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亚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相关高危因素及听力评估结果转归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高危因素下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听力特点及其转归情况。方法:对2次听力筛查未通过而转诊我科的婴幼儿采用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鼓室声导抗和镫骨肌反射等客观听力测试。首次听力评估异常者依照听力损失情况,建议复诊时间一般1~3个月,以不超过6个月龄为限。分析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在不同年龄、不同筛查结果、不同高危因素下的听力测试的特点及转归情况。结果:听力筛查不通过的802例(1179耳)中,单耳不通过组初次听力评估正常的比例为53.2%,高于双耳不通过组(39.5%),P<0.05。而初评为重度听力异常的比例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听力筛查不通过占25.8%,远高于其他已知的高危因素(P<0.05);先兆流产组未发现有重度听力异常患儿;有耳聋家族史的婴幼儿导致重度听力损失的比例(40.9%)远高于其他高危因素,其次为同时有2种以上高危因素者(10.8%);听力筛查不通过者中,56.9%未发现有高危因素,其中有54.7%初次评估听力异常;而有高危因素的婴幼儿中,42.3%初次评估听力为正常;所有2次评估的96例(138耳)中,轻度异常好转比例为40.9%,中度为74.3%,重度为33.3%,P<0.05。有7耳出现听力损失加重现象。各种不同高危因素导致的听力异常中,中度异常好转的比例均较轻度异常高;802例(1179耳)中,有10例(12耳)诊断为听神经病。结论: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围产期病史及听力损失程度和年龄等均是决定追踪随诊次数的重要因素,仍存在许多未知的听力损害高危因素,实现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的普遍筛查应该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 温瑞金李琰罗仁忠王小亚
-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诱发电位脑干高危因素
- 小儿蜗后听觉神经损害的临床与听力学特征及定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包含了听神经病在内的ABR严重异常、DPOAE正常为特征的蜗后听觉神经功能障碍小儿的临床与听力学特征及其可能的病损部位。方法选取2002至2006年听力专科中ABR严重异常、DPOAE正常,排除中耳传导功能异常的患儿86例(165耳),年龄8d~7岁,平均1岁1个月,入选为本研究对象。选择ABR严重异常、DPOAE异常、排除中耳病变的听功能障碍26例(29耳)患儿作为蜗性病变对照组,选择健康同龄儿童86例(166耳)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蜗后病变、蜗性病变、正常听力3组间ABR波Ⅰ、波Ⅲ、波V潜伏期和振幅,以及Ⅰ~Ⅲ波间期等参数的异同。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86例蜗后听神经损害患儿中,51例(59.3%)的病例新生儿期有高胆红素血症史,其中40例血中间接胆红素水平达重度标准,11例为轻中度;在首次就诊的原因中,主诉运动障碍者40例(46.5%),听力言语障碍者10例(11.6%);在伴随的疾病中,32例(37.2%)确诊伴随有脑性瘫痪。在86例165耳蜗后听觉神经功能障碍患耳中,103耳最大强度声刺激(103dB)ABR无波分化,27耳仅见波Ⅰ分化,19耳仅见波Ⅴ分化,13耳见波Ⅰ+Ⅲ分化,3耳见波Ⅰ+Ⅴ分化。仅见波Ⅰ分化耳,其波Ⅰ潜伏期较正常听力耳延长,振幅较正常听力耳低矮(t值分别为-6.75和2.58,P值均〈0.05);有波Ⅰ+Ⅲ分化耳,波Ⅰ潜伏期和振幅与正常听力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波Ⅲ潜伏期则较正常听力耳延长,振幅较正常听力耳低矮(t值分别为-2.77和3.63,P值均〈0.05),Ⅰ~Ⅲ波间期较正常听力耳Ⅰ~Ⅲ波间期延长(t=-2.99。P〈0.05)。结论在蜗后听觉神经功能损害类型中,最常见的类型为ABR从波Ⅰ开始就严重异常,即听神经病,其病变主要在第Ⅷ颅神经听支;仅见波Ⅰ分化耳,其病变�
- 罗仁忠温瑞金黄振云周佳霖王小亚陈倩
- 关键词:听觉障碍高胆红素血症
- 儿童chirp听性脑干反应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采用chirp信号作为声刺激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chirpABR阈值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探讨chirpABR作为儿童临床客观听力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7年8月至9月佛山市听觉语言康复中心的听力障碍儿童和广卅I市儿童医院听力门诊的正常听力儿童共22例(共35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行为测听和chirpABR测试,并对chirpABR反应阈和行为测听阈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22例接受测试儿童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8岁。纳入研究的35耳中,正常听力6耳,听力损失轻度2耳、中度4耳、重度10耳、极重度13耳。行为测听0.5、1、2、4kHz平均听阈与chirpABR阈值,0.5kHz听阈与L—chirpABR阈值,1—4kHz平均听阈与U—chirpABR阈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900及0.930,P值均〈0.05。结论chirpABR作为一种客观测听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儿童的听力水平,有希望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 王小亚罗仁忠蓝军温瑞金邹宇周佳霖
- 关键词:脑干测听法听阈儿童
