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α-羟化酶缺陷症合并男性女性化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缺陷症合并男性女性化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7α-羟化酶缺陷症合并男性女性化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患者社会性别均为女性,年龄9~26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肾上腺激素水平测定、染色体核型分析、双侧肾上腺和盆腔下腹部CT和/或MRI检查,14岁以上患者行X线骨龄测定。结果:9例患者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临床均表现为原发醛固酮增多症、ACTH水平增高、血尿皮质醇增高,成年患者性激素水平异常。影像学特征包括双侧肾上腺显著弥漫性增粗伴结节、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和骨骺闭合延迟。结论:双侧肾上腺显著弥漫性增粗伴结节、生殖系统发育异常和骨骺闭合延迟是17α-羟化酶缺陷合并男性女性化患者的特征性表现。 王勇 田小丽 孙浩然关键词:17Α-羟化酶缺陷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椎管内肠源性囊肿4例报告 1999年 田小丽 程德军 田更戌关键词:先天性 椎管内囊肿 肠源性囊肿 病例报告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X线表现与临床(附23例分析)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探讨其特征性X线表现。方法:观察与分析经细菌学检查证实的23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X线及临床资料。结果:主要X线表现为肺内炎性浸润、肺气囊或肺脓肿8 例;胸膜病变12 例。结论:多发肺脓肿、肺气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特征性X线表现。 叶宁 田小丽 刘荫棣 魏津生关键词: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气囊 X线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椎体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名(25—62岁)女性志愿者分成两组(青年组、中老年组),行腰椎MR检查。常规行矢状面T2WI、T1WI及横轴位T2WI。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PRESS)对腰3椎体进行波谱采集,采集到的数据使用SAGE7.0软件进行分析,获得脂峰/水峰峰高(Amp),脂峰,水峰线宽(LW),并计算脂水比(LWR)、脂肪比(FF%)等椎体MRS相关定量指标。结果:青年组LWR平均值为6.204,FF%平均值为0.850;中老年组LWR平均值为21.660,FF%平均值为0.945。中老年组的LWR、FF%明显高于青年组,两组的LWR、FF%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HMRS可无创性评估椎体骨质疏松。 刘智 蔡跃增 田小丽关键词: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骨质疏松 腰椎 颅内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附五例报告) 1996年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报告较少,我院1992~1994年共收治5例,均经病理证实,占同期颅内肿瘤总数的0.78%,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3~68岁,平均53.6岁。病程12天~6月,平均2.5月。5例均颅内压增高,表现有头疼、呕吐、眼底水肿。2例轻偏瘫,2例有同向偏盲,2例共济失调,1例水平眼颤。一般查体均未发现浅部淋巴结肿大。1例患慢性支气管炎。 二、辅助检查:1.肝肾功能,周围血正常。周围血淋巴细胞0.10~0.32,平均0.19。2.CT检查:5例肿瘤部位,1例颞叶,2例颞枕叶,2例小脑半球。平扫CT5例均呈略高密度,注射对比剂后病灶明显增强,肿瘤边界尚清,呈圆形、类圆形。 田更戌 于士柱 田小丽关键词:颅内肿瘤 淋巴瘤 病理学 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病椎体骨密度的影像学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病椎体骨密度变化的影像学表现及夹心椎椎体骨小梁区域性分布的特征。方法选取在影像学上椎体骨密度异常者36例,其中具夹心椎者12例行腰椎CT扫描。32例健康志愿者亦行腰椎CT扫描,对2组椎体不同部位骨量进行比较分析。22例行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1例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查。结果骨密度异常包括骨密度减低和骨密度增高。骨密度增高分弥漫性及夹心椎2种。夹心椎组椎体上、中、下层的CT值分别为(259.94±18.08)、(182.96±34.85)、(270.34±19.40)HU,对照组椎体上、中、下层CT值分别为(191.08±30.35)、(190.50±20.53)、(201.12±30.72)HU,夹心椎组椎体上层和下层CT值均大于对照组。