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现

作品数:19 被引量:28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雷达
  • 6篇同化
  • 5篇四维变分
  • 4篇强对流
  • 4篇回波
  • 4篇降水
  • 3篇四维变分同化
  • 3篇雷达资料
  • 3篇变分同化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雷达
  • 2篇气象
  • 2篇强对流天气
  • 2篇强降水
  • 2篇切变
  • 2篇下山
  • 2篇临近预报系统
  • 2篇螺旋度
  • 2篇雷达回波
  • 2篇奥运

机构

  • 17篇中国气象局北...
  • 11篇北京市气象局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吉林省人工影...
  • 1篇江西省人工影...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19篇肖现
  • 12篇陈明轩
  • 11篇王迎春
  • 8篇高峰
  • 3篇高峰
  • 3篇孔荣
  • 3篇肖辉
  • 2篇郄秀书
  • 2篇刘冬霞
  • 1篇丁青兰
  • 1篇王令
  • 1篇秦元明
  • 1篇孙继松
  • 1篇杨静
  • 1篇张文龙
  • 1篇章丽娜
  • 1篇王东方
  • 1篇王志超
  • 1篇蒋如斌
  • 1篇刘明远

传媒

  • 4篇大气科学
  • 4篇气象学报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出流边界对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局地新生及快速增强的动力效应被引量:27
2017年
针对2014年7月16日发生在京津冀地区包含三次风暴过程的强对流"事件",通过雷达、探空和自动站等观测资料分析,以及基于雷达资料快速刷新四维变分同化(RR4DVar)和三维数值云模式的高分辨率模拟,研究了在京津冀复杂地形条件下导致对流风暴局地新生及快速增强的对流尺度热力和动力机制,重点分析了出流边界在对流风暴局地新生及快速增强过程中的动力效应。探空观测和模拟结果均显示,16日当天从上午到傍晚,京津冀地区存在有利于对流风暴发生、发展的中尺度环境条件,包括明显的热力不稳定、强的偏南低空急流和低层垂直风切变等。在本次强对流"事件"中,首先是东移的近地面切变线在中午12:00(北京时,下同)左右触发了天津地区多单体对流风暴的局地新生和快速加强,并产生了明显的向西北移动的出流边界。随后,在京津冀西北部山区形成的一个产生向南出流的风暴单体于下午18:00左右抵达北京西北部山边,由于地形强迫,沿山坡加速下滑的风暴出流与沿山坡上行的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增强了山坡附近的低层辐合和垂直上升,同时在向南和向西北移动的出流边界"碰撞"形成的动力不稳定配合下,使得风暴单体在下山过程中迅速发展为强超级单体风暴。两条出流边界在风暴附近的"碰撞"及其和低层偏南暖湿气流的相互作用,具有复杂地形条件下导致风暴新生和加强的"三重点"关键区特征。在22:00左右,由超级单体风暴形成的出流边界抵达京津冀南部平原地区,与偏南低空急流和低层偏东风湿空气产生的辐合区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类似于"三重点"的关键区,导致在辐合区内沿出流边界出现暖湿空气的强烈上升。在出流边界的动力不稳定触发下,沿出流边界附近不断有对流单体新生和增强,最终在23:00左右形成了一条近似东西走向的线状多单体风暴�
陈明轩肖现高峰
关键词:雷达四维变分同化
一次典型强对流天气的温度场结构特点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多普勒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VDRAS)对2008年9月4日一次雹暴、大风的典型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反演和分析。结果表明VDRAS对温度场、垂直速度场等进行了较好的模拟,温度场的冷暖池结构对维持风暴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风暴的传播也对冷池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大风的形成与降雹区较干的空气及冷池紧邻降水区附近有关。
肖现陈明轩孔荣
关键词:温度场大风
京津冀城市群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关键技术研究
王迎春陈明轩孙继松高峰肖现陈敏解以扬王宗敏何立富雷蕾王国荣
该项目属于中国气象局第一批科技部公益类气象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和技术开发,认识京津冀地区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及演变规律,解决该地区强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多个关键技术,建立强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相关方法和业务系统...
