的分担率分别为16.08%、8.21%、18.34%、47.35%.可见,菏泽市冬季大气PM2.5和PM10中碳的主要来源是柴油车、汽油车、生物质燃烧和燃煤.
张家营刘保双毕晓辉吴建会冯银厂张裕芬张勤勋
关键词:颗粒物源解析
天津夏季郊区VOCs对臭氧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5
2020年
挥发性有机物是O3重要的前体物之一,在O3生成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为研究天津郊区VOCs特征及其对O3生成的作用,利用SyntechSpectras GC955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天津市津南区54种VOCs的浓度,并结合最大增量活性因子计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力.结果表明,2018年7月津南区VOCs总浓度为(32.33±23.77)μg·m^-3,其中烷烃质量浓度最高,芳香烃和烯烃次之,炔烃最低,丙烷、乙烯和甲苯分列VOCs质量浓度的前3位.观测期间TVOC的OFP为107.81μg·m^-3,烯烃对OFP的贡献最大,为55.80%,乙烯、异戊二烯和甲苯分列OFP贡献率的前3位.后向轨迹分析表明,不同来向和性质的气团下TVOC及其OFP不同.VOCs/NOx体积分数比值估算表明,观测期间O3生成对VOCs较为敏感.乙苯/间,对-二甲苯和乙烷/乙炔等特定物种对浓度比值的变化表明,3次O3污染过程均伴随VOCs的老化过程.
姚青韩素芹张裕芬毕晓辉王晓佳蔡子颖
关键词:后向轨迹
大气颗粒物酸缓冲能力来源解析技术与应用被引量:10
2007年
建立了大气颗粒物酸缓冲能力的表征方法,测定了天津市区不同源类的酸缓冲能力;建立了基于二重源解析技术(NCMB)的TSP酸缓冲能力来源识别技术,阐述了其技术原理,并在天津城区加以应用.结果表明,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和降雨量是影响天津城区降雨pH值的关键因素;颗粒物的酸缓冲能力主要来源于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和土壤风沙尘等开放源.开放源污染是现阶段决定天津城区酸雨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毕晓辉冯银厂朱坦陈魁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