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怡 作品数:29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机械工程 电子电信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Cu_2S量子点的表面增强Raman散射 被引量:1 2018年 先制备油性Cu_2S量子点,再根据Maxwell电磁波理论,利用Gauss软件模拟Cu_2S量子点的Raman散射光谱,并用MATLAB对不同粒径Cu_2S量子点产生的表面增强Raman散射(SERS)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Cu_2S量子点具有较强的SERS信号;当Cu_2S量子点粒径为2~10nm时,SERS信号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强,并趋于稳定. 刘安琪 周广红 王佳 王玥 胡思怡 陈欣睿 潘颖一种强信号低毒性的复合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强信号低毒性的复合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由Au-Cu<Sub>2</Sub>S量子点作为内核,ZnS为外壳包裹Au-Cu<Sub>2</Sub>S量子点内核制成Au-Cu<Sub>2</Sub... 刘丽炜 王玥 胡思怡 黄晨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FRET原理的便携式检测设备 一种基于FRET原理的便携式检测设备属于食品水质安全检验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昂贵、操作复杂和准确性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激光光源、聚光系统、样品池、信号采集系统Ⅰ、信号采集系统Ⅱ、信号检测系统和数据... 冯悦姝 刘丽炜 王永奔 李威 彭鑫 王嘉露 曲正 胡思怡文献传递 CdTe/ZnS/聚醚/叶酸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内核材料为水性CdTe量子点,中间层为ZnS,外壳为聚醚,叶酸作为生物偶联体联接到聚醚包裹后的纳米颗粒上;所用聚醚为F127、F85或F68。所述的CdTe... 刘丽炜 胡思怡 范雅文献传递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对Cu_2S量子点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拟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Cu2S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以其特有的化学及光学性质而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4.2a这一基于有限元法的模拟软件,运用其中的电磁波模块,结合Maxwell电磁波理论对影响Cu2S量子点产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条件做出了模拟分析,运用Kretschmann棱镜耦合系统建立了理论模型,通过改变量子点的粒径、有机溶剂的折射率、入射光的波长以及对量子点进行包裹等方式,模拟出在不同条件下Cu2S量子点产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信号的情况,为Cu2S量子点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王玥 刘丽炜 胡思怡 李其扬 孙振皓 苗馨卉 杨小川 张喜和关键词:MULTIPHYSICS 有限元法 一种强信号低毒性的复合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强信号低毒性的复合型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由Au-Cu<Sub>2</Sub>S量子点作为内核,ZnS为外壳包裹Au-Cu<Sub>2</Sub>S量子点内核制成Au-Cu<Sub>2</Sub... 刘丽炜 王玥 胡思怡 黄晨文献传递 金属纳米颗粒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 2012年 文章研究不同形状和长径比的金属纳米颗粒应用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生物传感器中对传感信号的影响,自制金属纳米颗粒并进行物理表征,以金纳米颗粒与抗兔IgG进行生物偶联,利用自制角度检测型SPR生物传感器对兔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金属颗粒的形状和长径比对SPR传感器的共振角都有影响,金纳米棒能够明显提高SPR生物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 胡思怡 刘丽炜 李其扬 张喜和关键词:金纳米颗粒 生物传感器 免疫检测 生物功能化AgInS_2量子点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为制备水相、低毒、生物兼容性较好的三元量子点,通过水相合成法制备三元银铟硫(AgInS_2)量子点,并用叶酸(FA)对其进行修饰,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光学性质、化学组成、细胞毒性及荧光成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相AgInS_2量子点的尺寸约为5nm^6nm,经叶酸(FA)修饰后,细胞毒性较低,在乳腺癌细胞中成像时红色荧光更明显,说明通过叶酸的修饰可提高量子点的生物兼容性。因此这类具有较好水溶性和生物兼容性的FA-AgInS_2量子点可直接应用于生物成像研究,为乳腺癌的快速体外检测打下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卢征程 邹鹏 胡思怡 李金华 王玥关键词:低毒性 生物成像 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金纳米棒纳米载体的制备及毒性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以表面修饰巯基十一烷酸的金纳米棒(GNRs/MUA)为骨架,将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连接到GNRs/MUA表面,构建GNRs/MUA/PEI纳米载体。首先采用MUA对GNRs进行表面修饰,减少由于GNRs表面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所造成的生物毒性。然后采用低分子量PEI进一步修饰,同时利用GNRs巨大的比表面积进一步放大PEI的携带基因能力,这样既能够降低阳离子聚合物的毒性,又能够提高整个体系的转染效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Zeta电位等对纳米载体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MUA与PEI已成功修饰到GNRs表面,并很好地保留了GNRs的光学性质,其表面电位发生正负交替变化。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对纳米载体进行细胞毒性研究,结果显示GNRs/MUA/PEI(1.8 k Da)非病毒纳米载体,细胞存活率在控制聚合物浓度为300μg/m L时仍然稳定在75%以上,明显高于商品化的PEI(25 k Da)。 王倩 刘丽炜 朱泠西 邹鹏 胡思怡 卜承飞关键词:金纳米棒 聚乙烯亚胺 非病毒载体 细胞毒性 基于复合纳米材料生物芯片的制备方法及这种生物芯片的应用 一种基于复合纳米材料生物芯片的制备方法及这种生物芯片的应用,涉及生物芯片的制备及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复合型纳米材料进行油相-水相之间的转换;将金膜用活化液进行处理,利用其强氧化性去除金膜表面的有机物;将修饰有巯基的复合型纳... 刘丽炜 王玥 胡思怡 张佳奇 黄晨文献传递