关键词:
关键词:气象台
北京地区雷电灾害天气系统的动力-微物理-电过程观测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在国家"973"项目"雷电重大灾害天气系统的动力-微物理-电过程和成灾机理"(简称:雷暴973)资助下,2014~2018年连续五年在北京组织开展了雷电(也称闪电)灾害天气系统的暖季综合协同观测实验,旨在获得对北京及周边城市群区域的雷电天气系统特征和规律的实际认识,探索雷电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同化方法,以期改进雷电重大灾害天气系统的预报效果.主要观测设备包括:由16个子站构成的雷电(全闪)三维定位系统、2台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和4台激光雨滴谱仪等,协同观测还充分利用了中国气象局在京津冀地区的中尺度气象观测网.观测结果表明,受地形和环境条件影响,飑线和多单体雷暴是影响北京地区的两类主要的雷电灾害天气系统,它们除产生频繁的雷电活动外,还常伴随突发性局地短时强降水和冰雹,造成城区突发洪涝灾害.雷电密度的高值区位于北京昌平区东部、顺义区的中部和东部以及中心城区.超强雷暴(占总雷暴数的5%)、强雷暴(占比35%)和弱雷暴(占比60%)对总雷电分布的贡献分别为37%、56%和7%.北京城区的热岛效应对过境雷暴增强产生了重要作用,超强雷暴在中心城区的雷电频数可以高达每分钟数百次.雷电活动与雷暴云的热动力、微物理特征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因此雷电频数可以作为冰雹、短时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的指示因子.在对流可分辨数值预报模式中,建立并引入雷电资料同化方案,通过调整或修正模式的热动力和微物理参量,可明显提高模式对强对流和降水的预报效果.
郄秀书袁善锋陈志雄陈志雄刘冬霞王东方刘冬霞Abhay SRIVASTAVA张鸿波卢晶雨张鸿波毕永恒肖辉田野毕永恒冯亮刘明远肖现蒋如斌刘明远孙成云肖现段树陆高鹏Da-Lin ZHANG银燕张义军
关键词: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短时强降水
基于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对北京地区一次下山突发性增强风暴热动力机制的模拟分析被引量:26
2013年
利用三维数值云模式和雷达资料四维变分(4DVar)同化技术,通过对4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进行快速更新同化和云尺度模拟,初步分析了2009年8月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短生命史、突发性增强风暴的低层动力和热力影响机制。此次风暴过程处于弱天气尺度背景和弱层结背景下,冷池和低层环境风场相互作用是造成山上对流风暴增强传播下山的关键机制,而风暴的短生命史和平原地区上空弱风垂直切变环境有关:在对流风暴产生的初期,由于平原地区局地热力、动力场分布的差异,在平原地区西部近地面形成冷池结构,而冷池的"障碍物"作用进而阻碍环境风场的传播。在此机制下,导致在冷池东南边缘附近形成辐合中心、较强的低层水平风垂直切变和全螺旋度大值中心,有助于风暴传播下山。在风暴临近山边阶段,平原地区原有冷池的"绕流"等机制仍然有助于形成有利于主体风暴传播下山增强的近地面辐合中心、强低层水平风垂直切变和全螺旋度大值中心等环境。此外,随着山上风暴降水产生若干冷池,由于风暴形成的阵风锋抬升作用以及新生冷池与老冷池的逐渐发展并相互靠近,使冷池之间暖空气不断抬升,在冷池之间低层形成较强的辐合中心、全螺旋度大值中心。并且,由于冷池边缘的热力场分布不均匀,同样在冷池边缘形成较大扰动气压和扰动温度,增大了垂直加速度,在冷池之间中高层形成上升气流区,这些机制使北部风暴重新增强和新生风暴产生的同时,最终也导致这些风暴互相靠近,合并组织成带状回波。风暴在平原传播阶段,带状回波产生的冷池进一步增强,并明显扩展。低层风场指示冷池出流(阵风锋)更加强烈且存在明显的"前冲"特征,显现出部分飑线系统特征。但是,由于此时平原地区处于弱风垂直切变环境,此时冷池强于低层风垂直切�
肖现王迎春陈明轩高峰
关键词:雷达螺旋度
弱天气系统强迫下北京地区对流下山演变的热动力机制被引量:34
