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的致瘤特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从GBC—SD中分选SP、非SP细胞(non—SP),分别进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非肥胖性糖尿病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的移植瘤形成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5例人胆囊癌组织中SP细胞的比例。结果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存在SP细胞,其比例约为0.87%;SP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高于non-SP细胞(14.74%±3.53%比5.17%±1.05%,t=2.75,P〈0.05)。NOD/SCID小鼠移植瘤实验表明,5×10^3个SP细胞可成瘤(4/7),而non—SP细胞成瘤则需要1×10^5个细胞(1/7),且来源于SP细胞亚群的NOD/SCID小鼠移植瘤中存在SP、non—SP细胞。SP细胞存在于人胆囊癌组织中,其范围为0.27%~2.3%。结论来源于GBC—SD的SP细胞亚群具有类似肿瘤干细胞的高致瘤性。
目的:探讨双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2(dual-specificity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regulated kinase2,DYRK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胰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DYRK2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及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DYRK2m R N A在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后者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前者(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88.9%的癌组织中D Y R K2蛋白的表达量低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DYRK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其癌旁组织(42.5%vs87.5%,X2=17.802,P<0.01),且DYRK2的表达与胰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X2=6.32,P<0.05).结论:DYRK2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目的研究人胆囊细胞系GBC—SD中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的耐药特性,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SP、非sP细胞,采用MTT检测2种细胞亚群对5种化疗药物吉西他滨、顺铂、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米托蒽醌的药物敏感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吉西他滨处理的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SP细胞比例的变化,并通过RT—PCR、Western印迹检测SP、非SP细胞亚群中ABCG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吉西他滨、顺铂、5-氟尿嘧啶、米托蒽醌以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的IC50浓度分别作用SP、非SP细胞亚群1d后,SP细胞的增殖能力高于非SP细胞,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表阿霉素处理水平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经过吉西他滨处理3周后,sP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8.02%±0.13%比0.62%±0.08%,P〈O.05),且SP细胞明显高表达ABCG2基因。结论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sP细胞具有类似干细胞的耐药特性,耐药基因ABCG2高表达是其耐药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