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米振莉

作品数:265 被引量:902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经济管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专利
  • 100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4篇金属学及工艺
  • 6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经济管理
  • 12篇机械工程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冶金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合金
  • 41篇退火
  • 37篇TWIP钢
  • 35篇汽车
  • 32篇钢板
  • 29篇热轧
  • 29篇冷轧
  • 29篇孪晶
  • 29篇奥氏体
  • 23篇汽车用
  • 23篇车用
  • 20篇高强钢
  • 19篇轧钢
  • 18篇织构
  • 18篇塑性
  • 18篇力学性能
  • 18篇力学性
  • 16篇贝氏体
  • 15篇形变
  • 13篇汽车用钢

机构

  • 264篇北京科技大学
  • 6篇烟台南山学院
  • 5篇河北科技大学
  • 3篇太原钢铁集团...
  • 3篇邯郸钢铁集团...
  • 3篇江苏沙钢集团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首钢集团
  • 2篇中国金属学会
  • 2篇张家港荣盛特...
  • 2篇江苏省沙钢钢...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中国冶金科工...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265篇米振莉
  • 141篇唐荻
  • 105篇江海涛
  • 56篇赵爱民
  • 37篇代永娟
  • 36篇赵征志
  • 35篇吴彦欣
  • 34篇李志超
  • 32篇陈雨来
  • 25篇武会宾
  • 21篇余伟
  • 20篇陈银莉
  • 17篇胡水平
  • 17篇蔡庆伍
  • 16篇李辉
  • 16篇吕建崇
  • 14篇刘华强
  • 14篇杨永刚
  • 14篇苏岚
  • 14篇李慎升