2015年
利用三维数值云模式和雷达资料四维变分(4DVar)同化技术,通过对京津冀地区4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进行快速更新同化和云尺度模拟,初步分析了弱天气系统强迫下两次发生在北京地区对流风暴的低层动力和热力影响机制。这两次风暴过程处于弱天气系统强迫和弱层结背景下,局地冷池和环境风场的相互配合是造成山上对流风暴是否能够顺利传播下山的关键机制。起初,两个个例平原局地热、动力不均衡形成平原冷池,而冷池的"障碍物"作用进而阻碍环境风场的传播配置。在此机制下,导致在冷池东南边缘形成较强的辐合上升、垂直风切变和螺旋度。在6月26日个例中,由于冷池强度较强且位置偏南,因此阻断了东南暖湿气流向山区的输送,形成由平原至山区的辐散区使得山区的对流风暴不断减弱。但是,随着已经消散的对流风暴下沉气流,覆盖至冷池边缘东南气流上空形成了较强的风切变和垂直螺旋度,进而促使在冷池边缘形成新的对流风暴。而且,在新对流风暴生成后,由于平原地区整体切变强度较弱,因此形成了冷池扩张强度大于对流风暴传播速度的态势。这种配置会切断暖湿入流,从而导致对流风暴快速消亡。对于8月1日个例,冷池位置偏北,因而不受冷池阻挡作用的偏南风在山脚形成较强的辐合上升,同时与下山的偏西风形成明显辐合上升区,有利于山区对流风暴的不断增强;进而,受此影响,山上风暴降水产生若干冷池,新生冷池和原有冷池的相互挤压,在迫使中、北部风暴增强的同时,最终也导致这些风暴互相靠近,最终合并组织成带状对流系统。同时,北部冷池边缘形成的辐合带也为对流风暴向山下传播提供有利条件,而回波产生的冷池进一步增强,并明显扩展。低层风场指示冷池出流(阵风锋)更加强烈且存在明显的"前冲"特征,显现出部分飑线
肖现陈明轩高峰王迎春
关键词:雷达同化螺旋度切变
冷涡背景下华北平原一次弓形回波致灾大风过程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为了提高对弓形回波致灾大风环境演变和致灾机理的认识,综合利用多源观测和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20年6月25日华北平原夜间弓形回波的风暴环境演变特征及地面致灾大风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高空冷涡背景下,华北平原处于中层干冷气流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叠加区域,因此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对流风暴演变可归结为“超级单体-弓形回波-逗点回波”三个阶段,风暴环境逐渐从中等强度的对流有效位能和深层风垂直切变向弱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强的风垂直切变演变;超级单体阶段,探空曲线呈“X”型分布,负浮力效应为地面大风的产生做主要贡献,动量下传和冷池密度流的作用为辅;弓形回波阶段,由于低层暖平流和地面辐射降温的共同作用,近地面出现较强逆温,850—500 hPa垂直温度直减率增大,负浮力、动量下传和冷池密度流作用均较前一阶段明显加强,导致地面13级致灾大风的形成;逗点回波阶段,850—700 hPa的干层减弱,负浮力作用与超级单体阶段相当,动量下传和冷池密度流作用与弓形回波阶段相当,造成地面大风的形成。最后给出本次弓形回波环境演变和致灾机理的物理模型。
许长义章丽娜肖现王彦
关键词:弓形回波
北京“7.21”暴雨雨团的发生和传播机理被引量:89
2013年
基于京津冀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5min自动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资料,通过雷达资料快速更新循环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和三维数值云模式对低层三维动力和热动力特征的模拟分析,为北京"7.21"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结构特征和传播机理的分析提供了佐证。结果表明:(1)低层动力场和地形强迫对MCS的触发、增强和维持起到关键作用。在MCS形成阶段,地形强迫有利于低空偏南气流带来的暖湿空气在山前的辐合上升。