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杰

作品数:31 被引量:261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历史地理
  • 7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清季
  • 6篇国语
  • 5篇切音
  • 5篇切音字
  • 5篇文化
  • 4篇政治
  • 4篇切音字运动
  • 4篇文字
  • 4篇民国
  • 3篇学术
  • 3篇史学
  • 3篇清末
  • 3篇民族
  • 3篇国粹
  • 3篇国语运动
  • 2篇学术史
  • 2篇语言
  • 2篇拼音
  • 2篇拼音化
  • 2篇清代

机构

  • 3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1篇王东杰

传媒

  • 8篇四川大学学报...
  • 6篇学术月刊
  • 5篇近代史研究
  • 4篇社会科学研究
  • 3篇历史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四川教育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返为自主国”:汉语进步论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认同、政治理想被引量:3
2013年
近代以来,随着殖民进程的开展,西方语言学家把世界语言分为若干种类,影响最大的是19世纪提出的形态三分法,其中把汉语定为最原始的语言。20世纪上半叶,一批中国语言学家提出汉语是一种最进步的语言,形态三分法乃是西人文化偏见的产物。但这一观点并不意味着中国学者因此把中国文明视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这个观点的提出,既和他们谋求汉语语言学学术独立的目标有关,更和一个"独立"、"自主"、"和平"、"一切以等夷相视"的世界政治理想声气相通。它既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中国文化对"西方冲击"的被动"回应",又不能简单地视之为"中国中心"的兴起,也并非"西方中心主义"的简单倒置;而是中国人利用古今中外的思想资源,对自己形象和世界理想的营造。
王东杰
关键词:中国语言学进化论西方中心论文化政治
地方观念和国家观念的冲突与互助:1936年《川行琐记》风波被引量:16
2004年
从晚清到民国,思想界关于"国家"和"地方"关系的认知经过了一个转变过程。概言之,国家观念和地方观念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互不相容,而是既有冲突又有互助,在冲突中亦潜存互助。本文以1936年《川行琐记》一文在四川言论界引发的风波为例,讨论国民政府入川初期国家观念如何刺激了川人地方观念的增强,而地方观念又是如何借助于国家观念得以表达的,由此展示出二者在多种层面上的复杂纠葛。
王东杰
关键词:民族意识民国四川
“未来视野”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焦虑
2012年
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深受社会进化论的线性时间观念影响,对于中国作为"现代性"追随者的身份颇为焦虑。作为一种象征性解决方案,"未来"被赋予了重要地位,以使中国人能够暂时摆脱现实的纠缠,并从中体会到一种更有保障的"超越感",从而减轻心灵的痛苦。问题是,中国的"现代性"焦虑的产生,更多地来自于线性时间观念本身。因此,要纾解中国的"现代性焦虑",走出追随者的地位,就必须对产生这种地位的根源加以深入反思。
王东杰
关键词:社会进化论
官话、国语、普通话:中国近代标准语的“正名”与政治被引量:15
2014年
官话、国语、普通话常被认为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但从文化史的角度看,这三个概念在语义上的诸多微妙差别,表征了不同社会阶层和政治派别界定自己特定经验、预期与行动的努力。"国语"在清末取代"官话",与现代国族建构息息相关;1930年代,左翼文化人为"普通话"一词灌注了强烈的无产阶级属性和地方平等、民族平等色彩,并以之作为批判"国语"的工具。1950年代中期以后的"普通话"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回到了"国语"立场,但在名相上,刻意强调了对左翼语文运动的继承关系,代表了一种新的政治认同。通过对标准语的"正名",人们既可以发动一场政治和社会"革命",也可以缝合由此带来的历史裂纹,并在此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修正"成文的"、"标准的"、同时也是线性的国族叙事。
王东杰
关键词:官话国语普通话民族国家
“国家”的地方意义:20世纪20年代成都两所大学对“国立”名分与实利的竞争被引量:4
2004年
20世纪 2 0年代中后期 ,成都一地有两所“国立大学”围绕着“国立”名分的真伪和实利分配展开了竞争 ,既反映了其时国立大学在基层社会的形象 ,也对认知“国家”在“地方割据”状态下的多重意涵有所启示。
王东杰
“声入心通”:清末切音字运动和“国语统一”思潮的纠结被引量:22
2010年
19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中国读书人认为汉字作为象形文字难以掌握,为开发民智而制作了多种切音字方案。切音字运动兴起之初,出现了一大批拼写南方方言的切音字方案。20世纪初,随着统一国语观念的流行,方音切音字被很多人认为破坏了"书同文"而受到激烈批评,但其支持者则强调方音切音字不但无阻反而有助于国语统一。另一方面,被诸多国语统一论者支持的官话音切音字也在一些地区遇到了类似的质疑,甚至直接影响到切音字本身的存在合理性。与此同时,汉字在历史上维持国家统一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以文字统一语言"思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支持。不过,汉字拼音化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未终绝。
王东杰
关键词:切音字运动语言文字
“代表全国”:20世纪上半叶的国语标准论争被引量:16
2014年
国语标准的确立曾在20世纪上半叶激起广泛论争,其实质是如何塑造一个既能凝聚国人普遍认同又满足各种群体平等诉求的一体性文化,焦点则是何种语言能够"代表全国",以及谁有权力确定这个资格。论战交杂了不同地域、阶级意识的冲突,寄托了不同政治群体各异的"国家"理想。他们提出的具体方案其实相差不大,但微小的差异却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各派立场也因而互不相容。
王东杰
关键词:国语阶级意识
由文入史:从缪钺先生的学术看文辞修养对现代史学研究的“支援”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缪钺先生的学术风格以"文史结合"著称。从史学研究观点看,"文史结合"最重要的核心是将文辞视为一种考证工具(而不仅是史料)。从中国现代学术文史分途的发展过程看,缪先生的学术风格并非"主流",然绝非特例。一批经历与之相似的学人的事例表明,在现代史学与传统学术关联的意义上,除了"由经入史"外,还存在一条"由文入史"的道路。深厚的文辞修养在五个方面对他们的史学观念和实践提供了支援作用:对"人"的关注、对人情感世界的注意、"了解之同情"的研究方法、对历史"意义"的发掘、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王东杰
关键词:文史结合现代学术
“故事”与“古史”:贯通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和“释古”的一条道路被引量:5
2009年
一般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与"释古"两条学术路向分别代表了破坏古史和重建古史两条不同的路线。这一看法大体成立。但二者在观念上也有不少相通乃至相同的地方。一方面,"重建派"学者在研究中也运用了与顾颉刚非常相似的"层累说"观察古史的构成,而历史研究中的"故事眼光"更成为贯穿"疑古"和"释古"的一条道路。另一方面,"疑古派"在辨伪过程中也发展出来一些与"重建派"非常相似的具有建设意义的观念,但因其给人留下的"破坏"的形象过强而被忽视了。
王东杰
关键词:古史辨疑古
学术“中心”与“边缘”互动中的典范融合: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1924—1949)被引量:15
2006年
近代史学如何建立“途辙”,近10年来已成为学术热点。以一学术机构为描述单位,兼顾人事、制度诸因素,或是动态把握学术史发展脉络的一条方便途径。就此而言,四川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可以算是一个极具启发性的事例。由于地处“僻远”,川大长期以来处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边缘地带,虽早有史学系的设置,就在国内的影响看来,却无疑处在“边缘”。30年代中期起,川大史学系逐渐成为国内历史学研究的重镇。但是,这一过程并不仅是“主流”典范向学术“边缘”的扩散,更是不同学术风格的融会。
王东杰
关键词:近代史学学术机构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