传媒

  • 24篇材料热处理学...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9篇轧钢
  • 9篇钢铁
  • 7篇金属热处理
  • 7篇热加工工艺
  • 4篇材料工程
  • 3篇钢铁研究学报
  • 3篇工程科学学报
  • 3篇2008年全...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中国金属学会...
  • 1篇中国冶金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焊接学报
  • 1篇汽车工程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上海金属
  • 1篇特殊钢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13篇2021
  • 16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21篇2016
  • 16篇2015
  • 25篇2014
  • 20篇2013
  • 25篇2012
  • 20篇2011
  • 14篇2010
  • 12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2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亚共晶Al-7Si合金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定量关系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以亚共晶Al-7Si合金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开发了铝合金性能和组织关系预测程序,获得了高精度的材料性能与组织特征的关系预测模型。通过控制增压铸造过程中保压压力(85~300 kPa)和冷却速度(1~10 k/s)参数,获得具有不同力学性能和组织特征的铝合金。拉伸试样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抗拉强度为310~350 MPa,延伸率为3%~12%。采用IPP 6.0软件统计组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二次枝晶间距为18.56~33.04μm,共晶Si相面积为6.37~13.37μm2,缺陷面积百分数为0%~0.363%,最大Fe相面积百分数为0%~0.06%。通过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探究了单因素和双因素协同作用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合金性能优化的组织控制路径。预测结果表明,该合金强度和塑性均与4种组织特征呈负相关,且缺陷和Fe相的存在对合金性能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缩小枝晶间距(<20μm)、变质共晶Si相(<12μm2)、控制孔洞缺陷(<0.35%)、严格控制富Fe相的尺寸和形态,是制备高性能铝合金的关键。
武晓燕张花蕊张虎吴彦欣米振莉江海涛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机械性能
冷轧深冲薄板成型极限图(FLD)的实验研究
利用电蚀网格法,在Zwick/Roell BPB600板材成型性试验机上进行冷轧深冲薄板的成型实验,采用VIALUX的Auto Grid软件对网格进行识别和分析,测试深冲板的成型极限图(FLD)。实验表明,L钢厂的冷轧板...
陈海斌米振莉吴海鹏
关键词:冷轧板
文献传递
一种超深冲用低碳低硅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的制备方法
一种超深冲用低碳低硅冷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向低碳双相钢中添加一定量的Cr和Mo元素,并采用织构预处理工艺,使得材料在具备一定的强度条件下,大幅度改善其深冲性能,同时控制Si含量≤0.06%...
赵征志赵爱民汪志刚唐荻米振莉张明明
文献传递
一种磷强化的孪晶诱导塑性钢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钢铁金属材料的改进技术,特别是一种磷强化的孪晶诱导塑性钢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钢铁材料加工领域。其成分范围C%:0.01-0.08%,Mn%:15-35%,Al%:1-6%,Si%:1-6%,S%<0.008...
唐荻米振莉江海涛代永娟吕建崇
文献传递
中厚板轧后高密度管层流快冷控制模型被引量:7
2002年
根据鞍钢厚板厂投产的国内第一套中厚板轧后高密度管层流控冷装置的特点,结合理论分析,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厚板轧后快冷的控制用数学模型.该模型由层流冷却预设定冷却模式、各预设定冷却模式下终冷返红温度预报模型、终冷返红温度修正模型、自学习模型等组成,且该套模型已在鞍钢厚板厂投入使用.
侯安全蔡庆伍米振莉徐福昌赵永忠
关键词:中厚板轧制高密度管层流
退火温度对无取向硅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使用EBSD和XRD技术研究了1.3%Si无取向硅钢在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的微观组织、宏观织构和微观取向。分析了退火温度对此成分体系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和织构的影响;讨论了退火温度与无取向硅钢成品板磁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无取向硅钢的退火温度对其再结晶组织和成品板铁损值有影响,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再结晶晶粒平均尺寸增大且铁损值下降。γ纤维织构是再结晶织构中的优势组分,高斯{110}<100>织构强度也较高。退火温度对再结晶织构也有影响,随着退火温度上升,γ织构的含量不断上升,其中{111}<121>织构强度高于{111}<110>织构强度;退火温度的上升降低了立方{100}<100>织构和旋转立方{100}<110>织构但增加了高斯{110}<100>织构的强度,高斯织构的强度在870℃时达8.8。高斯取向晶粒主要在{111}<121>取向晶粒附近出现,旋转立方取向晶粒主要出现{111}<110>取向晶粒附近。由于{111}面织构强度增加和立方织构、旋转立方织构强度的降低,随着退火温度的上升,无取向硅钢的磁感应强度下降。
孙强李志超米振莉党宁
关键词:织构退火温度磁性能
一种适应多工艺的中厚板中间冷却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多工艺的中厚板中间冷却方法,属于轧钢生产控轧控冷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中厚板生产线上。具体工艺过程是:粗轧完后厚度范围60~180mm的中间坯,由传输辊道输送进入中间冷却区域将温度980~1080℃快速冷...
刘涛余伟江海涛米振莉陈雨来何安瑞郭强韩爽邓宏玉
利用双面包覆铝板轧制超薄镁合金板材或箔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优异的超薄镁合金板材或箔材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制造技术领域。主要利用工业纯铝板较好的塑性,在镁合金板材两面包覆纯Al板,包覆轧制时改变中间层镁合金的受力状态,轧制后使镁合金的板材厚度达到0.1mm...
江海涛唐荻米振莉段晓鸽赵爱民武会宾马昭蔡正旭康强
文献传递
汽车用超高强钢板先进成形技术
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虽然产销量进入瓶颈期,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使用超高强钢替代传统钢材将是今后汽车板发展的主流。发展汽车用超高强钢板深加工技术要结合下游汽车行业的需求,解决钢铁材料在应用层面的问题,从而促进...
米振莉苏岚唐荻
关键词:深加工技术辊弯成形液压胀形
一种含亚稳奥氏体相的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观组织包含亚稳奥氏体相的高强钢回弹测定方法。所述方法首先确定高强钢在弯曲成形时没有断裂,然后通过多组材料实验测定材料的实验基础数据,最后综合材料的实验基础数据,精确计算得到...
江海涛杨永刚米振莉吴彦欣田世伟王家毅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