夹心椎组椎体上层和下层区组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457、0.462,P值均>0.05),中层区组间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39,P<0.05)。夹心椎患者骨矿密度(BMD)测值表现多样,骨量增多、正常和减少均可见。结论(1)夹心椎定量CT测量椎体上层和下层更有意义,夹心椎宜视为评估病情变化的影像学指标之一。(2)X线片显示骨软化变形者的骨密度增高并不一定代表骨量增多,其中尚含有正常骨量甚至是骨量减低者。以DXA测量椎体BMD值来区分真性骨硬化和硬化样骨软化是可取的。 蔡跃增 田小丽 李景学关键词:骨软化症 骨密度 影像学评估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软化的作用和限度 2007年 目的:探讨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病所致骨质软化的一些影像学表现的成因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的意义。方法:收集X线平片上具有骨质软化表现的病例36例,进行骨结构及骨密度的影像学分析。对3例夹心椎病人进行随访观察。1例病人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弯曲变形和骨密度异常。骨密度异常包括骨密度减低和骨密度增高。骨密度减低见于所有病例的不同部位,分全身性及部分性。骨密度增高以椎体表现明显,分弥漫性密度增高及夹心椎2种。4例病人平片示双手指骨营养孔增大。2例未经恰当治疗病人分别于7个月和6年后出现夹心椎,1例经治疗4年后夹心椎表现消失。1例病人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查诊断为骨质软化。结论:对影像学评估类骨质的能力以及骨质软化与骨质疏松的骨小梁影像学表现不同的原因作了进一步解释;夹心椎是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病较常见的影像学表现,虽无诊断特异性,但可以反映病情的发展情况,可作为临床随访观察病情疗效的指标之一;骨营养孔增大可能是骨质软化的一个重要提示征象。 田小丽 李景学关键词:放射学 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质软化影像学研究 <正>目的:探讨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病所致骨质软化的一些影像学表现的成因及其在鉴别诊断上的意义。方法:收集X线平片上具有骨质软化表现的病例36例,进行骨结构及骨密度的影像学分析。对6例平片发现有假骨折线的病人行局部薄层CT... 田小丽 蔡跃增 李景学文献传递 老年人骨矿含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判断退行性脊椎病对老年人骨矿密度 (BMD)及骨质疏松诊断的影响 ,选出较适宜的BMD测量部位。资料与方法 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 (DXA)测量男 16例、女 2 0例退行性脊椎病老龄者全身、腰椎及股骨颈BMD并与腰椎X线平片作比较性研究。结果 男、女骨质疏松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女性高于男性。女性腰椎BMD与全身、股骨颈BMD明显相关 (P <0 .0 1)。男性腰椎BMD仅与全身BMD相关明显 (P <0 .0 1)。女性腰椎X线片骨质疏松分度与腰椎BMD明显负相关 (r =- 0 .92 5 ,P <0 .0 1) ;而男性两者无明显相关 (r =- 0 .381,P >0 .0 5 )。结论 退行性脊椎病老年男性者诊断骨减少及骨质疏松以全身骨 。 蔡跃增 李景学 田小丽 雷新玮 吴胜勇关键词:老年人 骨矿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症中骨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2008年 目的探讨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病所致骨质软化中假骨折、真骨折和衰竭骨折的成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X线平片上具有骨质软化表现的病人36例,进行骨结构及骨密度的影像学分析。对18例出现骨折的病人进行骨折分类。对6例平片发现有假骨折线的病人行局部薄层CT扫描。对1例双侧耻骨上、下支有假骨折线的病人进行了6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弯曲变形和骨密度异常。骨密度异常包括骨密度减低和骨密度增高。18例出现骨折线的病例中13例诊为假骨折,3例为真骨折,2例为衰竭骨折。6例有假骨折病人行局部薄层CT扫描并三维重建,显示假骨折线走行较平片更加清晰。一例双侧耻骨上、下支出现假骨折的病人经治疗6年后假骨折线消失。结论在代谢性及内分泌性骨质软化症中出现的骨折线可以是假骨折、真骨折和衰竭骨折,归纳并提出了这三种骨折的诊断标准,薄层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显示假骨折线。假骨折线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发展情况的指标之一。 田小丽 蔡跃增 李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