- 小儿中度蜗后听觉神经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以听性脑干反应(ABR)中度异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正常为特征的中度蜗后听觉神经功能障碍小儿的临床与听力学特征。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小儿听力专科中ABR中度异常、刺激声强度(正常听力级)在70-80dB时才出现波Ⅴ分化,DPOAE正常,中耳功能分析排除中耳传导功能异常者为研究对象,列为蜗后病变研究组,共61例(80耳),年龄1^+月至3岁,平均5.59个月。另选择ABR波Ⅴ阈值介于50~80dBnHL、DPOAE异常、排除中耳病变的听力障碍患儿57例(85耳),年龄3个月至6岁,平均28.02个月,作为蜗性病变对照组。从该院小儿听力中心资料库中,随机抽取同时具备正常ABR和DPOAE的与研究组同年龄段样本共55例(84耳),年龄1个月至3岁,平均5.56个月,作为健康对照组。蜗后病变研究组、蜗后病变研究组及正常听力组间进行DPOAE幅值及引出率的比较。结果(1)61例蜗后病变研究组患儿的既往病史中,18例(29.51%)曾有中重度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史,12例(19.67%)有外周性脑积水既往病史;(2)19例(38耳)为双耳发病,42例(42耳)为单耳发病;(3)90dBnHL刺激声强度下,蜗后病变研究组61例80耳引出波Ⅰ的比例为87.50%(70/80),引出波Ⅲ的比例为96.25%(77/80),引出波Ⅴ的比例为100%(80/80);(4)蜗后病变研究组与正常听力对照组在中高频点的DPOAE幅值和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蜗后病变研究组与蜗性病变70、80dB对照组在中高频点的DPOAE幅值和引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蜗后听觉障碍的临床病例中,存在中度蜗后听觉神经损害类型。
- 罗仁忠王小亚张紫香周佳霖高胜利温瑞金陈倩
- 关键词:听神经病小儿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听觉功能评估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对孕龄〈37周的早产儿,按其不同的出生体重进行分组,对其听力状况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听力异常状况及婴幼儿早期听觉功能发育的规律。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8年2月孕龄〈37周并进行听力评估者,共252例(504耳)。根据入选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大小分为:出生体重≤1.50kg、1.51~2.00kg、2.01~2.50kg以及〉2.50kg四组。每个出生体重组又根据受试者首次接受听力评估时的月龄大小,分为0~3月龄(包含3个月)、3~6月龄(包含6个月)和〉6月龄三个亚组;对于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月龄时曾接受多次听力评估者,再设多次评估亚组。所有患儿均进行~项或是多项客观听力检测,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鼓室声导抗和镫骨肌声反射。结果随着早产儿出生体重的增加,ABR波V阈值存在降低的趋势,ABR波V阈值(正常听力级)≤40dB耳的比例也逐渐增加。随着早产儿出生后月龄的增加,ABR波V阈值也存在降低的趋势,ABR波V阈值≤40dB耳的比例逐渐增加。多次评估组中,各出生体重组的ABR总好转率,最低者为56.67%;出生体重≤1.50kg组耳重复评估间隔时间〈2月的ABR好转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1.51~2.00kg组和2.01—2.50kg组;1.51—2.00kg组重复评估间隔时间〈2月时,测试耳ABR的好转率明显低于间隔时间为2~3月和〉3月的好转率。有4例6耳ABR表现为最大强度刺激声(正常听力级103dB)无波分化或仅见波V,而DPOAE各频点幅值却均在正常范围内,初步诊断为听神经病,其发生率为3.75%(6耳/160耳)。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听觉功能(包括中耳及听觉神经系统),随出生体重及出生后月龄的增加,在一定时段存在逐渐发育完善的现象。对于听力评估异常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 罗仁忠王小亚温瑞金周佳霖梁剑黄振云高胜利陈倩
- 关键词:婴儿早产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听觉脑干听觉障碍
- 小儿听神经病的助听与康复
- 本文介绍了听神经病的皮层事件相关电位与康复,助听器验配的具体过程,人工耳蜗植入方法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方式。
- 罗仁忠王小亚杨璇
- 关键词:听神经病儿童患者助听器人工耳蜗康复训练
-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的特征,及其与患儿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及听力专科就诊接受检查的早产VLBW儿纳入研究,共59例(118耳),登记围产期高危因素;选取30例(60耳)同期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进行中耳分析,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ABR。结果:早产VLBW儿中听力异常的构成比明显大于正常人群,伴有其他高危因素的患儿(42例)阈值高于不伴有其他高危因素者(17例);相关分析显示,ABR阈值与出生体重、孕周、评估时年龄和调整年龄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ABRⅠ、Ⅲ、Ⅴ波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等特征参数与患儿评估时年龄和调整年龄呈负相关(P<0.05);早产VLBW儿与足月儿在ABRⅠ、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波间期等参数间存在差异。结论:早产VLBW儿导致听力损失的根本原因可能并不是胎龄和体重本身,而是与并发症有关;早产VLBW儿中,外周听觉功能异常率高;对于VLBW儿需建立耳声发射与自动ABR两者结合的听力筛查方式并定期随访。
- 王小亚罗仁忠温瑞金陈倩周佳霖邹宇
- 关键词: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 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听力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唇腭裂术后患儿的听力学特征。方法:对62例唇腭裂术后患儿进行DPOAE、ABR和声导抗检查,分析其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以ABR阈值为诊断标准,诊断为听力异常者共51耳,以轻度和中度异常为主;63耳鼓室导抗图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耳功能障碍;26耳DPOAE检查未通过。结论:唇腭裂术后患儿听力异常的比例高。3种客观听力学检查方法在唇腭裂术后的患儿检查中具有高度一致性。
- 王小亚熊琪罗仁忠李琰李玉云
- 关键词:唇腭裂听力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