随着MCS的加强,强降水区域呈现与地形走向接近的"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单体移动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而MCS整体则向东偏南缓慢传播。在MCS传播前沿(山前)形成强的出流风场,低层2 km以下均为深厚的辐合上升区且进一步加强,表明地形强迫和低层风辐合对偏南暖湿空气抬升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MCS长时间"列车效应"的维持和MCS的发展。MCS出流风场与平原地区近地面偏南风交汇,使得在距MCS传播前沿约50 km的、已经存在的一个接近"西西南—东东北"走向的出流边界明显增强。在MCS传播前沿存在较为明显的0-3 km风垂直切变,由MCS出流与低层偏南风形成的风向切变以及地形强迫造成的风速切变构成,切变区域与地形走向及MCS伸展方向密切相关,切变强度达到中纬度低层强切变阈值范围。低层风垂直切变与MCS存在明显的正反馈效应,亦有利于MCS的长时间发展和维持。(2)低层热动力场为MCS的发展、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在MCS传播前方的环境低层是明显的暖湿区,而在传播后方的低层则是由于地面冷锋及MCS降水造成的冷区,冷暖空气交汇对MCS的高度组织化和强降水的持续起到重要作用。低层的热力层结不稳定区域主要分布在MCS的南部到西南部地区,为MCS尾部风暴单体的不断新生和移动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最后,通�
陈明轩王迎春肖现高峰
关键词:特大暴雨雷达资料四维变分数值模拟
华北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上方的Sprite放电现象及其对应的雷达回波和闪电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低光度相机首次观测到了2013年7月31日华北地区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上空产生的中高层Sprite放电现象。结合闪电定位、天气雷达等同步观测,对一次MCS诱发的Sprite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对应的母体闪电和雷暴系统的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除发现了2例圆柱型、3例胡萝卜型和1例舞蹈型Sprite外,还发现了2例发光主体发育不完全的Y字型Sprite。估算的Sprite的底部平均高度低于61.8±3.5 km,顶部平均高度为84.3±6.8 km。Sprite持续时间算术平均值为25.7±9.8 ms,几何平均值为24.4 ms。Sprite的母体闪电均为正地闪,峰值电流在+62.5^+106.2 k A之间,算术平均值为+77.1±22.2 k A,是本次MCS所有正地闪平均峰值电流的1.4倍。Sprite母体闪电的脉冲电荷矩变化(i CMC)在+475^+922 C km之间,几何平均值为+571.0 C km。Sprite母体闪电发生在MCS雷达回波25~35 d BZ的层状云降水区,弱回波(<30 d BZ)面积的突然增加对Sprite的产生有重要指示作用。Sprite易发生在MCS成熟—消散阶段正地闪比例(POP)显著增加的时段。在本次MCS消散阶段中,有两个时间段可能有利于产生Sprite。在Sprite集中发生时间段,北京闪电综合探测网(BLNET)探测到的正地闪比例为54.2%,正地闪连续电流比例70.24%,连续电流持续时间为58.17±50.31 ms,有利于Sprite的产生。
王志超杨静陆高鹏刘冬霞王宇肖现郄秀书
关键词:中尺度对流系统正地闪
强天气自动临近预报系统在奥运气象保障中的应用
城市气象研究所经过近五年的科研攻关,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质量控制算法、雷达强度回波三维拼图技术、多个雷暴分析和临近预报核心算法、边界层辐合线与雷暴发生发展关系、北京地区雷暴气候特征、雷达资料同化和低对流层热动力反演、模糊...
陈明轩王迎春高峰孔荣肖现
关键词:北京奥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