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其壮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受体
  • 5篇前列腺
  • 3篇溶酶
  • 3篇尿激酶
  • 3篇尿激酶型
  • 3篇尿激酶型纤溶...
  • 3篇前列腺癌
  • 3篇纤溶
  • 3篇纤溶酶
  • 3篇纤溶酶原
  • 3篇纤溶酶原激活
  • 3篇纤溶酶原激活...
  • 3篇腺癌
  • 3篇激活物
  • 3篇激酶
  • 2篇尿激酶型纤溶...
  • 2篇肿瘤
  • 2篇激素
  • 2篇激素受体
  • 2篇UPAR

机构

  • 6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7篇潘其壮
  • 6篇覃展偶
  • 3篇刘升学
  • 3篇何书华
  • 2篇蒋雷鸣
  • 2篇张天禹
  • 1篇郑伟
  • 1篇高漓
  • 1篇石海林
  • 1篇肖义达
  • 1篇潘家强
  • 1篇龚明军
  • 1篇张海生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前列腺组织中ERα、ERβ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雌激素及其受体ERα、ERβ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α和ERβ在20例正常前列腺(normal prostate,NP)、80例BPH及46例PCa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ERα主要在前列腺组织间质细胞表达,上皮细胞中无表达,在NP中呈低表达,在BPH中高表达,而在PCa表达下降(P<0.01);但ERα在PCa不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ERβ主要在前列腺组织上皮细胞表达,很少位于间质,在NP、BPH中高表达,而在PCa中表达下降甚至呈阴性(P<0.01),ERβ表达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且主要表达于A、B期组织中(P<0.01)。结论 ERα主要在间质细胞表达,而ERβ主要在上皮细胞表达,提示雌激素对BPH及PCa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ERβ途径发挥作用的。ERβ在PCa中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其可能与PCa的发生、发展有关,推测PCa中大部分ERβ可能是更具有侵袭性的ERβ变异体,致使PCa恶性程度增加。
覃展偶何书华张天禹蒋雷鸣刘升学高漓潘其壮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雌激素雌激素受体Α雌激素受体Β
uPA系统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简称尿激酶,它是纤溶酶原的主要激活物之一。近年来发现uPA系统成分在肿瘤组织以及循环血中的高表达与多种肿瘤的病理特点、预后相关。已成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热点之一。现针对uPA系统成分的功能,在目前研究较多的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测定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潘其壮覃展偶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受体肿瘤
联合应用托特罗定与坦洛新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托特罗定与坦洛新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女性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A组给予口服安慰剂,B组给予单独口服托特罗定,C组给予单独口服坦洛新,D组给予联合口服托特罗定和坦洛新,治疗前和服药后4周分别测定各组最大尿流率(Qmax),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记录各组储尿期分数、24 h排尿次数、平均夜尿次数、平均每天尿急次数、储尿期尿失禁次数、平均每次尿量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A组较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除尿流率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有差异;C组除24 h排尿次数有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D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托特罗定联合坦洛新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托特罗定、坦洛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覃展偶刘升学潘其壮肖义达石海林张天禹蒋雷鸣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托特罗定坦洛新
uPA、uPAR在前列腺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非骨转移前列腺癌(non-BM PCa)患者及骨转移前列腺癌(BM PCa)患者血清和组织中uPA及uPAR表达。结果:BPH患者、non-BM PCa患者和BM PCa患者血清uPA及uPAR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n-BM PCa患者血清uPA及uPAR浓度高于BPH患者(P<0.01),BM PCa患者高于non-BM PCa患者(P<0.01)。前列腺癌组织uPA表达阳性率83.34%,uPAR表达阳性率77.78%,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PA、uPA表达与PCa的发生与转移密切相关。
覃展偶潘其壮张海生何书华刘升学郑伟
关键词:前列腺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雌激素受体亚型α、β与前列腺癌被引量:3
2010年
雌激素受体有α、β两种亚型。它们是由独立的基因转录翻译表达的核受体蛋白,并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肿瘤的进展有关。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对于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也一直是研究热点。近年来对β亚型的研究逐渐增多,现从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侧重β亚型)的结构、特性和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覃展偶潘其壮何书华
关键词:受体雌激素前列腺癌
血清uPA及uPAR含量与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血清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
潘其壮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前列腺癌骨转移
文献传递
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附75例报告)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TUPKP)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TUPKP)治疗高龄高危BPH患者75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残余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75例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TUPKP)治疗手术时间40~100 min,平均55 min,切除腺体重量15~63 g,失血量50~360 mL,术后尿道梗阻症状改善明显,无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无死亡病例。75例随访6个月至2年,术后IPSS平均(7.8±1.2)分、RUV平均(10.4±2.8)ml、Qmax平均(18.8±5.1)ml/s、QOL平均(1.5±0.6)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经尿道部分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TUPKP)是治疗高龄高危BPH有效、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
潘家强覃展偶龚明军潘其壮
关键词: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处理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